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书房记
书房,读书人最后的精神家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悦读文摘  ·  每天思考一段话 ·  3 天前  
上海书评  ·  辛程读《大风起兮》︱捕捉“五四”之风 ·  5 天前  
新京报书评周刊  ·  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我们如何与“伴侣物种”相处? ·  6 天前  
新京报书评周刊  ·  从“妖术”到艺术:一波三折的中国早期照相发展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书房记

中国作协只养一个人,那也该是他!

书房记  · 公众号  · 读书  · 2021-03-09 07:00

正文

来源:一日一度(id:yryd115)


路无法再用腿去趟,只能用笔去找。


——史铁生


1

 

2010年,整个华北地区共有5人捐献器官。

 

史铁生是最后一位。

 

去世前一天下午,他和往常一样做完透析,在妻子陈希米的陪伴下回家。

 

原本轻微的头晕逐渐加重。


最后,陈希米不得不打电话呼叫救护车。

 

抢救进行到凌晨3点,史铁生还是因脑溢血去世了。

 

离他60岁生日,还差5天。

 


每一次进医院,他的人生总要丢掉些什么。

 

21岁住院,走着进去,坐着出来。


健全的双腿没了。

 

59岁住院,坐着进去,躺着出来。


生命终止了。

 

有人说,当代作家中对死亡的理解,无出其右。

 

史铁生一生都在死亡的边缘行走,从容之至。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死和生,同样具有仪式感。


2


1969年,史铁生从北京到陕北插队。

 

乡下的18岁,饥饿和生命力一样旺盛。

 

干了一天活,而晚饭只有一碗稀粥。

 

饥肠辘辘,根本睡不着。

 

只能学老乡,抓一小撮盐,兑上一碗水,猛得灌下。

 

趁着饱胀感,赶紧睡觉。

 


陕北农村之贫瘠,没有浇灭他对生活的热爱。

 

给老乡家的厨房,用隶书写上“御膳房”。

 

自制一副棋盘,还要题字“河边无青草,不用多嘴驴。”

 

农闲无事,掏出口琴吹奏几曲。

 

此外,他还略通中医,会针灸。

 

这样的男孩在当时百里挑一。

 

下乡刚三个月,史铁生腰腿疼痛难忍。

 

在当地医治无果,转回北京。

 

前后折腾了2个月,彻查一番,依然原因不明,只得回陕北继续插队。

 


这一回,他的身体已不如前,队里特殊照顾,安排他喂牛。

 

“让铁生喂牛,既是照顾他身体不好,同时也相信知青不偷牛的饲料。”

 

喂牛是一项细致活儿,数九寒天的半夜,也要起来加草料。

 

史铁生从不偷懒,他养的牛最好,跟别村一比,高下立见。

 

3


正因为不偷懒,也给身体落下病根。

 

当时睡在没烧火炕的寒窑,脊髓长期受寒冷侵蚀。

 

原患有先天性腰椎裂柱病,又要半夜顶着寒意,到牛棚加料。

 

久而久之,病情加重。

 

一次,  他和同学比赛立定跳远。

 

跳出去还好好的,落地时双腿软绵绵的,毫无支撑。

 

他一下子跌坐在土里。

 

史铁生自己还说:“怎么这腿就不给劲儿了呢?”

 

 

又一次,他在拦牛时,遇上大雨。

 

大雨引起高烧,腰椎裂柱病也发作,疼痛难忍,病情严重。

 

1971年9月,在母亲的来回协调下史铁生终于离开陕北,回京治疗。

 

21岁生日当天,他住进了北京友谊医院。

 

入院那天,他正常行走已经变得十分困难。

 

强烈的自尊心让他拒绝帮助,自己扶墙走入病房。

 

在友谊医院长达一年多的治疗时间,史铁生意识到健康不复。

 

他无法再过原来的生活,一个独立、健全、自尊的生活。

 

这期间他一心求死,尝试自杀,无果。

 


对于酿成大祸的插队,他也写下这样一段看不出悲喜的话。

插队期间努力劳动,种了一年地,喂了二年牛。
衣既不丰食且难足,与农民过一样的日子。
才见了一个全面的中国,三年后小疾衍成大患。
双腿瘫痪,遂转回北京。

4


出院后的日子,也并不比医院更晴朗。

 

