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第一次拿起笔,画出七扭八拐的图案时,家长请注意:宝宝已迎来人生中想象力&创造力的第一个高峰——艺术敏感期。
这一时期,伴随着对世界感知的高速进化,一颗叫做“审美”的种子在孩子心里生根。
紧接着要进行的就是:美的教育。
美学家蒋勋说:人审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竞争力水平。
审美是一个人对世界的感知和创造,影响着孩子许多方面才能的习得和发挥。
更重要的是,经历过良好美育的人,拥有变生存为生活的能力。在同等经济条件下,总能找到更有趣、更自信的生活方式。
道理都懂了,拿啥去抓住孩子的“艺术敏感期”进行美育呢?
不如向隔壁日本家长取取经,用这套畅销70多万册的《你好,艺术》,和孩子一起耍。
这套书收录了
全球50座知名博物馆的165幅经典画作,是
“日本三大出版社之一”小学馆的“镇馆之宝”,
十分重量级。
对,就是梵高、毕加索、莫奈等大师的名画。什么?小孩子看不懂?
此言差矣,不是说孩子年纪小就不懂何为美,就只能看花花绿绿、猪猪熊熊的低幼作品,他们的心远比我们想象的辽阔。
1993年,还是新人作家的她,创作了《梵高的绘本:好多旋涡转呀转》。
一经出版,就陆续收到许多日本家长的赞赏:“一直在等这样的书”。
就这样,《你好,艺术》系列,慢慢从1本变成了13本,从1位画家讲到了13位画家。
畅销整整27年,陪伴两代日本小朋友成长。
累计加印202次(仅第一本《梵高》就加印32次),荣获第47届小学馆儿童出版文化奖、第50届久留岛武彦文化奖,堪称日本“国民艺术绘本”。
《梵高:好多旋涡转呀转》
《莫奈:追逐着太阳》
《毕加索:嘿!到底在看哪边?》
《雷诺阿:想听悄悄话吗?》
《卢梭:寻找梦的宝藏》
《修拉:靠近一点儿看》
《夏加尔:飘到了半空中》
《高更:一起打赤脚吧》
《克利:主角是谁呢?》
《马蒂斯:真的好想去住一住》
《洛朗桑:你好呀,心情怎么样?》
《莫迪利亚尼:遇见你真好》
在选画时,结城昌子有一个原则。
“宗教画、英雄肖像,这些应当时权力者要求而创作的画,不在我选择的范围内。”
她基于自己对儿童认知和审美趣味的了解,结合20多年为儿童撰写艺术专栏的经验,选择的都是画家源于内心的作品。
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和这群把真心交给艺术的人相伴,感受何为至纯、至真。
《坐着的女人(玛丽— 泰蕾兹
·
沃尔特)》
局部图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配图皆从馆藏博物馆处取得了正版授权。
其中,毕加索、夏加尔、米罗3位画家的画作尚未公版,出版社历经大半年的沟通,获得官方授权,呈现给孩子们最接近原作的画作。
足不出户,赏遍全球各大博物馆的珍藏杰作,领略不同画家眼中丰富多彩的世界。
“过生日喽/
高兴得人都飘呀飘/可爱的花束是礼物/
还亲手做了蛋糕庆祝呐!”
“晚上/天空靠着大海一起入睡/早晨/颜色都融在一起了。”
纯净生动,充满童趣、韵律,
抓住每幅作品的特点,让孩子们一下就能理解。
这离不开译者郑明进的功劳。
他是资深儿童插画家、美育专家、被称为“台湾绘本之父”。
对孩子来说,
如果用艰涩的学术语言,或者强调作品值多少钱,
他们就会被拘囿。
“我希望他们能摆脱‘因为是名画,所以应该是好作品’这样的刻板印象,像结交朋友那样,不管家世背景,只看是否真心愉悦。”
书里还有许多有趣的互动游戏,保证让孩子们爱不释手。
碰到喜欢的画作,动手裁剪装裱,瞬间就变成一件艺术品。
只需放在那里,就是在告诉孩子,何为观察、何为想象、何为美好。
适合小朋友,也适合那些虽已长大、但仍保持一颗童心的成年人。
今天,这套《你好,艺术》在一条生活馆独家首发,我们把它推荐给你。
《你好,艺术》,现一条生活馆独家首发▼
共13册,限时特惠价 ¥109
(图书定价 ¥198)
介绍每位画家时,作者会结合其作品特点,
找到一个有趣又合适的切入角。
比如介绍梵高的《星空》时:
“小镇的
天空
,
有好多
旋涡
在旋转。
转! 转! 转!
山顶上的月亮,
也像光环在打转。
转! 转! 转!
云朵转成了大大的旋涡,
贪心地想把天空吞下肚。
转! 转! 转!
连星星也跟着打转。
大地静悄悄的,
只有美丽的夜空,伴着小镇沉沉入睡。”
以梵高画中常出现的“旋涡”状景物为切入点,告诉孩子们,画家用这种独特的“旋涡”画法,表达内心强烈的情感和力量。
接下来,“转!转!转!”就成为理解梵高绘画作品的关键词。带着这个视角,我们再去欣赏梵高的画:
转! 转! 转! 不停地转!”
这种学术解释连大人听了都要消化一下,怎么传达给孩子呢?
“为了画下千变万化的景色,莫奈玩起追逐太阳的游戏,莫奈和太阳是很要好的朋友呢。”
《你好,艺术》,现一条生活馆独家首发▼
共13册,限时特惠价 ¥109
(图书定价 ¥198)
找准了切入点,接下来就要:让孩子和画产生真正的交流。
毕加索的画是出了名的抽象难解释,但却难不住宛如“人类幼崽语言翻译机”般的作者。
她把画作得“多角度、重叠堆积”,转换
“看起来有好多张脸”这样孩子们能理解的说法。
还抛出问题:毕加索画的人,到底在看哪边呢?引导孩子们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