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博出了个2016年度热搜人物50强。
表妹瞄了一眼:郑爽、鹿晗、赵丽颖、李易峰、吴亦凡、宋仲基、陈伟霆……流量们果然功力深厚,魅力不减。
真正吸引表妹的,却是两个“
小
流量”:
杨紫
和
张一山
。
人小鬼大,而且总是用作品说话。
一个是极野的贱人余。
一个是神经大条的任性90后邱莹莹。
都让小花、小鲜肉们,看到了后生可畏的演技。
但他俩的名字同时出现,还是绕不开那一部
——
《
家有儿女
》
对于我们90、00后
(严肃脸)
来说,《家有儿女》基本上就是童年的代名词
。
一听这个音乐,马上就能时光穿梭。
2005年首播,中国第一部火遍全国的少儿类情境喜剧。
一共4部,365集。
剧情嘛,很简单:
一个重组家庭的欢乐日常
。
一家五口人,分别来自两个离异家庭:
爸爸夏东海
(高亚麟 饰)
,是个儿童剧作家,为这个重组家庭贡献了一儿一女。
女儿夏雪
(杨紫 饰)
,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颜好学习棒。
还在上幼儿园的小儿子夏雨
(尤浩然 饰)
,是个刚从美国回来的小海归。
妈妈刘梅
(宋丹丹 饰)
,医院护士,有个儿子刘星
(张一山 饰)
。
长得像未发育版的夏雨
(不是剧中他弟弟……是演员夏雨)
。
古灵精怪,学习不咋地,熊孩子一个。
这人设,有人说像极了美剧《成长的烦恼》里的一家,甚至还说它抄袭。
这点表妹不同意。
情景喜剧本就是舶来品。
在美国读硕士的英达,在现场看了情景喜剧《考比斯秀》的拍摄后,觉得演员在观众面前演出、现场同时拍这种形式很新鲜。
于是把这种它搬回国,这才有了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
而《家有儿女》的导演林丛,就是当年《我爱我家》的执行导演。
这次她也是抱着“
想学《成长的烦恼》
”的想法去拍的《家有儿女》。
这一学,又学出个爆款。
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和全国近30个省市台反复播出,前三部的收视总覆盖人口达到11.83亿。
(我国2015年末统计的大陆总人口数是13.75亿)
不仅国内观众喜欢,《家有儿女》还落地日本的乐乐中国卫视频道,平均收视率达到50%左右。
动画版啊,图书啊,也相继面世。
一个儿童情景剧,怎么就这么火?
关键是《家有儿女》的笑料管够。
这一家子就是群移动的活宝。
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爹,疯起来是枚画风感人的表情包。
而刀子嘴的老妈,也是个遇见老鼠就要公主抱的人物。
最有戏的,是身高呈哆来咪状的仨孩子。
小雪刚进入这个家庭时,看到刘星、小雨和爸妈在一起开心地讨论刚洗出来的照片。
觉得受冷落的她拿出了自己小时候和亲生父母一起拍的照片,要求摆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
这一摆不要紧,引发了荧幕史上最早的“斗图”。
不甘示弱的
刘星和小雨全参与进来。
刘星的亲生父亲胡一统还场外救援,拿来放大版的照片……
别说小时候了,现在回看的表妹,还是忍不住笑出声。
特别是,小时候灵透了的刘星。
随便一截都能存下来当表情。
就是这么一家人的普通日常,让表妹我一追就是200集
(小雪换人了表妹就没看了……)
。
剧情没啥特别的,却总能让人觉得亲近。
因为它太自然了,让你不知不觉就能沉浸在他们营造的家庭氛围里。
表妹现在才知道,虽然它的外景镜头是北京某小区,但室内镜头全是在摄影棚拍的!
厉害的是,景是搭的,《家有儿女》却拍出了
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
。
《家有儿女》总策划杨伟光
(杨先生已经去世了)
透露,这部剧的
素材都是活生生的现实例子。
我们请社区工作人员、小学校长、妇联主任一起座谈,聊发生在大家身边的真实故事。
再看这个家的布置,整洁温馨,有“
人味
”。
女孩儿的房间,是少女漫画、娃娃和碎花。
儿子的房间则是那时比较火的《灌篮高手》的海报,以及各种竞技小游戏。
(听说因为太喜欢小雨睡的双人床,所以杨紫回家就找爸爸买了一个)
一家子的家庭生活也超有爱。
夏东海和刘梅的家居服都是情侣款
(虽然第一部就没见他们换过)
。
还有在饭桌上的“家庭群聊”。
让表妹记挂了好多年的是,他们的餐具满满的塑料质感,可是菜品看起来都好好吃啊!
拍摄的时候,小雨就是因为忙着吃菜,说完台词就忘记表演了……
我们的导播师想切他一个反应都没法切
因为他一直在吃
按理说别人说完话你是要贡献表情呀小雨!
再看看一家人的互动。
仨孩子自我介绍,“夏雪、夏雨、下冰雹”这个梗,大家都忘不了吧……
你看
关键是,夏东海逐个看着孩子们的自我介绍,先是面带微笑,再到制止刘星捣蛋。
手上轻拍背部和拉拉衣服的小动作,又自然又熟悉。
(不是外人就开骂了你知道嘛!)
刘星也默契地抖了个激灵。
这么小的孩子,不放松很难会有这么真实的反应。
他们之所以能这么放松,是因为《家有儿女》剧组的氛围,就相当和谐。
宋丹丹不拍戏时照样“刘梅”上身,碰到孩子调皮闹腾,她就大嗓门地叫唤,让他们听话。
所以《家有儿女》里总有那么几集,“妈妈”的嗓子是哑的。
唱什么我今儿也不能唱
我嗓子哑成这样
剧里的爸妈不出戏,现实里的父母也忙着入镜。
在场照顾小演员的家长们,除了跟剧组人员开茶话会,还上镜当起了群众演员。
导演美其名曰:
肥水不流外人田
。
用宋丹丹的话说,“就像真的一家人”。即便是过了12年,这一大家子也能在微博聊开。
12年过去,他们的称呼还是没变,言语间俨然还是一家人。
现在回看,表妹觉得《家有儿女》像是没有长大的孩子。
看得出,《家有儿女》没有太大的野心。
它只想讲普通家庭里的一些生活日常、小打小闹。
但也有网友说,它太理想化了,“
没有成长的烦恼,只是幼稚的快乐
”。
父母永远可以周末在家陪孩子。
遇到了小问题,父母就用耐心、爱心和理解去跟孩子交谈。
导演林丛自己也说——
(家有儿女的精神内核)我觉得是以快乐的方式,去面对家庭生活,最终达到家庭和谐的目标。
这也使得《家有儿女》为所有观众描绘了一出中国最“健康正确”的家庭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