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考博圈
欢迎关注“考博圈”,提供考博信息,分享考博心路,考博路上,彼此相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证券报  ·  吴清发文! ·  6 小时前  
上海证券报  ·  雷军预告:周四晚7点 ·  12 小时前  
上海证券报  ·  300543、002989,收警示函 ·  昨天  
证券时报  ·  售价217.7万元!飞行汽车起飞!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考博圈

屡败屡战,最终相约清华园

考博圈  · 公众号  ·  · 2018-08-21 11:36

正文

编辑 学长


如果说,考博是一条未知的迷路,那么,在这条道路上,总会有一些幸运儿,在战役一开始便可以顺利拿到理想大学的录取通知,然而还有一些人,却要历经坎坷与周折,才能在最后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我,就是后者。曾经,我也觉得自己特别不幸,可现在,我终于相信了那句从小就耳熟能详的鸡汤: 失败是成功之母。


大家都知道,考博不像高考、考研那样,有着统一的时间点,不同的学校、学院招考博士生的时间都不同,所以从 每年9月至第二年5月,都是考博的高峰期


考试时间的不同,直接导致每个考生拿到录取通知的先后不同,每每看到其他博友都陆续被心仪学校录取的时候,还奋战在这条布满荆棘之路上的自己,心里难免会涌起各种复杂的情绪,或羡慕,或不平,或焦虑,或气馁。


那么,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有效的解决呢?在这里,我无从给予太多的标准答案,唯有与大家分享一下过去一年我个人的一些经历,希望大家能从中找到那个属于自己的答案。


我是18届考生,从2017年9月开始,我便加入了考博大军,就像从军打仗的那些人一样,不知道这场战役要打到何时,更不知道最后是会成为战争的胜利者,还是悲惨的沦为炮灰。


果不其然,一入博圈深似海,这一仗,我一直打到了2018年的6月。这大半年时间,除了完成毕业论文,我没有做任何其他的事情,全部的精力都用来考博了。然而,更为悲剧的是,我的同班同学,在2017年10月,便顺利拿到了顶尖大学的录取通知。当然,我是为他高兴的,并且没有任何一点嫉妒之心,但我不是圣人,深深的失落感不可避免的犹如潮水一般淹没了我。


有相当一段时间,我都陷入了持续的自我怀疑中, 研究生三年,我发表的文章、获得的奖项都不少,为什么最后我和他申请了同样的学校,我连复试都没进,他却能顺利被录取呢?是不是我并没有自己想的那样好?以后我会不会也考不上其他学校了?


在低沉了一段时间之后,我突然意识到,其实我没有必要因为外界的因素影响自己的脚步和意志。不论别人的情况如何,我的考博之路都只能自己一步一步走完。 每一次的失败,其实都从侧面反映出我们自身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只有坦然接受这些失败,我们才可能汲取教训、愈挫愈勇。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后,我便投入到第二轮招考大潮中去了。这一次,我的 目标院校是上海和北京的两所985高校。


曾经听说过一个笑话,我总是在想长大了是要上清华还是上北大,结果最后发现是自己想多了。是的,正如你所理解的这样,在这两次考试中,我又再次名落孙山了。而且搞笑的是,在参加完上海的笔试和面试之后,我一度想要放弃北京的复试,因为我觉得上海的学校一定会被录取,害怕到时候北京的高校也录取了,我还得选择放弃一所的录取资格。


没错,“谜之自信”大概就是我本人了。最后,离北京复试还剩一天的时候,我在朋友的劝说下,还是买了高铁票赶了过去参加了笔试和面试。最为戏剧性的是,在北京面试的前一天晚上,我收到了上海高校并未被最终录取的消息。我想大概没人能想象那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震惊、意外、难过、不解,各种情绪涌上心头,想哭哭不出来,我就那样呆呆的愣在酒店,期望这只是往常的一个噩梦,使劲掐一掐自己就能醒来,然而手臂上传来的剧痛告诉我,这就是事实。


人生真的就是这样,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那一刻,我甚至很想笑,笑自己的无知、狂妄和自大。因为太过于自信会被上海的学校录取,所以我并未特别认真的准备北京学校的复试,甚至还给导师、父母都打包票说上海那边一定没问题。


现在得知这样的结果,我犹如瞬间堕入了深渊,所有的希望和梦想都即将摔的粉碎。面对第二天一早的专业面试,我的内心也是思绪万千。 一方面,担忧自己并不能取得好成绩,另一方面,又万分期望自己能抓住这仅剩的机会。 最终,在临近凌晨时分,我终于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不管结果如何,我至少都得有始有终,以最饱满的状态迎接第二天的面试。


结果如何?那当然是没有被录取了。只不过在经历了这两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之后,我倒是变得异常冷静了,就像看透了世间红尘一般,心气也不再急躁和高傲了。我开始认真静下心来反思过去几个月的考博过程,思考自己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经过分析,我得到了这样几个答案:


1)第一次申请时,跨专业报考,申请专业和自己所学的专业有较大区别,因此不容易通过复试审核;

2)第二次考试,笔试成绩较高,但复试时专业英语和专业课表现一般,致使排名靠后的同学后来者居上。所以面试同样不可轻视,需要认真准备;

3)第三次考试,面试十分顺利,但笔试因自信上海的学校可以录取,因此没有认真对待,结果让我后悔万分;


在认真总结分析失败的原因之后,我又报考了清华大学的博士生考试。这一次,我在失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了复习, 最终顺利通过了材料的申请考核,并且以 小组总分第一的成绩 被录取了。


毫无疑问,我的考博之路并不十分顺利,甚至还有一点戏剧和悲催,但是事实证明,胜利总是属于坚持到最后的那些人。失败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我们屈服于失败,并且逃避失败,不愿从中汲取有用的经验。


如果你也准备踏上考博的道路,那么请不用害怕,因为我相信,你应该不会比我失败的次数更多了(此处手动捂脸),如果不幸,你甚至比我失败的还多,那也请足够相信,再多坚持一会,胜利就在前方。


往期回顾

1. 昔日寒窗不足夸,今朝苦学思无涯。 ——升学以自勉

2. 本硕双非考取人大法学博士——抓住一切你可以抓住的机会!

3. 北大法学学长:我是如何考上北大博士生的



本课程适合以下人群:


2018年和2019年,

以及有考博打算,

却还在 迷惘的同学


准备考博,

却毫无头绪的同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上海证券报  ·  吴清发文!
6 小时前
上海证券报  ·  雷军预告:周四晚7点
12 小时前
上海证券报  ·  300543、002989,收警示函
昨天
证券时报  ·  售价217.7万元!飞行汽车起飞!
2 天前
法律读库  ·  论标语,我只服这个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