专栏名称: 少年得到
专为7-15岁少年提供定制化学习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少年得到

古人怎么过元宵节?这些趣闻里,有孩子必学的国学知识

少年得到  · 公众号  ·  · 2021-02-26 07: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今天是元宵节,你家里的元宵或汤圆一定准备好了吧? 这元宵节,全国各地的庆祝方式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吃元宵的,有吃汤圆的,有舞龙舞狮的,有逛灯会猜灯谜的,非常热闹。


古代文化研究者付墨凡老师 提醒大家,可别只顾着跟孩子吃喝玩闹, 今天,特别适合给孩子讲讲元宵节里的国学知识!


△ 图片来自「少年得到」


元宵节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节日,拿唐朝来说,当时的老百姓管这一天还不叫“元宵节”,而只是叫“正月十五”。


别看唐朝人给这个节起名字挺随意的,但过节,可真不含糊:这一天,唐朝人会组织超级盛大的集会,成千上万的人出来狂欢,甚至很多其他国家的人也都会来参加,大家唱歌、跳舞、玩杂技、表演魔术,各种节目应有尽有,说起来,这场面比咱们现在的元宵节还要盛大。


△ 图片来自《长安十二时辰》


上面说了,在咱们国家有些地方的习俗里,会在元宵节这一天逛灯会,这灯会,也是从唐朝开始的。


在当时的元宵节盛会上,有一种特别的东西:山棚。所谓山棚,就是用竹子或者木头搭起来的临时建筑,它们有的是为了展示有钱人家的金银珠宝,有的是挂满了商品出售,就像现在的小超市一样。这种山棚,到了晚上就会点上很多灯火,非常漂亮,元宵节逛灯会的习俗,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 图片来自网络


可能有人会问:吃汤圆,也是从唐朝开始的吗?


付墨凡老师告诉大家:并不是。汤圆是在宋朝才发明的,当时叫“汤团”,是一种平时都可以吃的食物,一直到了明朝,这种食物才成了元宵节的特色美食。


在宋朝,正月十五这一天有很多其他美食,比如“焦”,有点像汤圆,只不过在里面裹着大枣,用油炸后食用。还有一种叫“面茧”的大包子,宋朝人会把写着吉祥话的小纸条塞进去,保佑自己一年都拥有好运气。


△ 图片来自网络


怎么样,带孩子赏灯游玩、吃汤圆或元宵的时候,给孩子讲一下这背后的国学知识,会让孩子受益颇多。


元宵节不只这些吃喝玩乐的知识,在这一天,还诞生了很多文学作品,比较出名的,当属欧阳修写的宋词《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 图片来自「少年得到」


这是一首著名的宋词,也就是说,在当时是用来唱的,可以理解为流行歌词。如果你问孩子的话,孩子可能听过或者会背,但能真正理解背后含义的,恐怕不多。


付墨凡老师说,这首词背后的含义,讲的是元宵节这一天,年轻人趁机悄悄约会、谈恋爱,所以,元宵节这一天,也就是古代的情人节,以后孩子再学到关于元宵节的诗词时,就可以增加关于情人节的联想了。


△ 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关于元宵节的典故还有非常多,比如,元宵节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起源的?在民间,元宵节祭祀什么神仙?这些知识,都在付墨凡老师的 《国学必读·古诗文里的24节气》 里,今天, 我们把课程中关于元宵节起源的知识送给大家抢听——


戳此抢听 👇


你可能会问,咱们国家的节日节气太多了,都需要研究吗?


没错,每 一个普通的节日背后,既有古文知识,又有国学知识, 这些知识,是孩子课程和考试中经常出现的内容,甚至在高考题中,也频繁出现与24节气有关的题目。


△ 图片来自网络

不过,中国的24节气背后的知识太厚重了,有文学、有历史、有国学,甚至还有生物知识,不请专业老师来讲,孩子是不可能自己弄懂的。


这门 《国学必读·古诗文里的24节气》 ,就在帮家长和孩子解决这个问题!


△ 图片来自「少年得到」


这门课是付墨凡老师继“历史成语故事系列课”和“诸子百家系列课”之后,在「少年得到」打造的又一套精品课程, 通过讲透古诗文里的24节气,助孩子通晓中国文化,轻松学好古诗文,搞定孩子必学、常考的与24节气有关的知识点。


现在点击下方图片或者左下角“阅读原文”抢课吧!

戳图抢课 👇

(课程适合年龄:7岁及以上)


在这门课里,付墨凡老师会为孩子带来以下精彩课程内容:


内容亮点一:节日节气大揭秘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很多耳熟能详的节气和节日,但绝大多数人都只是知道个皮毛,比如,端午节的起源跟屈原其实没有关系;正月十五要扫厕所;七夕节是劳动节......


怎么样,就这三点,肯定就让你大跌眼镜了。付墨凡老师会在课程中带孩子了解节日起源和丰富民间习俗的流变,让孩子搞懂传统节日。同时覆盖自然科学、传统文化、历史知识,让孩子一门课有多重收获,全面吸收知识!


△ 图片来自网络


内容亮点二:轻松拿下40篇古诗文


背古诗,是很多孩子头疼的课程内容,付墨凡老师在这门课中,会用非常有趣的故事搭配应景的古诗文,让孩子在每个节气、节日中都能吟诵一句古文,做到既了解传统文化知识,也能掌握古诗词,提高孩子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为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 图片来自课程


内容亮点三:超强制作阵容,品质有保证


付墨凡老师在课程中讲到的知识,来自《二十四史》《荆楚岁时记》《全唐诗》《太平御览》等古典文学著作,保证知识真实靠谱,让孩子不走弯路。


同时,付墨凡老师还联手「少年得到」的“故事大王”云中三月老师,邀请他来做课程的转述师,用好玩、有趣的方式讲述课程,让孩子一听就懂,一听就爱上。


△ 图片来自「少年得到」


这样一门好课,千万别错过, 现在点击下方图片或者左下角“阅读原文”抢课吧!助孩子通晓中国文化,轻松学好古诗文!

戳图抢课 👇

(课程适合年龄:7岁及以上)


课程表👇






戳此抢课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