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第一周“抢券”行情继续演绎,利率债快涨慢跌,信用债单边下行。
11月下旬以来,市场对地方债供给担忧逐步消化,政策空窗期内利空出尽,11月最后一周,同业存款自律倡议落地,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调低至1.5%,点燃做多热情。周一(12月2日),国债下破2.0%后,尾盘交易商协会发布四家农商行自律调查结果;周二(12月3日),利率小幅回调;此后市场缺少明确的多空消息,但多头情绪依旧强势;周四(12月5日),国债向下突破1.95%。周五(12月6日),证券日报发文金融机构扎堆“抢券”不可取,央行连续净回笼资金,上证指数拉涨超1%,债市小幅回调。12/2-12/6利率债快涨慢跌,而信用债“抢券”行情持续,收益率持续下行,3年AAA中票累计下行11bp至1.94%。
利率债和中短端、中高级信用债普遍突破前低,信用行情或将轮动至弱资质和长久期债券,关注超长信用债的配置价值。
12月6日,国债突破关键点位,10年国债下至1.95%,30年国债下至2.16%,信用债中高等级、中短期也普遍突破前低,低等级、长期信用债仍有一定下行空间,3Y AA(2)、5Y AA城投债距前低还有13bp,10Y AA+中短票距前低12bp,1Y AA-二级资本债距前低11bp。本周(12/9-12/13)2万亿专项债发行基本完成,而年底年初资产为季节性配置高位,叠加年末再融资债完成置换后释放资金,这将继续驱动利率下行。而利率下行过程中,信用债收益将逐步抹平,预计行情将继续轮到至弱资质、长期信用债,超长信用债或将有更高资本利得。策略上建议资质下沉、拉久期,关注3Y AA(2)城投债、10Y AA+中票的机会。
今年超长信用债主要有
4
次调整,
8
月前触发因素是监管关注,核心是超长债性价比下降,
8
月后调整来源于博弈政策预期,引发了市场对流动性的担忧。
2024
年以来,超长信用债的调整主要有
4
次,分别在
4
月底、
8
月、
9
月底
10
月初、
10
月底。第一次和第二次调整前,
1
月
-4
月,
4
月
-8
月,信用债持续上涨,虽然两次调整都由监管调控引发,但核心的矛盾在于超长债性价比下降,开始调整时中长端信用利差已降至历史低点,止盈需求集中爆发。而
8
月的调整由于引发了广义基金的赎回负反馈,从月初持续到月底,此后市场对信用债流动性的担忧持续。第三轮调整
9
月底重要会议出台重磅政策,
10
月底市场交易财政政策预期,信用波动均明显大于利率。
11
月下旬以来信用持续走强,近期中长端信用债流动性有改善迹象。
超长信用债流动性的分界线在
8
月初的调整,超长信用债的供给主要集中在产业债,
1-8
月,主要是
5Y
以上的超长产业债流动性攀升,此外,
3-5Y
中长期城投债和产业债的成交占比也逐步提升。
8
月初债市巨震,此后以上中长期信用债流动性回落,而
11
月以来,
3-5Y
城投债和产业债成交均有改善。
12
月首周,
5Y
以上产业债流动性也有小幅提升。而超长信用债的交易热度提升,往往伴随利率下行的过程,后续随着资产荒格局持续演绎,超长债流动性有望改善。
当前信用债行情可类比
4
月后,欠配环境下信用利差或将持续收窄。
4
月的调整源于监管多次提升长债风险,叠加权益市场向好。后续随着市场逐步消化监管表态的影响,利率重回下行通道,资产荒格局延续,信用利差压缩,
4-8
月超长信用债继续占优。而本次的行情可追溯至
10
月下旬调整,市场加大对增量政策的博弈,并且权益市场表现较强,因此
10
月末信用债因流动性偏弱调整幅度较大。
11
月,随着化债方案落地、地方债供给冲击有限,且政策预期减弱,债市利空出尽。而同业存款利率下降落地后,债市下行空间进一步打开。后续再融资债完成置换后,将释放资金和带来增量配置需求。欠配环境下,信用利差或持续收窄,超长信用债获取资本利得将更丰厚。
从比价效应来看,当前超长信用债同样有性价比,建议在保障一定流动性的基础上择券。
从资产比价的角度来看,10Y高等级中票和长债的利差,目前也有一定下行空间,12月6日,10Y AAA中票估值2.28%,与10年地方债利差19.5bp、10年国债利差32.1bp,与30年地方债利差11.7bp,利差较前低还有17-20bp的下行空间。10Y AA+中票估值2.49%,与以上资产的利差存在28-32bp的下行空间。具体到个券上,建议关注存量债规模大、隐含评级在AA+及以上的主体。有两个思路,一是负债端能忍受一定估值波动,可以关注有一定收益的超长信用债,如蜀道投资5-7Y、无锡交通产业集团7-10Y估值2.45%;另一个方向做中短期交易,以赚取资本利得为主,建议关注诚通、国新等类政府主体,存量规模大、流动性较强,并且随着5000亿稳增长专项债的发行,流动性有望进一步提升。
风险提示:
政策变化超预期、数据统计口径存在误差、赎回负反馈超预期。
1. 12月第一周信用继续走强,后续行情如何轮动
12
月第一周“抢券”行情继续演绎,利率债快涨慢跌,信用债单边下行。
11
月下旬以来,市场对地方债供给担忧逐步消化,政策空窗期内利空出尽,
11
月最后一周,同业存款自律倡议落地,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调低至
1.5%
,点燃做多热情。周一(
12
月
2
日),国债下破
2.0%
后,尾盘交易商协会发布四家农商行自律调查结果;周二(
