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艺萃
艺术,懂一点挺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九章算法  ·  一年被裁两次,一个底层码农的大落大起 ·  昨天  
九章算法  ·  Meta学神刷题奥义!《LeetCode通关 ... ·  3 天前  
算法爱好者  ·  成人玩偶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艺萃

都在晒支付宝账单?张伯驹有份值得所有人铭记的国宝守护清单

艺萃  · 简书  ·  · 2018-01-04 13:27

正文

昨天,很多人都在朋友圈晒起了支付宝2017年度账单,开启装逼炫富模式;但你们这些账单,与萃花要晒的这份账单相比,简直弱爆了!

这还只是账单的一部分, 实际上账单名目上书画珍品多达上百件 ,很多都是张伯驹真金白银买下来的;不同于一般人的买买买,他买的都是中国名字画,其中一部分是价值连城的 稀世珍宝

你要问我张伯驹是谁?他就是民国四公子之一,书法大家启功称之为 中国民间收藏第一人。

青少年时期的张伯驹

从那份简短的账单我们很容易知道,张伯驹收藏的这些书画很贵;不仅贵,而且很难得。

好在张伯驹 出身好 ,父亲是大名鼎鼎的张镇芳,是袁世凯哥哥的内弟,深受袁世凯信任,当过长芦盐运使、直隶总督、河南督军、盐业银行董事长等军政商要职。

自身的热爱、加上显赫的家庭背景使得张伯驹可以玩古字画收藏,但名字画历来都是收藏家、古董商竞争追逐的对象,张伯驹的收藏之路因而也发生了一连串 惊(哭)心(笑)动(不)魄(得) 的事情。

为收藏《平复帖》,被绑架险被撕票

西晋,陆机,《平复帖》

《平复帖》是西晋文学家、书法家陆机所写的一封信札,作于公元275年,比书圣王羲之写《兰亭序》要早79年, 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一件名人纸本书帖。

《平复帖》局部

除此之外,《平复帖》的字是从隶书到草书演变过程中的一幅经典之作, 是中国书法演变的见证 ,历代都被奉为至宝。

《平复帖》流传有序,上面钤有包括帝王在内的各朝代收藏鉴赏家的71方印记,到了民国就传到了末代皇帝溥仪堂兄溥儒手中。

张伯驹几经周折,历时一两年,才终于 在1937年底以4万大洋从 溥儒手中购得至宝《平复帖》。

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因为手中收藏有这么一件无价之宝,张伯驹还因此被特务绑架, 险被撕票

1941年,张伯驹子承父业出任盐业银行上海分行经理。这一年6月,张伯驹在上海被人连车绑去,下落不明。

绑匪狮子大开口索要伪币300万,否则撕票,但那时的张伯驹,为了收藏字画,已经将钱花得差不多了。

妻子潘素想要出让古字画换取赎金,但张伯驹坚决地说,“家里那些字画千万不能动,尤其是那幅《平复帖》,那是我的命。我死了不要紧,那字画要留下来。”

绑匪最后将勒索金额降为20根金条,潘素通过亲朋好友凑足了这些金条,张伯驹才得以获释。

卖豪宅、变卖首饰,只为《游春图》

在萃花昨天的推文中专门介绍了隋朝(581-618)名画《游春图》(戳链接,看 游春图 ),是大画家展子虔的作品,距今1400多年, 是咱中国传世最古的卷轴画 ,被历代鉴赏家所珍视。

隋朝,展子虔,《游春图》

《游春图》后来收藏在清内府中,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离开紫禁城时带走了不计其数的历代珍贵文物,其中就有这《游春图》。

等到1945年溥仪被俘,混乱中不少珍贵文物散落民间,北京一古玩商马霁川用极低廉的价格购得《游春图》。

马霁川本来想把《游春图》卖给洋人,被张伯驹制止;但马霁川开口要800两黄金,而张伯驹此前因为购买名作太多,手中没有如此巨额的黄金。

眼看国宝很可能要流落异国,无奈之下, 张伯驹想了一狠招 ,他来到琉璃厂,走进荣宝斋、一得阁、德古斋,庆云堂……每到一处便说,

“有一幅《游春图》,此卷有关中华民族的历史,万万不能出境。如果有谁为了多赚金子,把它转手洋人,谁就是民族败类,千古罪人。”

这一招果然有效,马霁川见《游春图》一事已闹得满城风雨,他再转手洋人亦很困难,于是同意降价到220两黄金出让。

然而220两黄金,也不是小数目,张伯驹竟然就把自己的一处豪宅似园(李莲英旧墅,对,就是慈禧身边的那个大太监)给卖了!

宅子卖了, 换来220两黄金 ,不曾想马霁川又节外生枝,借口金子成色不好,要再追加20两,不然《游春图》将要另寻新主。

万般无奈,张伯驹跟妻子潘素软磨硬泡,“撒泼斗气”,变卖她的首饰 换来了20两黄金 ,这才终于保住了《游春图》。

张伯驹与夫人潘素晚年照

收藏《张好好诗》,人称“好好先生”

唐,杜牧,《张好好诗》

美人迟暮,难免令人唏嘘伤感,一千二百年前,唐代诗人杜牧为歌妓张好好挥笔赋诗一首,成为了我们能见到的这位著名诗人 留存于世的唯一墨迹

《张好好诗》局部

这幅名迹同样流传有序,由宋徽宗赵佶题名,并钤有宋徽宗诸玺印,保存着当时内府装潢式样。后递藏于宋代贾似道、明代项元汴、张孝思、清代梁清标等人,乾隆年间入藏内府。

到了1924年,还是末代皇帝溥仪将此卷带出宫,之后流散于东北。1950年,北京琉璃厂一古董商得到《张好好诗》,准备拿去上海卖给洋人,当时很多外国古董商都在上海收购名字画。

张伯驹知道这个消息后立马托墨宝斋马保山先生追寻此卷,以免它流失海外,幸运的是,张伯驹最终以 5000多大洋 的价格购得《张好好诗》。因为收藏《张好好诗》并把它当作至宝,张伯驹因此还被人称为“好好先生”。

除了《平复帖》、《游春图》、《张好好诗》这些国之至宝外,张伯驹还不惜重金收藏了很多宝贝,例如诗仙李白的《上阳台帖》,是 李白唯一的传世书法真迹 ;南宋女画家杨婕妤的《百花图卷》,是我国现存 最早的一件女性画家 的作品,现在是吉林省博物院的镇院之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