他试图找工作,却四处碰壁。

 

母亲推着他去劳动局申请,好不容易逃过门卫的阻拦。

 

进去后,母亲也不得不卑躬屈膝,向每位来往的人员推销儿子。

 

“孩子坐在轮椅上,也可以胜任很多工作的。”

 

提到儿子时,她语气总是坚定。

 

面对这些身份不明的工作人员,她又态度谄媚。

 

史铁生在这几个小时里,如坐针毡。

 

他甚至发誓再也不来了。

 

残疾的卑微和母亲的讨好,都让他窒息。

 


那天,他们见到的最后一个人,直接对母亲说:


“回去再等等吧,全须全尾的我们这儿还分配不过来呢。”

 

这话刺伤的不只是史铁生,还有最爱他的母亲。

 

1974年,他到北新桥街道生产组当临时工。

 

在几间布满灰尘的旧房间里,给仿古家具画花鸟鱼虫。

 

他画画技艺精进不少,还学了外语。

 

既然死亡是必将到来的宿命,不如多寻些生的意义。

 

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带他求医问药,不计钱财。

 

到后来发现他在写小说,鼓励地说:“那就好好写吧。”

 

从此,当母亲的又多了一项使命。

 

各个图书馆跑来跑去,为史铁生借书。

 

大雨、大雪天,也不耽误推着史铁生去看电影。

 

母亲有工作,有生活。

 

却将儿子的残疾摆在了人生最中央。

 


偏偏那时的史铁生还在偏激的旋涡中。


他根本不懂身后推轮椅的人,有多少难言之爱。

 

母亲对他说了无数句鼓励的话。


在他最暴躁的时候,连一句“你为我想想”,都没抱怨过。

 

5


1977年,母亲因肝病去世。

 

生前,史铁生并不知道母亲的病情。

 

在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秋天的怀念》中,他写道: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期间,史铁生已经找到了新的精神家园——地坛。

 

白天人们去上班,史铁生便孤身去地坛。

 

每天母亲都送他出门,看他摇着轮椅倔强地驶出小院。

 

一日,史铁生忽然折返回家取东西,进门便看到母亲呆立的模样。

 

“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

 

那时,她还在一遍遍跑劳动局,想给儿子申请一个铁饭碗。

 

现在想来,已在安排身后事。

 

可直到她病发送往医院时,嘴里仍念叨了一半:“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秋天的怀念》写于母亲去世4年后。

 

那时的史铁生才敢慢慢回忆与母亲一二往事,落笔写下。

 

1979年,史铁生发表处女作,震惊文坛。

 

面对蜂拥而来的记者,和大批关注的读者,他哑然。

 

转身回望地坛,心想:要是母亲多活两年,就能看到了。

 


6


史铁生十岁时,拿了作文一等奖。

 

初中作文,文采飞扬,便在全校传阅。

 

而在残疾之前,他的爱好还有很多。

 

小时候,他最爱和邻居小孩在胡同里踢球。

 

经常一用力就踢到别家院子里,顺着树爬到人家院墙上。

 

趴在墙头,可怜巴巴求大人把球还给他们。

 

“其实我是第二喜欢足球,第三喜欢文学,第一喜欢田径。”

 

而老天偏要辜负少年期望,给了他双腿瘫痪。

 

写作,倒像被逼得走投无路后,才有的唯一选择。

 

“路无法再用腿去趟,只能用笔去找。”

 


30岁那年,因急性肾衰竭、氮质血症、肾盂积水,多病齐发,史铁生进行完膀胱造瘘术,不得不休息。

 

而这一年,他去作协举办的“文学讲习所”听课。

 

发表了《我们的角落》、《兄弟》、《午餐半小时》三部小说。

 

新人作家史铁生,是文坛升起的一颗新星。

 

这时,远在西北有位编辑,因史铁生的处女作《爱情的命运》与之结缘。

 

两人一直书信往来10年,从未谋面。

 

1989年,史铁生因附睾炎再次住院。

 

这位姑娘千里奔袭,来到史铁生病榻前悉心照顾。

 


陈希米的出现照亮了史铁生的生活。

“爱情和健康,只能选一的话,你选择什么?”


