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创刊于1971年,是中文核心期刊,建设部优秀科技期刊。主要栏目包括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空间结构、组合结构、地基与基础等方面的结构设计经验以及工程抗震、减隔震等相关问题的交流与讨论。内容以实用性、科学性、导向性和资料信息性为特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丨凸窗梁,何以影响结构大局?

建筑结构  · 公众号  ·  · 2024-06-16 09: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因微信公众号调整了推送规则,如果您想继续接收本公众号的内容,请将“建筑结构”公众号设为星标,并多点文尾的 “在看” “赞”
星标设置: 进入公众号主页,点击右上角「. . .」,点击 「设为星标」 ,公众号名旁就会出现黄色五角星(Android 和 iOS 用户操作相同)

01.凸窗梁的特点

在很多超高层住宅项目中,结构梁结合建筑凸窗布置,梁高通常为1200~1300mm(含上反部分),相比普通梁200X(400~600),凸窗梁具有明显的刚度集中,结构整体指标甚至存在被凸窗梁挟持的可能。
这类梁的跨高比通常小于5.0(跨度小于6.0m),甚至小于2.5(跨度小于3.0m),凸窗梁的典型大样如图1所示。结构楼板位于凸窗梁的中轴附近,凸窗梁外侧悬挂预制凸窗。

图1 凸窗梁典型大样

02.实际项目中的凸窗梁

图2、图3为两个实际超高层住宅项目结构标准层布置图,图中蓝色截面标识的梁均为凸窗梁,梁跨为2.0~5.5m,梁高为1200~1300mm。凸窗梁的支座情况比较多样,主要可分为如下几种:
  • 两端均与剪力墙面内相连;
  • 一端与剪力墙面内连接,一端与剪力墙面外连接;
  • 一端与剪力墙面内连接,一端与剪力墙端柱连接;
  • 两端均与剪力墙端柱(也可能为独立框架柱)连接。

图2 某住宅项目A布置图

图3 某住宅项目B布置图

由于凸窗梁位于结构外围,截面高度大,其对结构整体抗侧刚度及抗扭指标存在较大影响。同时,凸窗梁的建模方式会进一步对计算结果产生影响。
03.凸窗梁指定为连梁?
在整体计算指标(位移角、扭转周期比等)无法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结构工程师可能将凸窗梁指定为连梁,连梁在软件中会默认为壳单元,与两端同为壳单元的剪力墙具有较好的协调性,结构刚度往往优于杆元。这种操作方法在实践层面有效,但在逻辑上值得商榷。
首先,结构规范对连梁是有明确定义的,《高规》7.1.3条及条文说明,“两端与剪力墙在平面内相连的梁为连梁”,这是连梁的物理定义;连梁的力学定义是“梁的内力以水平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矩和剪力为主,竖向荷载引起的内力较小,水平及竖向荷载组合作用下,梁端弯矩反号”。
狭义层面的连梁,其实是同时符合物理定义及力学定义。由于连梁与普通框架梁在受力特性上存在明显差异,所以规范对连梁的设计及构造给出了额外规定。
广义上的连梁,其实指的是一类受力状态,与支座情况无关。
其次,在实操层面,规范对框架梁与连梁以跨高比进行区分,跨高比小于5被认为是连梁,跨高比大于5则按框架梁进行设计。规范的规定并不涉及梁单元的类型,但在软件操作层面,连梁与框架梁存在明显差异。
今天要回答的问题是,凸窗梁能不能定义为连梁?
小编认为,多数情况下,都是不适合的。因为,连梁属于耗能构件,凸窗梁在结构中属于重要的外框梁,尤其是平面分肢为单向少墙的情况下,同时,凸窗梁对结构抗扭刚度贡献较大。作为测试,可以在模型中将凸窗梁两端设铰,结构指标将会大幅退化。
04.凸窗梁处理建议
凸窗梁两侧为剪力墙,即两侧为壳单元,这时,将凸窗梁按壳单元梁进行模拟,小编认为是合适的。采用壳单元模拟后,计算模型如图4右图所示,此时,壳单元之间互相协调,刚度计算更准确。

图4计算模型对比

如果凸窗梁一侧为剪力墙端柱或框架柱,柱子按杆单元模拟时,凸窗梁则应按杆单元模拟,因为壳元梁与默认的杆元柱无法有效协调,结果失真。
基于凸窗梁梁顶与结构楼板不平齐的事实,凸窗梁的刚度系数应慎重考虑;另外,凸窗梁配筋设计时,不宜再考虑楼板翼缘的贡献作用。
由于凸窗梁本身刚度大,如果与之相连的墙肢、端柱截面过小,可能会造成端部竖向构件抗剪、抗弯不足,这属于先天失调,方案阶段应尽量平衡结构需求。

