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讯江苏
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51好读  ›  专栏  ›  微讯江苏

九成消费者“踩雷”,江苏省消保委剑指微短剧领域乱象

微讯江苏  · 公众号  ·  · 2024-08-30 11:00

正文

近年来,我国网络微短剧行业异军突起,成为文娱消费的新风口。然而,数据喜人、行业火爆的背后,也难免泥沙俱下,部分微短剧制作粗糙,内容上渲染暴力、色情擦边、同质化严重,宣传上诱导充值、虚假广告、恶意引流,特别是诱导付费导致中老年人权益受损问题突出。8月28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布《微短剧领域问题消费调查报告》,旨在进一步推动网络微短剧产业升级,强化平台及内容制作方的主体责任,促进行业自律,完善监管机制,保障消费者特别是老年消费群体的权益。

上半年全省微短剧消费维权舆情信息逾16万条

微短剧定义为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有着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网络微短剧。
今年1月中消协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短视频平台微短剧诱导付费导致中老年人权益受损问题突出。上半年,江苏省内有关微短剧的消费维权舆情信息达167870条,通过梳理发现舆论主要聚焦在三个方面:一是剧情低俗,宣扬不健康家庭观、婚恋观,刻意放大和渲染矛盾;二是诱导高额消费,收费、退费规则不明晰,消费者维权难度大;三是充值后经常出现内容缩水、剧集变短、会员无新剧可看等问题。
据介绍,本次体验调查的网络微短剧主要以手机竖屏方式呈现。《哎呀,皇后娘娘来打工》《闪婚后,傅先生马甲藏不住了》《重生后我在娱乐圈虐渣》……调查对象涉及抖音、快手、微信小程序、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等平台以及红果免费短剧、星芽免费短剧、河马剧场等5个微短剧APP。
九成消费者在观看付费微短剧时遇到过问题
调查显示,有过付费经历的消费者中,有九成消费者在观看付费微短剧时遇到过问题。
微短剧收费标准不清晰,价格欠透明。微短剧单剧充值模式既有以集数作为充值标准,也有单集支付一定数额虚拟币的形式。充值虚拟币容易出现价格不透明、影响消费体验的情形。体验调查发现,部分观看渠道存在虽然对单集所需虚拟币进行明示,但一方面字体较小,另一方面对全剧所需虚拟币总数未明示,消费者尤其老年消费者无法简单明确获悉充值可解锁的集数,容易陷入反复充值、多次充值的套路。此外,同一部剧不同集数时长差距较大,没有统一固定的时长规定,但是消费者每集支付的费用相同,例如《如果眼泪记得你》全剧最短1分钟,最长4分10秒,相差三倍多。
存在扣款前未提醒的现象。在小程序或者APP观看微短剧时,平台常常会提供会员服务。调查发现,消费者开通会员服务必须接受自动续费事项,有强制消费之嫌,例如等鱼短剧、河马剧场等APP。体验人员在星芽免费短剧APP开通3天会员,3天会员费2.99元,体验人员7月19日首次充值后,会员有效期为7月19日—7月22日。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该APP于7月21日凌晨自动续费19元,体验人员事后查询账单才看到,且是月度会员,该会员有效期为7月22日—8月22日。
另外,体验调查发现,部分单剧收费较高,有的单剧184元。体验调查中,还发现存在同品不同价的情形。体验人员通过两部同系统手机不同账户同时打开某微短剧的同一集,发现一个单集收费300追剧币,另一个单集收费250追剧币;同样通过两部同系统手机不同账户同时打开另一部微短剧的同一集,发现同样19.9元,一个可以解锁25集,另一个只能解锁20集。
不予退费、客服不响应、投诉无门、有效期条款“躲猫猫”的情况也时常出现。体验人员在快手平台的金色小麦剧场(现更名“月掀起烟尘”)分两次共计充值56.8元购买剧豆观看剧集,然而,在还有大量剧豆尚未使用、剧集未观看完的情况下,却发现该剧下架了,未观看的剧豆也被清空。
严把备案审核“入口关”,建立老年人防沉溺模式
业内专家表示,微短剧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一方面是内容竞争不充分造成的。目前,市面上微短剧有不少刻意制造冲突矛盾、爽点拉满、低俗狗血的微短剧,是满足一定消费需求才出现的消费供给,但同时也是由于行业缺乏竞争才导致的现象;另一方面,微短剧内容出品方由于大多只是了解笼统的、大概的规则,缺乏对相关规定等具体详细的了解,极容易在出品剧集时出现一些违背社会价值导向的内容,影响整个行业生态。
体验调查发现,各大平台备案主要存在两大现象:一是部分剧集仍然没有备案号。二是同部剧备案号不一致。另外,还存在剧情完全相同,微短剧备案号不一致的情况。
业内人士表示,微短剧最擅长的就是长变短,大变小,建立分级备案制度有利于加强对行业的监管,但是也要警惕大投资分段变小脱离监管的情形,例如把原本100万投资额的剧,分成三到四部剧或者做成一个IP系列剧,以逃避主管部门的审核与备案。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微短剧行业充值付费乱象,江苏省消保委建议统一收费模式,强化告知义务,优化自动续费机制,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和自主选择权。落实明码标价,禁止价格欺诈。价格公平合理,优化自动续费机制。
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文化产品,创作周期短,形式灵活多样,最大限度适应当前的快节奏消费需求。但是,目前市场上一系列霸总娇妻、复仇虐渣、一味追求反转等剧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观剧体验。江苏省消保委建议,从源头入手,严把备案审核“入口关”;从末端逆推,探索建立评分机制。在促进优质作品创作方面,加大对违法违规内容的惩罚力度,建立优秀内容作品的奖补机制。用“良币驱逐劣币”,创作出更多内容丰富的好作品,让“小短剧”拥有“大品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