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有养
以视频形式呈现优质育儿、父母教育内容,推荐高品质成长教育资源。助力中国新一代父母升级,由著名主持人周洲匠心出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学家庭育儿  ·  「开学+换季」衣服怎么买最划算?进来抄作业~ ·  2 天前  
科学家庭育儿  ·  这种死磕面料的童装,我好担心以后就买不到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有养

「含明量」爆表父母的自救手册

有养  · 公众号  · 育儿  · 2019-09-26 14:11

正文


01


👏黄晓明这个暑假,牺牲了自己娱乐了大家。



这又让我开始回味,火爆综艺《中餐厅》被黄晓明整个支配的 恐惧 搞笑。 对于黄晓明在综艺里的突出表现,网友进行了神总结:


明学🤔:指专门研究和关注《中餐厅》第三季黄晓明表现为看点的“学派”。


明言明语💬:指黄晓明在《中餐厅》第三季里说的令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的话。


含明量 :指和黄晓明言行的相似率。



理论出来了,就可以指导实践了。网友们纷纷开始分析自己的老板、领导、上司的 “含明量” 有多少,又可以每天对自己说多少“明言明语”。



其实,不止职场是“含明量”爆表的重灾区,家庭也是。我们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过 黄晓明的霸道总裁日常,像极了你对孩子的亚子……


有多少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会不知不觉化身“黄晓明”,对孩子说出经典的“明言明语”。


以上是网友总结的经典明式语录,父母版是酱紫的:


1.当孩子拒绝穿秋裤:
我不要你觉得不冷,我要我觉得你冷。


2.当孩子提出要多讲一个故事再睡觉:
你们不要闹了,就这样,都听我的。


3.当孩子说写作业遇到困难了:
我不觉得这是个问题!


4.当孩子写作业又双叒叕遇到困难了:
这是你的问题,你必须要解决!


5.当孩子提议周末不去培训班:
这个问题不需要商量,都听我的。


6.孩子抗议:
都听我的,我不管你怎么想,都听我的。


7.当孩子帮忙做家务但是做得不太好:
要不我觉得你别干了吧。


8.当孩子玩得正专注但是父母突然要和他讨论事情:
在干嘛呢?好了都别弄了,把手里东西放了,我们都过来讨论一下。


9.暑假最后一天,作业还有很多没做完:
我不管作业还剩多少,我要全部搞定,我再说一遍,全部搞定,不要再问我几个,全部,听懂了吗!全部搞定!


10.当孩子要买2个棒棒糖:
我不管,我说一个就一个。


真是不测不知道,一测都爆表。 上述语句,如果你说过其中一句,就给自己+10%⬆️,然后大家诚实地算一下自己的含明量有百分之几。

02


话说,当时嘲笑黄晓明时有多愉快,现在看到自己爆表的“含明量”时就有多羞愧!


但是为什么当父母的,这么容易化身黄晓明?为什么这些羞耻的“明言明语”我们能如此轻易说出?



说到底,还是因为我们对孩子不够尊重。 在面对孩子发表不同于我们的观点和意见时,就会“霸道总裁”上身,用权威去压制他们。


那么有没有办法,降低自己的“含明量”,还自己和孩子一个更融洽的环境呢?


其实办法是有的,仔细分析父母版“明言明语”,然后会发现几个重要特点: 否定他人的感觉/ 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 缺乏善意的鼓励。


而破解“含明量”爆表的关键,就在以上几点,只要加以转变就可以。


下面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1⃣️将“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转变为“你的感觉也很重要“!


多问问孩子的感觉,不仅非常有必要的,也能让日常的育儿变得更轻松。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行为是冰山水面上可见的那一部分,情绪是水面下不可见的部分。


了解孩子的情绪和感觉,可以帮助我们去解读孩子的行为:


老大在老二降生后突然变得调皮,可能是因为感受到了失落;

孩子不愿独立做事,总是要求父母包办,可能是感觉非常沮丧;

孩子总是在小事上和父母较劲、对着干,可能是深埋了很多愤怒!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在应对情绪导致的行为问题,也必然要通过了解和舒缓孩子的情绪去解决。



心理学有一句名言是这样的:


当你只注意一个人的行为, 你没有看见他

当你关注一个人人的行为背后的意图, 你开始看他

当你关心一个人意图后面的需要和感受, 你看见他了

所以,要经常问孩子 “你是什么感觉? ”、“你今天过得怎么样?” ,不仅可以能更了解孩子,也能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尊重和重视。


对于年纪还小、词汇也不够的孩子,我们可以使用 “情绪脸谱” ,让孩子进行指认。 多进行这样的训练、多讨论情绪,孩子也会变成一个很会和他人进行共情的人。

(别问为什么这样放图,一问就是怕侵权!🙊


2⃣️将“都听我的”转变为“也来听听你的”。

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比孩子有经验,所以遇事总要孩子听我们的。


“听我的,现在马上把IPAD关了去睡觉。

“听我的,把玩具马上给妹妹,没听见她在哭啊。

”听我的,吃零食对牙齿不好,不许吃。

如果总是这样“霸道总裁”上身,只会让孩子积累很多委屈和不公平,免不了最后的大爆发:孩子到了青春期就经常当着我们的面关门,一句也不听我们的。

当对孩子有要求的时候,我们有两个办法,一个叫“有限选择”,一个叫“家庭会议”。

对于比较小的孩子,我们可以给与孩子有限的选择,让孩子觉得自己可以做主。但同时这两个选择都是我们父母可以接受的。

“宝宝,已经到睡觉时间了,你是要3分钟后关了IPAD呢还是5分钟后关?

“妹妹想要你的玩具,你是选择给她玩具然后和我一起玩积木呢,还是我们3个人一起玩这个玩具呢?


对于大一些的孩子,我们可以通过定时举办家庭会议,来讨论一些日常问题:每周可以吃多少零食、每周可以玩多长时间手机、回家是先写作业还是先玩、如何轮流玩新买的厨房玩具等等。

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把办法(无论多么搞笑)都写下来,然后大家举手表决,选出最可行的办法。

试试看,这个办法真的可以统一很多分歧,尤其是在二胎家庭里。

比起我们下的独断的决定,孩子会更愿意选择遵守他们自己想出来的办法。

3⃣️将“要不你别干了”转变为“谢谢你的帮忙”。


《中餐厅》第三季里,大家的任务是很重的,虽然完成得不够完美,但是大家都已经尽力了,这时候黄晓明还要出来指责这个做得不好、那个做得不对,真是让人打心里泄气。

在家里又何尝不是呢?

孩子毕竟不是大人,做事不能尽善尽美。 想帮忙洗碗结果搞得厨房地上都是水;想帮弟弟妹妹找玩具,结果把所有玩具都翻出来倒在地上。

这个时候对孩子吼“要不你别干了”,只会让他们感到伤心和无地自容,从而打击他们做事的积极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