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茶叶的种植条件
茶叶是我们生活中一种常见的饮料作物,属山茶科。茶叶中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并有一定保健功效。按照我们课堂所学的农作物分类方法,茶又属于一种常见的经济作物。山茶科植被在我国范围内有广泛分布,目前所发现的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属380余种,而中国就有15属260余种,且大部分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四川一带。野生茶种遍见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的山区,为亚热带小乔木状,经人类广泛栽培,毛被及叶型变化很大。大家耳熟能详的西湖龙井、云南普洱茶、武夷山云雾茶和普洱等都是人工培育的茶种中优秀的范例,商品化发展的茶叶产业则极大程度地提高了茶农的经济收入,在许多产业产销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茶叶在生活中尽管应用比较普遍,但并非任何地区都具备生产条件。茶叶种植需要一定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特别是对自然条件要求较高。具体来看:
(1)热量条件:茶树喜欢温暖的气候条件,对温度和热量有一定的要求。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茶树才能生长良好。气温在10-35度之间时,茶树通常能正常生长,在20-25度时生长最快,气温超过35度时茶树新梢生长缓慢或停止。除了对温度要求外,茶树对积温也有一定要求。一般情况下,一年之中活动积温越多,茶树的生长时期就越长。茶树每萌发一轮所需的大于10度的活动积温为760-1060度左右。
(2) 水分条件:水分是保证茶树正常生长的基础条件之一,雨量不足,空气湿度太低,对茶树生长不利。降水是茶园水分最主要来源,保证茶树能正常生长的年降水量一般要在800毫米以上。在茶树生长期间,月降水量通常不能少于100毫米。当月降水量少于50毫米时,茶树缺水干燥,平均湿度低于50%对茶树生长发育不利,而且使茶叶质地粗硬,品质降低。综合气候与水分条件,夏季高温多雨的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非常适宜种植。
(3)土壤条件:茶树对土壤条件有一定要求,一般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特别要求土壤呈酸性,Ph值在4.5-5.5最为适宜,Ph值高于6.5的土壤不能种植茶树。我国适合种茶的土壤主要有南方低山丘陵的砖红壤等几种。
(4)地形条件:茶叶成熟和采摘期,需要良好的排水条件,因此地势较高、地形起伏相对较大的山地和丘陵地区一般比亚热带和热带的平原地区更有利于茶树的生长。
2.南亚地区为何超过东亚地区成为茶叶产量最多的地区?
从南亚农作物分布地图上看,南亚茶区的主产国有印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等国家和地区,所产茶叶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4%总出口量的50%。其中印度产量占世界第二位,斯里兰卡居世界第三位。具体到本区最大产茶国印度,读图可知印度的茶区分布在东北部的恒河地区和南部的西高止山区,东北部茶区是印度的主要茶区,茶叶产量约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50%以上。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南亚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不难分析得出本区具备茶叶种植的一些共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前者主要包括雨季高温多雨的热带季风气候、较为起伏的地形、良好的水源与灌溉条件和相对适宜的土壤条件等;而后者主要包括广阔的国际茶业销售市场、不断改进的茶叶种植技术、日益发达的茶叶运输网络、本区丰富的采茶劳动力和不断延长的茶产品加工产业链等。可以说,南亚地区的自然条件是其成为“产业天堂”的基础条件,而社会经济条件则是南亚茶叶驰名国际市场的关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