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问在座的各位,在我们国家最多人会唱的一首歌是什么,你们会给我什么样的答案呢?
我想这个答案应该是唯一的,那就是《义勇军进行曲》——我们的国歌。
毫无疑问,国歌是我们从小到大听得最多的一首歌。当东边的第一缕朝霞映红天安门广场的时候,当奋勇拼搏的中国健儿在国际运动会上斩获金牌的时候,当陆海空三军队列整齐接受全国人民检阅的时候,那熟悉而催人奋进的旋律都会响起,“起来……起来……起来来……”
当然,还有我们每个同学每周都要经历的升旗仪式,也会伴随着国歌的奏响,大家也会轻轻地哼唱那早已烂熟于心的歌词。
正因为太过熟悉,正因为听得太多,所以,有一些人的心里就出现了这样的疑问:国歌里唱到的那些生死与存亡、炮火与硝烟,似乎都离我们现在的生活太远太远。
那么,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潮流的今天,在科技与信息成为竞争焦点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唱国歌呢?
如果你是一个生活在1792年的法国人,你一定不会问出这样的问题。那一年,法国第二大城市马赛的工人革命队伍,高唱着后来成为法国国歌的《马赛曲》,向动荡不安的巴黎进军,把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法国大革命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如果你是一个生活在1939年的波兰人,你也一定不会问出这样的问题。那一年,纳粹的铁蹄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踏遍了波兰的国土。当首都华沙沦陷的时候,全国的广播电台都在播放着国歌《波兰没有灭亡》,歌中唱到:“波兰永不灭亡,只要我们一息尚存,波兰就不会灭亡。举起战刀,收复失地!”
如果你生活在80年前的中华大地上,你更加不会问出这样的问题。那时候,日寇的铁蹄践踏着我们的土地,到处都是痛苦的呻吟。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呻吟声中,一首激昂的乐曲也由北向南地响彻了我们深爱的这片土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最后的结果,我们大家都知道:
法国大革命取得了成功,推翻了帝制,建立起了民主共和的新国家;波兰人民在全世界盟友的支持下,赶走了德国人,恢复了祖国的和平与独立;我们中国人,则靠着自己的浴血奋战,战胜了侵略者,并最终成立了崭新的中国。
也许你会说,那些都是陈年往事了,在战争年代,国歌可以激励人民去斗争,但在和平年代,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了。是这样吗?那我们不妨来看看现在的例子。
喜欢体育的同学大概都看到过这样的场景:在国际大赛中,当美国运动队出场时,或者美国选手获得冠军后,美国国歌总会奏响。这时,那些人种不同、信仰各异的美国运动员,会不约而同地默然肃立,右手紧贴着自己的左胸,目视国旗,嘴里喃喃地跟着国歌吟唱。
这些在我们看来总是自由散漫,而且以自我为中心的美国人,对待他们的国旗和国歌,却是如此的专注而虔诚,展示着他们作为美利坚合众国公民的骄傲与自豪。
也许你又会说,那是外国的例子,离我们太遥远了,我在自己的生活中,似乎对国歌的意义并没有太多的体会。是这样吗?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我们生活中的例子。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奥运圣火跨越了24个时区,途径5大洲,传递了19个国家。所到之处,你总能看到一群群黑头发黄皮肤的人,高举着五星红旗,齐声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泪流满面地跟随着火炬奔跑。他们中有的人还保留着中国的国籍,有的已经成为了所在国的公民,但在那个时刻,他们的血管里都流动着炎黄子孙的鲜血,他们用同一首歌,见证了祖国荣耀的时刻。
2011年,利比亚内战爆发,局势完全失控,3万名在利比亚的中国工人、商人和留学生面临着生命的危险。中国政府立即启动国家一级响应,要把在利比亚的中国公民一个不少地撤回来!很快,我们空军的飞机飞到了利比亚的上空,我们海军的舰艇停靠了利比亚的码头。有人在动乱中遗失了身份证件,此时,国歌成了他们中国人身份的唯一证明。他们高唱着国歌登上了飘荡着五星红旗的军舰,登上了这个强大的祖国为他们搭起的生命通道。
所以,你们看,这就是这支唱响了80多年的国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意义,这就是我们现在还要唱国歌的理由。
我们唱国歌,是因为我们要铭记历史。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4年前赴后继的解放战争,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托起了这个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新中国。这样一个开天辟地的伟大事业,我们能不能忘记?我们不能!
我们唱国歌,是因为我们要立足现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是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全球强国。但因为西方国家的歧视与封锁,我们的发展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这样一个披荆斩棘的浩荡征途,我们能不能忘记?我们不能!
我们唱国歌,是因为我们要展望未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我们设计了21世纪中叶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目标,我们离实现它还有30年的时间。这样一个继往开来的神圣使命,我们能不能忘记?我们不能!
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我们在今天、在以后,都要继续高唱国歌的理由。
纵然我们已经远离了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但这首慷慨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早已超越了时代的背景,成为了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澎湃动力的指引,成为了全球华人心系故国山河的守护。同一首歌,同一个国;同一片荣光,同一种骄傲;同一个灿烂辉煌的中国梦。
图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四川嘉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