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 | 文
知名做空机构浑水一周来连发四份做空报告轰击香港上市公司安踏体育,然而安踏股价在短暂下跌2%之后又上涨3.79%,今天报收53港元,收复上周的失地还有余。
不少人在微信群里感概:
要是A股允许做空,浑水又何必死磕安踏,能挣大钱的公司一抓一大把!
比如康德新,证监会7月5日通报,该司三年利润造假119亿元,创A股利润造假新纪录,将造假前辈银广夏远远抛在身后。1998-2000年,银广夏累计虚增利润7.6亿元,股价狂涨四倍半,一时间,银广夏成了陷阱的代名词。
不仅康德新,2019一开年,A股公司就电闪雷鸣,不断刷新投资者三观。上周有篇文章,
“一位证券分析师在多次踩雷后,决定改行去干审计了”
,淋漓尽致地痛陈了该现象。康德新、康美药业、富控互动、欧菲光、金盾股份、ST秋林、北讯集团、银亿股份……不仅利润造假,连银行存款这种“铁证如山”的项目都能造假229亿元!
这几年我跟新入职的记者介绍完本刊历史后总要加一句:基金黑幕、银广夏陷阱,都是国内证券市场发展初期的特殊现象,现在再想找这么大的黑幕陷阱很难了。
对照现实,这话真是打脸。
18年间,中国GDP增长了十倍,上市公司利润造假纪录却增长了15.7倍!
这么肥沃的水域,浑水为何不来摸鱼?因为A股不允许做空,只有股价上涨,投资者才能赚钱。理论上,公司好,股价才涨。现实中,很多公司股价涨,不是公司好,而是公司假账做得好。但这么多做假账的,靠证监会调查交易所发问询函哪儿查得过来,为何不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让造假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无处可逃呢?
在港股美股等拥有做空机制的成熟市场,股价跌也能挣钱。比如曾经的世界500强第7名安然因为业绩造假于2001年倒闭,那些怀疑其造假而做空它的投资者都赚了大钱——如果安然股价50美元时你借入其股票卖空,那么交割日安然跌破10美元,你归还股票后每股就净赚40美元。发现坏公司能挣这么多钱,这是多么强大的利益驱动,这正是浑水这些做空机构风生水起的原因。他们就是证券市场的秃鹫和鬣狗,凶残、贪婪、丑陋,但清除了草原上的腐尸和病残,让斑马和羚羊不得不保持健康身躯。
在关于浑水做空安踏(大概率)铩羽而归的评论中,最脑残的就是“那些家伙也不是啥好人,赔钱活该!”浑水的确不是证监会,不用在其网站首页显眼处注明其使命是“维护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维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但就达成这个使命而言,唯利是图的大空头,作用并不比监管机构小。
这正是市场经济的要义所在,没有谁比自己更在乎自己的利益,允许每个利益相关方充分自私自利,市场作为一个整体才能公平公正。在一个只允许一部分人自私自利的市场里,无论监管方多么高尚勤勉,市场整体必然充满不公。
与做空机制一体两面的,还有集体诉讼。
大致概括,这项制度的要害有三,首先一案定音,不必分头立案分头审理,康德新的受害者集体打一个官司即可;其次辩方举证,诉方只需列出受害损失,若辩方无法证明该损失与辩方行为无因果关系,则损失成立;第三,律师激励,通常发起集体诉讼的律所可得赔偿总额的30%,这是一个强大利益驱动,和做空一样,而且对律所而言,越是大公司越是肥肉。
遗憾的是,A股也不允许集体诉讼,而司法程序又冗杂漫长,哪怕是康德新这种被证监会盖棺论定的公司,投资者想拿到赔偿也得经年累月,能拿到多少赔偿更是不得而知。
如果不允许人民群众自己拿起武器,监管机构能为人民服务也行,人民群众还省事。问题是监管机构往往有心无力,且看康德新造假曝光后的处罚措施:
有好事者对比了安然造假遭到的处罚:
而且,当年银广夏造假造成那样也没退市,停牌一年多后又重新交易,直到2016年实在混不下去了才被借壳重组为西部创业。
所以,A股市场是一个不对称博弈的市场,上市公司和为其服务的金融机构(含会计审计机构)不仅占尽资源优势,也占尽规则优势,普通投资者要想不被割韭菜,就只能自求多福。
“正确的废话”,当我在一个高大上群里叨咕上述观点时,一个群友不耐烦地打断我,“你说的这些我十几年前就说过了,有意义吗?大家时间都很宝贵,你能不能讲点有用的,比如推荐一只股票。”
好吧,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才是好猫,不管啥市场啥制度,赚到钱才是硬道理,我先退了。
作者为《财经》副主编,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