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聂圣哲
无理想,喜欢胡说八道的杂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舰大官人  ·  这俩滚上床了。-20250107130007 ·  昨天  
理想国读书  ·  马未都,真有种! ·  2 天前  
理想国读书  ·  马未都,真有种! ·  2 天前  
产品刘  ·  2024中国短剧出海商业生态观察报告 ·  3 天前  
产品刘  ·  2024中国短剧出海商业生态观察报告 ·  3 天前  
格隆  ·  格隆汇日历 |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聂圣哲

聂圣哲:单反相机将在五年后退出历史舞台

聂圣哲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1-05 00:00

正文


在大学里帮助川大1981级俄语专业李学君(现在是著名骗子),为搞定某女生,策划摄影小说《邂逅》(《草原》杂志发表)以便勾兑,拍摄时的工作照

【友情提醒:阅读本文需要7分钟左右。如果您觉得我的文章让您生气,请取消收听我的公众号。】

这篇一拖再拖的文章,不能再拖了。

否则,我这个最早、也是全世界第一个提出单反相机将彻底被淘汰的人会被别人称为事后诸葛亮。

我是1981年刚刚进入川大时,在李启兴老师的指导下,16岁就开始玩相机的。从“海鸥120(双镜头)”到“虎丘135”,再到前苏联的“基辅”……那时候的梦想就是有一台海鸥DF(单镜头反光),因为毕竟单反相机使用便捷,取景相对准确、方便,成像基本与观察同步,挂在身上也气派。


海鸥120双镜头相机,上镜方头对焦用,下方镜头用于拍摄(图片来源于网络


虎丘135相机(图片来源于网络)

1998年,当我第一次看到配有液晶取景器的数字相机后,凭着我多年的科研的经验,心里咯噔一下。一种直觉扑面而来,感觉单反相机可能会面临巨大威胁。

但是,那时候还在争论数码相机能否成为主流,能否代替胶卷相机的问题。

人们无论多么喜新厌旧,但都有恋旧的心结。尤其是经常玩相机或专业摄影的人士:数码感光怎么可能替代胶卷呢?对数码摄影不屑一顾(就像当年打算盘的会计,看不起用计算机做账的会计一样)。何况,当时的数码相机出奇的贵,像数不理想,色彩还原也不完全。胶卷单反仍然成了摄影者心中的神器。

材料科学家和材料工程师是执着的。很快,柯达、尼康、佳能的专业单反相机出来了。那时的储存技术还很落后(300M的小硬盘)。感光器件CCD(Charge-coupled Device)很贵,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也不太成熟。厂商仅仅把胶卷感光的位置换成了CCD或CMOS。照相原理照样是小镜子(平面镜)反光到五棱镜上,把取景的图像送到摄影者的眼中。

所谓单反,即镜头光,也就是“镜头光取景”相机的简称,即:单一镜头,45°小镜子(平面镜)把图像反射到五棱镜,棱镜图像送到摄影者眼中,摄影者审图完毕,按下快门,瞬间,小镜子从45°变为90°,图像投在快门帘上,快门帘快速打开又关上,感光完毕。后面的事情就是冲交卷,洗照片。


单反相机原理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柯达、尼康、佳能考虑到摄影师的习惯,就把胶卷的位置用数码感光原件CCD代替了。这就是第一代专业数码单反相机。

那时,摄影师们对刚刚投入工业化的感光器件CCD不满意,因为感光精度不够,图像不细腻,色彩不柔和、也不绚丽,他们对数码专业相机颇多不满,甚至还不屑。

随着感光原件研发的不断进步,储存技术不断提高,专业数码相机的优越性也逐步显示出来:立即可以比较准确检查图像质量(以前要冲胶卷后才能知道究竟),可以不用花钱买胶卷(大大节约摄影成本),一个储存卡可以储存数千张照片(省去大量换胶卷的时间)……那些摄影师们开始嘴软了,悄悄转型,都去购买数码专业相机了。尼康的胶卷相机也就出到F5,算是尼康胶卷相机的终结版了。