“爱情。”

7


1991年,他出版了《我与地坛》。

 

这部作品流传之广,影响之深。

 

韩少功评价其:即使没有其他作品,1991年的文坛有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就已经是一个丰年了。

 

一部作品,抵得上一个文学作品的丰年。

 

病榻上史铁生一笑置之,对宾客说:“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才是写作。”

 

1998年,史铁生因尿毒症再度住进了医院。

 

出院后,身体虚弱得连待客都无多余精力了。

 

那时,家里常有交好的作家、学者,常来陪伴、交谈。

 


眼看着,他的透析从一周一次,开始一周两次。


再后来两天一次。

 

每次透析,时长4个半小时,身体里的血要过滤十几遍。

 

每次透析完,都极度疲乏和缺水,只能昏睡。

 

史铁生只能利用透析间隙,清醒的上午来写作。

 

也只能伏案写两三个小时,否则血压会飙升。

 

在他的手背上,血管隆起,状如蚯蚓。

 

这是针刺过1000多次的后果。

 

经受过那么多病痛,写作变得更加奢侈。

 

客人们都不敢再打扰,他珍贵的写作时间。

 

有时候从外地赶来,想见也不能见,只能悬着心挂念。

 


他的一部十几万字《病隙碎笔》,就是在这些难得的间隙,一字一句积攒下的。

 

“在世的作家里,没有人有铁生这样对病和死这么深刻的体验。”

 

8


几度和死亡擦身而过的人,身上却有股乐观、活泛的气息。

 

这是史铁生人缘极好的原因之一。

 

余华曾提过一桩往事。

 

1996年,史铁生和朋友们在瑞典。

 

其中一人带给他一碗红烧肉,这对于吃腻了西餐的人来说,莫若盛宴。

 

史铁生舍不得吃。

 

他一定要等朋友们都到齐了,每人分一块,一起尝鲜。

 

“这就是铁生,得到一点点就会感恩,拥有一点点就要和朋友分享。”

 


作家笛安回忆过一件童年往事。

 

她父亲与史铁生是多年朋友,笛安幼年去他家玩。

 

将一个庙会上买来的塑料戒指落下了。

 

不是特别宝贵的玩具,她后来也忘了。

 

又一年暑假,再去史铁生家玩。

 

他从一个抽屉里找出这枚保存完好的戒指,递给笛安。

 

“这是你的吧。”

 

“我一直记得这件事,他替那个孩子保存着她自己早已遗忘的玩具。”

 


马来西亚每年会举办一个世界华语小说奖。

 

史铁生的朋友李锐是评委之一。

 

他每年都会推荐史铁生,可惜一直落选。

 

史铁生对奖项也不放在心上。

 

“我已经死了半截了,活着的那半截和死了的那半截合起来才是完整的我。”

 

他把生死都看破了,还保有赤子之心。

 

这样的境界,还怎么给评委谈论的余地。

 

说什么评语,都显得落在他的下风。

 

9


史铁生得了肾病后,每年透析费用25万元。

 

这部分后来由作协、北京市政府拨款资助。

 

而医药费、辅助治疗费,同样花费不菲。

 

他跟朋友开玩笑:“别人请一桌饭花几百块钱,我现在撒一泡尿就得花五百多块钱。”

 

巨额医药费只能靠他艰辛地写作,用稿费填补。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在北京去世。

 

他早已立下遗愿,“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器官捐献给医学研究。“

 

3个小时后,他的肝脏到了天津,挽救了一位高危病人。

 

这一年,全华北有5位逝者捐献器官。


没有跨过2010年的史铁生也在其中。

 

史铁生半生都在轮椅上度过,他的思想踏足过的疆域,却鲜有人企及。

 

在朋友的镜头下,看不到他的病痛、虚弱和疾苦。


在一腔笑意下,尽是真挚、热忱和爱。


他用羸弱之躯,穿透生死,把中国文坛推向了更深层次。

 

而莫言曾公开支持:中国作协即使只养着一个人,也该是史铁生。


资料来源:

陈隽情《人才入延川,“山花”烂漫遍全国》

南都周刊:《怀念史铁生:向死而生》2014.12.31

中国网《史铁生:爱是人类惟一的救赎》2005.12.14

汪雨萌《史铁生文学年谱》东吴学术 


~ 近期 好书 好物 推荐 ~

▼ ▼ 

▼点击阅读原文,走进路遥的文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