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邂逅的人、感谢社会,与此同时,就会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幸福啊”。这样,进一步就会祈愿除自己以外的人也幸福,对他人的关爱体谅之情就会自然地流露出来。
——稻盛和夫#盛和塾
乍看的不幸
实际上是幸事
拼命工作会给人生带来意想不到的、美好的未来,即使这个道理你理解了,懂得了,但因为人本性中就有好逸恶劳的倾向,所以“工作令人生厌”“能不工作最好”这种念头时不时还会冒出来。
本来人这种动物,如果放任不管,就会流于安逸,只要可能就总想逃避苦难。
这种基于人的本性、追求安乐的习性,我想不管是我们这些人,还是现代和平富裕时代的年轻人,基本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过去和现在很大的不同是,在迫不得已的我们那个时代,即使你讨厌工作,现实环境也逼得你不得不努力工作。
我青年时期的日本,社会环境比今天不知严酷多少倍。无论你喜欢不喜欢,如果你不辛勤劳动,就连饭也吃不上。
另外,当时也很难像现在这样,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职场。
那时我们没有选择职业的机会,只能无条件地继承父母的工作,或者是一有就职的机会,就不管什么工作,先做了再说。
这些情形在当时是理所当然的,而且一旦进入了某家公司,想要辞职也不那么容易,因为社会舆论不支持你这么做。
也就是说,工作,在一家单位连续地工作,与你本人的意愿无关,而是社会的需要,或者说是你的义务。在这中间几乎没有你个人裁量和挑选的余地。
这样的事情在今天看来,似乎很不幸,但实际上这或许正是幸事也未可知。因为,在迫不得已的、辛勤的工作过程中,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能获得人生的“万病良药”。
就是说,即使你讨厌工作,但又不得不努力工作,那么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你脆弱的心灵就能得到锤炼,你的人格就能得到提升,你就能抓住幸福人生的契机。
*摘自《干法》曹岫云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不管眼前的状况多么严酷,既不能怨恨,也不能屈服
不管遭遇怎样的苦难,都要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和境遇,在忍耐的同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持续不断地拼命努力。
这样的人才能不断开拓自己的人生。现状越艰苦,人就越容易发牢骚、鸣不平,怨天尤人。
但是,这些牢骚、不满兜兜转转,又会回到自己身上,导致自己的境遇进一步恶化。
我自己从少年时期到步入社会,饱尝了种种不幸与挫折,那是一段在苦难和逆境中度过的人生。在我对自己的境遇充满牢骚、抱怨的时候,没有一件事情的进展是顺利的。
但是,从我开始坦然接受命运,下定决心全身心投入工作的那一瞬间,人生就从逆风变成了顺风。
后来回忆起来我才意识到,我少年时代的人生看上去似乎沾染了不幸的色彩,但实际上,这只是上天赐予我的精彩人生的前奏而已。
如果我的人生一帆风顺,完全没有经历挫折和艰辛,我就不会去努力磨炼自己的心灵,我恐怕会成为一个不懂得体谅和同情他人的人。
不管眼前的状况多么严酷,既不能怨恨,也不能屈服,而是要一以贯之地积极应对,这才是实现幸福人生的秘诀。
*摘自《心》曹岫云 、曹寓刚 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正确的事情还是要正确地贯彻下去,这种决心不可动摇
我认为,如果要保护劳动者的权利,自己就要拼命努力工作,把公司搞好,这是前提。
所以对于那些老是发动罢工的工会干部,我经常会批评他们:“这么做不对。”我与工会干部总是对立,总有意见分歧。
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事。我的部门里有这么一个人,他只顾强调自己的权利,口中充满了牢骚和不满,工作不好好干,不管怎么批评,他都充耳不闻。