05.简化模型对比

以下以一个简化模型对比梁的建模方式对结构指标的影响。
建立核心筒模型8.0mX8.0m,剪力墙厚度200mm,角部剪力墙在两个方向的长度分别为2.5m,即剪力墙面内方向梁跨度3.0m,梁截面200X1200,核心筒内部布置井字梁,梁截面为300X700,厚板厚度120mm,楼面荷载为3.0(0.0)kPa。整体模型共组装10层,层高3.0m。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50,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
主要对比角部竖向构件(按剪力墙or框架柱),连梁(按框架梁、指定壳元梁及开洞连梁)不同建模方式对计算的影响。排列组合可形成如下五种计算模型。

图5 五种对比模型

为了避免其他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将连梁(或相应位置的框架梁)的混凝土强度均统一为同剪力墙C50,将梁刚度系数均统一为1.0,在各楼层沿单向加载50kN/m的活荷载。按照常规做法,楼板采用刚性板。

图6 整体模型

表1 各模型指标统计结果

本次的简化模型尺寸较小,尚不足以反应真实项目凸窗梁不同建模方式对结构计算结果的影响,但趋势是明确的。
模型1~模型3进行对比,从振动周期及水平位移可以看出,连梁按壳元梁或开洞建模(计算也为壳元),结构刚度提高,由于连梁分布在平面外围,壳元梁对抗扭也有贡献,扭转周期比有所下降。模型5结果显示,如果竖向构件为杆单元,梁按壳元模拟,计算结果失真。
06.小结
  • 凸窗梁截面高度大,刚度大,处于结构外围,对结构抗侧及抗扭指标具有较大影响。
  • 凸窗梁不宜按连梁来模拟。当两侧为剪力墙时,凸窗梁可按壳元模拟;当其中一侧为剪力墙端柱或框架柱,且柱子按杆单元模拟,则凸窗梁应按杆单元模拟。
写到这里,我就在想,我究竟在干什么?真实的结构,究竟有没有在乎这条梁是壳元还是杆元?是不是符合规范?是不是满足设计师的期待?不,他们统统不在乎!
既如此,我们如何判定自己是对,还是错?我想,工程师心里面,大概都有一个真实的结构,我们只是尽可能地逼近真实的结构。

来源:JIE 构生活

推荐阅读

喜报丨《建筑结构》持续入编北大中文核心、中国科技核心并在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中名列前茅

【积石山地震专访】甘肃省院江重阳副总工:闻令而动奔赴灾区一线,挺膺担当诠释行业责任

建筑结构 ·人物丨西南院彭志桢:知行合一 笃行致远·减隔震的知与行
喜报丨热烈祝贺我刊11位编委、青委入选爱思唯尔2023“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建筑结构丨哈尔滨一住宅楼突然开裂!最大处1m多!官方通报:处于空置状态,决定拆除

建筑结构丨【两会发声】人大代表、中衡设计集团总工张谨:支持建筑工程类企业健康发展,加强沪宁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
《建筑结构》高被引论文榜单TOP30揭晓!

@所有人丨《建筑结构》2023年大事记!祝:龙行龘龘  愿:前程朤朤

《建筑结构》2022年度优秀论文颁奖在苏州成功举办!
建筑结构丨喜讯!“第二届建筑结构行业杰出青年”入选名单正式公布

重要通知

【火热报名中】6月27-29日北京:第21届中国住博会暨新型建筑工业化助力建筑高品质发展技术交流会
【火热报名中】6月27-29日 聊城:第五届大跨空间结构技术交流会
【聚焦新能源 转型新赛道】7月25-27日 乌鲁木齐:首届光伏风电新能源工程技术交流会
【报名开启】7月24-25日 北京:第六届OpenSees Days学术会议
【二号通知】8月2日-4日 北京:第四届工程结构混合动力试验技术研讨会
【期刊订阅】《建筑结构》2024年期刊征订正式开启!

参编邀请

·边坡孤石防治、搅拌桩技术规程
·建筑智能化、产业化等技术规程
·减隔震、加固改造、停车库等技术规程

·钢结构钢材选用与检验技术规程

·回弹法检测、激光扫描法检测

·建筑消能减震装置认证标准

·混凝土模块化建筑、装配整体式钢骨架混凝土结构

·聚碳酸酯板屋面、建筑幕墙更新改造

·钢结构性能化设计、高强钢混组合结构

诚邀加入





在线教育






" 读原文 "免费注册结构云学堂

点赞

在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