12
月
3
日),利率小幅回调;此后市场缺少明确的多空消息,但多头情绪依旧强势,周四(
12
月
5
日),国债向下突破
1.95%
。周五(
12
月
6
日),早上证券日报发文,金融机构扎堆“抢券”不可取,同时央行连续净回笼资金,资金面边际收紧,叠加上证指数拉涨超过
1%
,股债跷跷板效应下,债市小幅回调。
12
月
2
日
-12
月
6
日,利率债呈现快涨慢跌的特征,而信用债“抢券”行情持续,收益率持续下行,
3
年
AAA
中票累计下行
11bp
至
1.94%
。
利率和短端信用普遍突破前低
。
12
月
6
日,国债突破关键点位,
10
年国债下至
1.95%
,
30
年国债下至
2.16%
,信用债中高等级、中短期也普遍突破前低。当前低等级、长期信用债仍有一定下行空间,
3Y AA
(
2
)、
5Y AA
城投债离前低均还有
13bp
,
10Y AA+
中短票距前低
12bp
,
1Y AA-
二级资本债距前低
11bp。
信用行情或延续,策略上建议资质下沉和拉久期,关注超长信用债的配置价值。
本周(
12/9-12/13
)
2
万亿专项债发行基本完成,而年底年初资产为季节性配置高位,叠加年末再融资债完成置换后释放资金,这将继续驱动利率下行。而利率下行过程中,信用债收益将逐步抹平,当前中短期、中高资质信用债收益已下至历史低位,预计行情将继续轮到至弱资质、长期信用债。操作上建议资质下沉、拉久期,超长信用债或将获得更多资本利得,关注
3Y AA
(
2
)城投债、
10Y AA+
中票的机会。
超长信用债盈亏同源,牛市中带来超额收益,熊市中流动性瑕疵凸显
。今年
1-8
月,在利率持续下行的环境下,超长信用债(本文定义为
5
年以上)异军突起,超长信用债供给大增,二级成交活跃度明显提升,以高票息和长久期的资本利得优势,取得了很高的相对收益。而随着
8
月以来的几次调整,超长信用债在熊市中的劣势也开始暴露,投资者承担放大的资本利得亏损,以及成交中较大的折价幅度。
那么当前超长信用债的风险和机会怎么看?
今年超长信用债主要有
4
次调整,
8
月前触发因素是监管关注,核心是超长债性价比下降,
8
月后调整来源于博弈政策预期,引发了市场对流动性的担忧。
2024
年以来,超长信用债的调整主要有
4
次,分别在
4
月底、
8
月、
9
月底
10
月初、
10
月底。第一次和第二次调整前,
2024
年
1
月
-4
月,
4
月
-8
月,信用债基本单边上涨,虽然两次调整都由监管调控引发,而核心的矛盾在于超长债性价比下降,开始调整时中长端信用利差基本已经降至历史低点,止盈需求集中爆发。而
8
月的调整由于引发了广义基金的赎回负反馈,从月初持续到月底,此后市场对流动性的担忧持续。第三轮调整
9
月底重要会议出台重磅政策,
10
月底市场交易财政政策预期,信用波动均明显大于利率。
11
月下旬以来信用持续走强,近期中长端信用债流动性有改善迹象。
超长信用债流动性的分界线在
8
月初的调整,超长信用债的供给主要集中在产业债,
1-8
月,主要是
5Y
以上的超长产业债流动性攀升,此外,
3-5Y
中长期城投债和产业债的成交占比也逐步提升。
8
月初债市巨震,此后以上中长期信用债流动性回落,而
11
月以来,
3-5Y
城投债和产业债成交均有改善。
12
月首周,
5Y
以上产业债流动性也有小幅提升。而超长信用债的交易热度提升,往往伴随利率下行的过程,后续随着资产荒格局持续演绎,超长债流动性有望改善。
当前信用债行情可类比
4
月后,欠配环境下信用利差或将持续收窄。
4
月的调整源于监管多次提升长债风险,叠加权益市场向好。后续随着市场逐步消化监管表态的影响,利率重回下行通道,资产荒格局延续,信用利差压缩,
4-8
月超长信用债继续占优。而本次的行情可追溯至
10
月下旬调整,市场加大对增量政策的博弈,并且权益市场表现较强,因此
10
月末信用债因流动性偏弱调整幅度较大。
11
月,随着化债方案落地、地方债供给冲击有限,且政策预期减弱,债市利空出尽。而同业存款利率下降落地后,债市下行空间进一步打开。后续再融资债完成置换后,将释放资金和带来增量配置需求。欠配环境下,信用利差或持续收窄,超长信用债获取资本利得将更丰厚。
从比价效应来看,当前超长信用债同样有性价比。
从资产比价的角度来看,
10Y
高等级中票和长债的利差,目前也有一定下行空间,
12
月
6
日,
10Y AAA
中票估值
2.28%
,与
10
年地方债利差
19.5bp
、比
10
年国债利差
32.1bp
,与
30
年地方债利差
11.7bp
,利差较前低还有
17-20bp
的下行空间。
10Y AA+
中票估值
2.49%
,与以上资产的利差存在
28-32bp
的下行空间。
具体到个券上,建议关注存量债规模大、隐含评级在
AA+
及以上的主体。有两个思路,一是负债端能忍受一定估值波动,可以关注有一定收益的超长信用债,如存量超长债
100
亿以上的主体中,蜀道投资
5-7Y
、无锡交通产业集团
7-10Y
估值
2.45%
;另一个方向做中短期交易,以赚取资本利得为主,建议关注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等类政府主体,存量规模大、流动性较强,并且随着
5000
亿稳增长专项债的发行,流动性有望进一步提升。
政策变化超预期、数据统计口径存在误差、赎回负反馈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