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新时代上海法院队伍建设现代化“1+6+x”工作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院校合作”的创新探索,4月2日,上海二中院以互动参与的形式为来自7所院校的31名法学生举办了一场形式新颖的实习法律助理总结会。
这场以“me we us”为主题的总结会,为什么被同学们刷爆朋友圈?为什么被同学们称为“走向职场的第一课”?
让我们一起走进现场。
在上海二中院的图书馆,除了主背景显示这里是
“第十五期实习法律助理总结会”
的现场,其他布置与以往的会场很不一样。
同学们写好姓名贴粘在胸前走进会场,寻找与自己相熟的同伴坐下。活动组织者提醒同学们,“每个人并不会一直坐在固定的座位上”。这让同学们对接下来的流程更加好奇。
在未来的职场中,有效沟通是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由于同学们来自不同的院校,实习期间又分配在不同的部门,破冰游戏——
“画出入场券”
,让同学们在规定时间内,画出家乡的标志、自己的能量来源、实习期间印象深刻的事,与至少2位不熟悉的同学交流,引导同学们与“陌生人”作出积极有效的沟通。
复盘,原是围棋术语,指对局完毕后,以检查对局中招法的优劣与得失关键,发现攻守漏洞,砥砺自身棋艺。总结会上,围绕
“完成本次实习项目,对我们有怎样的收获/挑战?”的问题
,同学们陷入了沉思,实习经历中的点点滴滴在笔下变得具象。
我提高了对法律适用、法律事实认定和证据规则的理解与运用。
我学到了在纷繁复杂的陈述与证据中
梳理
逻辑
,抓住问题关键的能力。
我学到了更为丰富的商事审判知识,良好的工作习惯亦逐步养成。
我收获了对刑事审判相对完整的认识,有了对社会进行观察的全新视角。
同学们通过"回头看"自己的实习经历,既总结经验,审视不足,也在与其他同学们分享观点的同时,再一次以不同的视角拓展思路,让复盘的效果1+1>2。
作为法学生,每位同学对未来的职业方向有着不同的规划。成为法官、检察官,或是律师、法务?
“通过实习历练,如果一年后,我可以……就太棒了!”
一个规定的句式,让同学们把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清晰地写出来。
本次总结会与我想象中不一样,大家通过写下实习的趣事、未来的规划增进实习的感悟,过程中多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气氛活泼又融洽。
总结会上老师带领我们回顾了过去的6个月,我才发觉在上海二中院留下了这么多珍贵的回忆。
初入法学之门时“除人间之邪恶,守政法之圣洁”的宣誓于今日有了具体的内涵与载体。我将继续前行在追寻公平正义的路上!
别开生面的实习总结会十分亲切和有趣,这段完整而丰富的实习经历也让我有限的人生又被拓宽了一些。
我们对个人和组织提出改进建议,肯定自己和他人的努力与成就。同时,畅谈梦想和计划,互相激励和支持。我相信这些经历将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满怀期待到满载而归,这是让我非常难忘的一次实习经历。
活动发起人、干部三科科长田娅菲
:在实习期间,除了为同学们提供丰富的司法资源,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如何与时俱进,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大家形成更加清晰的实现法治梦想的路径,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打造应用型法治人才,真正实现法律人才培养从校园到法院的“
双向奔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