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戳上图,查详情)
市环保局关于重点行业执行
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函
各区人民政府,有关委、局,各相关企业:
为加快改善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按照《天津市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津党厅〔2017〕82号)要求,全面开展燃煤锅炉及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现将有关要求函告如下:
一、深入开展燃煤锅炉升级改造。自2017年10月1日起,准予保留的非发电用途燃煤锅炉(含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全面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二、推进重点行业深度治理。全面完成火电、钢铁、水泥、平板玻璃、陶瓷、有色、焦化等重点行业提标改造。
2017年10月底前,所有燃煤发电机组(含自备电厂)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017年11月1日起,燃煤发电机组(含自备电厂)排放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达到超低排放限值要求。
自2017年10月1日起,钢铁行业排放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执行国家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要求;2017年11月1日起,水泥、铝工业(不含氧化铝)排放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执行国家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要求。2017年11月1日起,石化行业排放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执行国家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要求,同时满足天津市地方标准中对苯、甲苯、二甲苯和VOCs排放限值要求。
2017年9月22日
(联系人:市环保局大气处 冯颖
联系电话:87671577)
(此件主动公开)
以下为《VOCs前沿》据公开渠道整理的排放限值,供参考!
附表
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
单位:mg/m3
序号 | 大气污染物 特别排放限 值项目 | 工艺加热炉 | 催化裂化催化剂再生烟气(1) | 重整催化剂再生烟气 | 酸性气回收装置 | 氧化沥青装置 | 废水处理有机废气收集处理装置 | 有机废气排放口(2) | 污染物 排放监 控位置 |
1 | 颗粒物 | 20 | 30 | - | - | - | - | - | 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气筒 |
2 | 镍及其化合物 | - | 0.3 | - | - | - | - | - |
3
| 二氧化硫 | 50 | 50 | - | 100 | - | - | - |
4 | 氮氧化物 | 100 | 100 | - | - | - | - | - |
5 | 硫酸雾 | - | - | - | 5(3) | - | - | - |
6 | 氯化氢 | - | - | 10 | - | - | - | - |
7 | 沥青烟 | - | - | - | - | 10 | - | - |
8 | 苯并(a)芘 | - | - | - | - | 0.0003
| - | - |
9 | 苯 | - | - | - | - | - | 4 | - |
10 | 甲苯 | - | - | - | - | - | 15 | - |
11 | 二甲苯 | - | - | - | - | - | 20 | - |
12 | 非甲烷总烃 | - | - | 30 | - | - | 120 | 去除效率≥97% |
注:⑴催化裂化余热锅炉吹灰时再生烟气污染物浓度最大值不应超过表中限值的2倍,且每次持续时间不应大于1小时。 ⑵有机废气中若含有颗粒物、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执行工艺加热炉相应污染物控制要求。 ⑶酸性气体回收装置生产硫酸时执行该限值。 |
附表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
单位:mg/m3
序号 | 大气污染物 特别排放 限值项目 | 工艺加热炉 | 有机废气排放口 | 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 |
废水处理有机废气收集处理装置 | 含卤代烃有机废气⑴
| 其他有机废气(1) |
1 | 颗粒物 | 20 | - | - | - | 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气筒 |
2 | 二氧化硫 | 50 | - | - | - |
3 | 氮氧化物 | 100 | - | - | - |
4 | 非甲烷总烃 | - | 120 | 去除效率≥97% | 去除效率≥97% |
5 | 氯化氢 | - | - | 30 | - |
6 | 氟化氢 | - | - | 5.0 | - |
7 | 溴化氢(2) | - | - | 5.0 | - |
8 | 氯气 | - | - | 5.0 | - |
9
| 废气有机特征污染物 | 见废气中有机特征污染物及排放限值 |
注:⑴有机废气中若含有颗粒物、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执行工艺加热炉相应污染物控制要求。⑵待国家污染物监测方法标准发布后实施。 |
续附表
废气中有机特征污染物及排放限值 单位:mg/m3
序号 | 污染物项目 | 排放限值 | 序号 | 污染物项目 | 排放限值 |
1 | 正己烷 | 100 | 33 | 丙烯醛 | 3 |
2 | 环己烷(1) | 100 | 34 | 丙酮 | 100 |
3 | 氯甲烷(1) | 20 | 35 | 2-丁酮(1) | 100 |
4 | 二氯甲烷(1) | 100 | 36 | 异佛尔酮(1) | 50 |
5 | 三氯甲烷(1) | 50 | 37 | 酚类 | 20 |
6 | 四氯化碳(1) | 20 | 38 | 氯甲基甲醚(1)
| 0.05 |
7 | 1,2-二氯乙烷(1) | 1 | 39 | 二氯甲基醚(1) | 0.05 |
8 | 1,2-二氯丙烷(1) | 100 | 40 | 氯乙酸(1) | 20 |
9 | 溴甲烷(1) | 20 | 41 | 丙烯酸(1) | 20 |
10 | 溴乙烷(1) | 1 | 42 | 邻苯二甲酸酐(1) | 10 |
11 | 1,3-丁二烯(1) | 1 | 43 | 马来酸酐(1) | 10 |
12 | 氯乙烯 | 1 | 44 | 乙酸乙烯酯(1) | 20 |
13 | 三氯乙烯(1) | 1 | 45 | 甲基丙烯酸甲酯(1) | 100 |
14 | 四氯乙烯(1) | 100
| 46 | 异氰酸甲酯(1) | 0.5 |
15 | 氯丙烯(1) | 20 | 47 | 甲苯二异氰酸酯(1) | 1 |
16 | 氯丁二烯(1) | 20 | 48 | 硫酸二甲酯(1) | 5 |
17 | 二氯乙炔(1) | 4 | 49 | 乙腈(1) | 50 |
18 | 环氧乙烷(1) | 0.5 | 50 | 丙烯腈 | 0.5 |
19 | 环氧丙烷(1) | 1 | 51 | 苯胺类 | 20 |
20 | 环氧氯丙烷(1) | 10 | 52 | 二甲基甲酰胺(1) | 50 |
21 | 苯 | 4 | 53 | 丙烯酰胺(1) | 0.5 |
22 | 甲苯 | 15 | 54
| 肼(联氯) (1) | 0.6 |
23 | 二甲苯 | 20 | 55 | 甲肼(1) | 0.8 |
24 | 乙苯 | 100 | 56 | 偏二甲肼(1) | 5 |
25 | 苯乙烯 | 50 | 57 | 吡啶(1) | 20 |
26 | 氯苯类 | 50 | 58 | 四氢呋喃(1) | 100 |
27 | 氯萘(1) | 5 | 59 | 光气 | 0.5 |
28 | 硝基苯类 | 16 | 60 | 氰化氢 | 1.9 |
29 | 甲醇 | 50 | 61 | 二硫化碳(1) | 20 |
30 | 乙二醇(1) | 50 | 62 | 苯并(a)芘
| 0.3μg/m3 |
31 | 甲醛 | 5 | 63 | 多氯联苯(1) | 0.1 ng-TEQ/m3 |
32 | 乙醛 | 50 | 64 | 二噁英类 | 0.1 ng-TEQ/m3 |
注:⑴待国家污染物监测方法标准发布后实施。 |
长按二维码·免费查询千种挥发性有机物的环境数据
©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与交流,权侵请留言后台处理.
▼ 点"阅读原文",一键免费查询千种挥发性有机物的环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