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三分钟
4 亿中产财经资讯平台,专注深度财经商业报道。由财经媒体人杨瑞团队执笔,出品《广州租售同权》、《北京学区房多校划片》、《国家抢占人工智能制高点》等多篇千万级刷屏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一念行者  ·  以大海而存在,让波浪境生境灭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三分钟

韩国人把上海挤爆了

财经三分钟  · 公众号  ·  · 2025-01-02 17:39

正文


首尔、上海傻傻分不清楚!

上海外滩街头,听不见普通话了

碰见老外的几率比上海本地人都高。

让人产生身置国外的错觉。

是韩国人来拍电影了吗?

近一个月来的上海的韩国游客浓度极高,每走两步就能偶遇一群锅盖头服帖烫的韩男,和精致水光肌的韩女。

以前在上海是担心听不懂沪语,现在又开始听不懂满大街的韩语。

这场大型上海旅游热,源于今年的11月8日,对韩免签政策试行开放。“韩国人最爱打卡上海”的词条在国内冲上热搜,在韩网上,“周五下班直奔上海”是热门话题。

周五、周六来中国的旅游订单占比将近4成。

特种兵旅游的风终于还是吹到了韩国。

可不止是韩国人特种兵打卡上海,各位知道整个2024年上海有多少外国人来了吗?

那为什么又是韩国人来的最多呢?



我查了下最新的入境数据,咱们每年总会有一些城市因为旅游爆火,正如之前火遍全网的淄博、哈尔滨还有天水,景德镇等等,每个城市都在等待自己的流量密码。
来源:上海市文化旅游局

没想到今年是上海!

更没想到这个密码还有点特殊,是外国人。


过去一年上海到底涌入了多少外国人呢?

我们先看一组数据:

来源:上海口岸服务平台,截止11月30日

截至11月30日,上海口岸入境外国人数量达到400余万人次。

是去年同期的2倍,入境外国人数量位居全国空港首位。

其中还包含免签入境外国人数量达137.7万人次,144小时过境免签外国人数量达4万人次,分别达到去年的4.8倍、2.4倍。

今年以来,上海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超130%,前十大主要客源国中,谁排第一呢?

居然是我们的邻居韩国长期“霸榜”,成最大客源国。

首尔和上海时差只有一小时,落地就开玩,犯困发晕倒时差这些都没有任何担心。

继长白山“朝圣之旅”,张家界“尽孝之旅”之后,他们又将目光瞄上了魔都上海。

周五下班后,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周末中国游,已经成了韩国年轻人的新型社交fashion。



咱们来打一个哑谜?
什么东西中国有,日本有,韩国没有?

答案是迪士尼乐园。

没想到吧。

韩国人对于日本的讨厌程度,也决定了咋们上海迪士尼快被韩国人占领了。

插播一个历史故事:

如韩国人到上海有一个指定保留项目—— 参观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是韩国独立运动的象征之一。临时政府成立于1919年4月13日,旨在反抗日本的殖民统治,争取韩国独立。


当时上海租界势力交错,革命力量在缝隙中艰难成长,临时政府还在上海制定了《大韩民国临时宪章》,正式确立废除君主制,韩国政府更是将1919年作为大韩民国的开国元年。

咋们继续说会迪士尼,在迪士尼玩遇到的人大部分都是思密达。

周末去趟新天地,简直走三步一群韩国人!

在上海的打工人这下更疑惑了,

在上海以前听不懂上海话,现在听不到普通话。

韩国人的网红打卡路线除了迪士尼还有哪些呢?

图源:壹图网


纸醉金迷的陆家嘴、半岛酒店里的香奈儿圣诞树、中国特色的豫园,拍一套古装旗袍版的千金大小姐写真。

要论哪国博主出片强?韩国小哥哥姐姐们的出片能力一定是前二。

货拉拉面包车、移动警务室前拍照,中国特色的老头乐电动车、药店门口的体重秤,都被韩国博主拍成了ins风的手机壁纸。

韩国游客一开始还在星巴克与小众氛围感咖啡厅之间犹豫不决,最终都为在9块9的瑞幸买单了。

而最高阶的韩国玩家,则是站在蜜雪冰城门口,猛炫5块钱一杯的冰美式。

大批韩国年轻人都产生了“一次上海游,一生上海情”的戒断反应。




今年上海一直在大力推动入境旅游。
上海的青年文化不仅在中国遥遥领先,也丝毫不逊色于首尔。

citywalk、万圣节Cos、“学术酒吧”、无处不在的展览……上海以开放包容的城市氛围吸引了爱玩又有创意的韩国年轻人。

国际城市的上海,为韩国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