我在烦恼之余,有一次,这样对他说:“这么反复跟你讲,你还是不明白。我们这个部门不要你了,你辞职吧。”这句话成了导火索,导致我被工会围攻。
那位当事人跑到工会控诉说:“稻盛和夫那小子有什么权力解雇我。”工会成员群情激愤,在午休时把我拉到公司的广场,让我站到包装箱上,开始批斗我。
“这家伙是公司的走狗,压迫我们,讨好公司。就是因为这种人的存在,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才会遭剥削,才会生活痛苦。这种家伙才应该被解雇。”
对此我反驳说:“我既不是公司的走狗,也不是工会的敌人,我只是要求做人应该做的事情。”
但他们根本不听,一味找碴挑衅,蛮不讲理。最后我忍无可忍,大声说道:“我知道了。如果你们认为不好好干活、工作马虎的人该留下,为公司拼命工作的人反而应该被解雇,那我马上辞职。”
“好啦好啦。”这时公司干部介入仲裁。结果我决定暂时留在公司,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
当天晚上,几个工会的人埋伏在我从澡堂回宿舍的路上,突然袭击,想要围殴我。我抱着洗漱用具逃回宿舍,但他们追了过来,一拥而入。
在相互推搡中,我的额头撞到了大门的玻璃上,眉间被玻璃割破了。鲜血从伤口中流出,样子非常吓人。但是我毫不退缩,怒目相对。
也许是被我这种气势镇住了,最后他们悻悻离去。
第二天,他们轻蔑地以为:“让他吃了那么大的苦头,稻盛肯定不敢再来了。”当我头上缠着绷带出现时,他们都大吃一惊。
当时的场景我至今记忆犹新。
当想要贯彻正道时,认为“这是好事”而表示支持的人往往很少,而诽谤中伤,说着“你装什么正义”的人以及拖后腿的人,则比前者多很多。
即使如此,正确的事情还是要正确地贯彻下去,这种决心不可动摇。
*摘自《心》曹岫云 、曹寓刚 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心怀感谢
是遭遇困境时应有的心态
十几年前,当我为某件事情痛苦烦恼的时候,我去请教临济宗妙心寺派圆福寺的西片担雪长老,他平素与我就有亲密交往。
听了我的诉苦之后,长老微笑着说:“稻盛先生,你烦恼是你活着的证据。虽说遭遇了灾难,不过也就是这个程度的损失嘛!这不是很好吗?当灾难发生的时候,正是消除你过去所造的‘业’的时候,所以你该高兴才对啊!这种程度的伤害就能了结,那是好事啊!如果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或许人生该告一段落了。除此以外,无论什么灾难,都不过是消除自己过去背负来的‘业’而已。思念造业,这个‘业’必然会实现。如果恶业以灾难的形式呈现的话,就意味着过去造的业,也就是原因消灭了。所以对你来说,这应该是一件喜事。”
作为遭遇灾难时应有的心态,我获得了最高的教诲。也就是说,这种程度的灾难就能收场,自己应该高兴,应该感谢。这样就能涌出新的勇气,把事情处理好,把困难解决好。
思念造业,而这个业一定会作为现象呈现。
所以,要成为领导者的人应该拼命去思考好事、善事,思考如何去关爱、同情别人,思考如何为社会、为世人多做贡献。
我认为,
领导人由于具备了满满的关爱、同情他人之心,不但自己能够度过幸福多彩的人生,而且能够促使整个社会更加协调、更好发展。
*摘自《利他的经营哲学》曹岫云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不只苦难是考验
成功与幸运也同样是考验
不只苦难是考验,成功与幸运也同样是考验。
何为幸运何为不幸,并不易一眼看清。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人生遭遇的灾难或幸运都是考验,人生的一切取决于我们如何面对这些考验。
企业也是如此。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事故、灾害等意外灾难常常不期而至,有时也会得到幸运的眷顾,如赶上经济繁荣的大潮,突然得到意料之外的订单等。
面对幸运或不幸,经营者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制定怎样的经营策略?
人生和经营就是接连不断的考验,一切都取决于人们以何种心态面对。
*摘自《企业家精神》叶瑜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