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明这个暑假,牺牲了自己娱乐了大家。
这又让我开始回味,火爆综艺《中餐厅》被黄晓明整个支配的
恐惧
搞笑。
对于黄晓明在综艺里的突出表现,网友进行了神总结:
明学🤔:指专门研究和关注《中餐厅》第三季黄晓明表现为看点的“学派”。
明言明语💬:指黄晓明在《中餐厅》第三季里说的令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的话。
含明量
:指和黄晓明言行的相似率。
理论出来了,就可以指导实践了。网友们纷纷开始分析自己的老板、领导、上司的
“含明量”
有多少,又可以每天对自己说多少“明言明语”。
其实,不止职场是“含明量”爆表的重灾区,家庭也是。我们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过
黄晓明的霸道总裁日常,像极了你对孩子的亚子……
有多少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会不知不觉化身“黄晓明”,对孩子说出经典的“明言明语”。
以上是网友总结的经典明式语录,父母版是酱紫的:
我不要你觉得不冷,我要我觉得你冷。
你们不要闹了,就这样,都听我的。
我不觉得这是个问题!
这是你的问题,你必须要解决!
这个问题不需要商量,都听我的。
都听我的,我不管你怎么想,都听我的。
要不我觉得你别干了吧。
在干嘛呢?好了都别弄了,把手里东西放了,我们都过来讨论一下。
我不管作业还剩多少,我要全部搞定,我再说一遍,全部搞定,不要再问我几个,全部,听懂了吗!全部搞定!
我不管,我说一个就一个。
真是不测不知道,一测都爆表。
上述语句,如果你说过其中一句,就给自己+10%⬆️,然后大家诚实地算一下自己的含明量有百分之几。
话说,当时嘲笑黄晓明时有多愉快,现在看到自己爆表的“含明量”时就有多羞愧!
但是为什么当父母的,这么容易化身黄晓明?为什么这些羞耻的“明言明语”我们能如此轻易说出?
说到底,还是因为我们对孩子不够尊重。
在面对孩子发表不同于我们的观点和意见时,就会“霸道总裁”上身,用权威去压制他们。
那么有没有办法,降低自己的“含明量”,还自己和孩子一个更融洽的环境呢?
其实办法是有的,仔细分析父母版“明言明语”,然后会发现几个重要特点:
否定他人的感觉/
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
缺乏善意的鼓励。
而破解“含明量”爆表的关键,就在以上几点,只要加以转变就可以。
下面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1⃣️将“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转变为“你的感觉也很重要“!
多问问孩子的感觉,不仅非常有必要的,也能让日常的育儿变得更轻松。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行为是冰山水面上可见的那一部分,情绪是水面下不可见的部分。
了解孩子的情绪和感觉,可以帮助我们去解读孩子的行为:
老大在老二降生后突然变得调皮,可能是因为感受到了失落;
孩子不愿独立做事,总是要求父母包办,可能是感觉非常沮丧;
孩子总是在小事上和父母较劲、对着干,可能是深埋了很多愤怒!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在应对情绪导致的行为问题,也必然要通过了解和舒缓孩子的情绪去解决。
心理学有一句名言是这样的:
当你只注意一个人的行为,
你没有看见他
;
当你关注一个人人的行为背后的意图,
你开始看他
;
当你关心一个人意图后面的需要和感受,
你看见他了
。
所以,要经常问孩子
“你是什么感觉?
”、“你今天过得怎么样?”
,不仅可以能更了解孩子,也能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尊重和重视。
对于年纪还小、词汇也不够的孩子,我们可以使用
“情绪脸谱”
,让孩子进行指认。
多进行这样的训练、多讨论情绪,孩子也会变成一个很会和他人进行共情的人。
(别问为什么这样放图,一问就是怕侵权!🙊
)
2⃣️将“都听我的”转变为“也来听听你的”。
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比孩子有经验,所以遇事总要孩子听我们的。
“听我的,现在马上把IPAD关了去睡觉。
”
“听我的,把玩具马上给妹妹,没听见她在哭啊。
”
”听我的,吃零食对牙齿不好,不许吃。
”
如果总是这样“霸道总裁”上身,只会让孩子积累很多委屈和不公平,免不了最后的大爆发:孩子到了青春期就经常当着我们的面关门,一句也不听我们的。
当对孩子有要求的时候,我们有两个办法,一个叫“有限选择”,一个叫“家庭会议”。
对于比较小的孩子,我们可以给与孩子有限的选择,让孩子觉得自己可以做主。但同时这两个选择都是我们父母可以接受的。
“宝宝,已经到睡觉时间了,你是要3分钟后关了IPAD呢还是5分钟后关?
”
“妹妹想要你的玩具,你是选择给她玩具然后和我一起玩积木呢,还是我们3个人一起玩这个玩具呢?
”
对于大一些的孩子,我们可以通过定时举办家庭会议,来讨论一些日常问题:每周可以吃多少零食、每周可以玩多长时间手机、回家是先写作业还是先玩、如何轮流玩新买的厨房玩具等等。
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把办法(无论多么搞笑)都写下来,然后大家举手表决,选出最可行的办法。
试试看,这个办法真的可以统一很多分歧,尤其是在二胎家庭里。
比起我们下的独断的决定,孩子会更愿意选择遵守他们自己想出来的办法。
3⃣️将“要不你别干了”转变为“谢谢你的帮忙”。
《中餐厅》第三季里,大家的任务是很重的,虽然完成得不够完美,但是大家都已经尽力了,这时候黄晓明还要出来指责这个做得不好、那个做得不对,真是让人打心里泄气。
在家里又何尝不是呢?
孩子毕竟不是大人,做事不能尽善尽美。
想帮忙洗碗结果搞得厨房地上都是水;想帮弟弟妹妹找玩具,结果把所有玩具都翻出来倒在地上。
这个时候对孩子吼“要不你别干了”,只会让他们感到伤心和无地自容,从而打击他们做事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