到这里会思维的人可能有点明白了,单反相机就是为胶卷拍摄而发明的。

是的,因为胶卷只能感光一次(多次曝光拍摄是另外一件事情),所以用镜头构图取景时都要把胶卷遮住,避免曝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把胶卷预先遮盖,把画面通过小镜子、棱镜反射,把图像送到摄影者眼中,摄影者审阅满意,按下快门,让胶卷一次性曝光成像。

但是数码感光元件CCD和CMOS不是胶卷,它从理论上讲,是可以无数次曝光的,这是和胶卷的本质区别。那么,何不把这个感光器成像的图像还原显示出来,让摄影者审阅呢?于是就有了相机背后的显示器。索尼最锐意改革,把另一个小的显示器安装在取景器里,你在取景器里就能看到你所需要的图像,而且这是数据设定后的影像(简称“数后像”),也就是说,你看到是咋样,拍下来就是咋样,不会像单反一样,取景器里看到的很美丽,回放一看,效果经常十分悲催(没有参数设置经验的摄影者,更是苦不堪言)。

后来,那些“顽固”的摄影者又闹着要全画幅,他们的科技知识哪里可以理解胶卷的颗粒也是有限度的,不可能细腻到无限的程度。而且,胶卷的生产工艺精度完全不可能和晶体感光器的生产工艺精度相提并论。

现在,1/20画幅(也就是相当于135胶卷一张全画幅片子的1/20的面积)的感光精度已完全超过全画幅胶卷的感光精度(135胶卷单幅面积为:25mmX36mm)。于是,全画幅话题又成了历史。


无反相机原理图——画得不理想,应该有个电子数后取景器(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单反数码相机的单反系统对数码感光技术来说完全是多余的,说句粗话就是:脱裤子放屁。

可是,最糟糕的是,他不仅多余,而且碍事:

1、摄影者无法看到数后像(参数设定后的影像),经常要靠看回放检查照片质量,耽误时间,错过时刻;

2、反光的小平面镜的打开与闭合有声音,在某些场合很影响别人。如在音乐会上拍照;

3、反光的小平面镜的打开与闭合引起的颤动,会在快门很慢的情况下会影响图像的清晰度;

4、很难做到1/32000s的快门;

……

单反相机还有一个让摄影者感到牛逼的就是可以“光天化日”之下更换镜头。这都是胶卷时代的后遗症。随着感光元件的进一步精细化和优化,镜头光学成像技术的改进,芯片运算速度的加快,优化叠像技术的使用,一个镜头焦距从12-800mm(最大光圈可达4.0以下)已不是传说(当然要和感光器件技术改进相配合),再加上嵌入式软件的突飞猛进,相机将来就是“一个整体”的相机,摄影技术进入了“无单反、不换头,机镜一体化”的时代。

当然,商家是真诚的,也是理解人们的情感的,好赚、该赚的钱还是要赚的。今后五至十年的相机技术走向为:

1、单反渐渐边缘化,直至消失;

2、微单普及,使用单反留下的镜头(否则摄影家心里不甘);

3、镜头老化,微单边缘化直至消失;

4、“机镜一体化”成为专业摄影的主流。

那时候,你要是看到有一个人还在用单反,换镜头时,那他一定是在怀旧,或脑子坏掉了……

我的预言,请朋友们见证。到时候我们相聚,喝酒唱歌,庆祝我的预测的成功或失败。

当然,在雾 霾满天的气候里,谈摄影这门光学技术与艺术,没有任何意义!不见天日的世界留给人们的灰暗的印象,不能怪相机不先进。

收听我,您可能不适应


公众号:
sage9991999

欢迎转发、转载,转载时无须征得作者授权。

留言每次只能显示100条,会不断更新,有时不够及时,敬请原谅……

友情提醒——

恳求智商太低留言,太影响情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