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中国之声,最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人,才让中国人更勇敢| 新时代的英雄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7-18 10:2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第二篇

新时代的英雄—— 徐洪刚及所有把见义勇为当成本能的英雄战士们


“我当时之所以有那种拼劲,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这身军装。军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穿上军装就有一种崇高的使命感,使你的灵魂得到洗涤,人格得到升华。”


——徐洪刚

徐洪刚,全国政协委员,1990年入伍,现任济南军区某师政治部副主任,1993年被济南军区授予“见义勇为的英雄战士”荣誉称号,1994年获“全国新长征突击手”荣誉称号,1994年被评为第五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图片:新华军事)


24年前,浴血盘肠斗恶霸


徐洪刚 ,听到这个名字有没有很耳熟? 这个名字,在上世纪90年代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1993年8月17日,刚刚入党不到一个月的徐洪刚,探亲期满归队途中,4名歹徒对车上的青年妇女实施抢劫和侮辱,见到这一幕,徐洪刚果断地挺身而出与歹徒殊死搏斗。但赤手空拳的他终究寡不敌众,身体被刺14刀,肠子流出体外50多厘米,但他顾不上这么多,强忍剧痛,兜住流出体外的肠子,以惊人的毅力跳下车,死死地抱住了一名歹徒的腿……那一年,徐洪刚22岁。

仅仅看到这百余字的文字,就足以令人震撼,简直无法想象当时是怎样的危急,这种场面似乎只有在小说中才会见到。在许多描写徐洪刚事迹的文章标题里,“浴血盘肠斗恶霸”,小编觉得是描写的最精准的一个,既展现了当时情况的危急,又显示了徐洪刚的英勇。

“我只是做了一名普通战士应该做的事情,党和人民却给了我很高的荣誉。”20年后,当人们再次问起徐洪刚当年的见义勇为时,他依然这样说,“我是党员,当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就要敢于站出来!”

24年来,从未离开过第一线

如今,徐洪刚已经是军队政协委员、陆军某师政治部副主任,但其骨子里的军人精神,让他一直活跃在第一线。

抢险救灾,徐洪刚在第一线。

● 1998年抗洪抢险,组织上考虑他身体情况原本安排他留守,但徐洪刚却坚决请战一线,扛沙袋、堵管涌……他和战士们一起“战斗”在抗洪抢险最前线。由于长时间在雨水中浸泡,导致刀伤复发,可徐洪刚依然坚持在第一线。用他的话说“就是倒也要倒在抗洪第一线。”


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徐洪刚与战友们征战在抗洪抢险一线。(来源:新华军事)

● 2006年7月,徐洪刚回家探亲,恰逢家乡遭受罕见洪灾,与自己家相比,他把乡亲们放在了第一位,他迅速组织乡亲们抗灾自救。

● 2008年汶川地震,徐洪刚随部队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在得知银杏“孤岛”群众被困,为了给群众送粮送药,他主动请缨带领部队3次冒死穿越峡谷,沿途碎石滚落险象环生,但徐洪刚始终走在部队的最前面。就这样,他带领部队搜救转移了数十名幸存者。

● 2015年1月,徐洪刚在休假回乡路过云南广南县珠琳镇以兔村时,有村民家房屋起火,且起火的房屋与多户房屋相连,现场一片慌乱。危险面前,徐洪刚不假思索地加入扑火队伍。大火扑灭后,他还教村民们如何防灾、救灾。

救火现场(来源:观察者网)

奉献社会,徐洪刚在第一线。

在徐洪刚看来,回报国家和人民,远不止在灾难面前站出来。20多年来,他义务担任几十所院校的校外辅导员,长期资助失学儿童,还注册成立了助学济困务实中心,为边远中小学资助建立了多个图书室,帮扶贫困学生100余名。他还主动帮助下岗职工和灾区群众;在火车车厢里,他曾大声喝退2名偷窃的歹徒……这样的“壮举”,不胜枚举,他用实际行动奉献社会。


见义勇为,彰显新时代的军人形象

*2016年2月18日,年仅24岁的海军南海舰队某水警区后勤部汽车连战士彭瑶才冒着生命危险,仅用1分多钟,从烈火燃烧的小汽车中,勇敢救出了5名车内人员。事后,彭瑶才并没有声张。而是现场一名路过车主告诉了交警,彭瑶才见义勇为的英雄事迹才为人所知。


彭瑶才

*2014年12月底,山东莱阳两名群众不慎落入冰窟窿,在此值勤的维和步兵营战士张玉磊和刘海闻等9名官兵从冰窟窿里救出一对父子。


*2013年8月的一晚,河北省河间市石灰屯村村民杨会长不慎坠入水井。回乡探亲的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中级士官冯战峰,果断跳入井中救人。但因水井废弃多年,积水和枯枝败叶产生了大量沼气,救下了杨会长的冯战峰却因中毒过深,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快救人,别管我”成为了冯战峰生前的最后一句话。


冯战峰

*2013年6月26日,军区警卫营班长邱兴和在查哨时,见到江面上有人落水,奋不顾身跃入江中,将落水者救出,但邱兴和因体力消耗过度,沉入珠江,献出了年仅26岁的生命。


邱兴和

还有…还有…中国军人见义勇为的英雄事迹数不胜数,甚至有些都不为人知。


近几年,因扶不扶、救不救而被讹的新闻诸见报端,让不少人在助人或见义勇为前有所思量。但军人可以不假思索地做出选择,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似乎成为了军装下的一个隐藏属性,助人救人于危难,才是对军人,对身上的军装最好的诠释。

关于“军人优先”的话题每一次的被讨论都会激起涟漪,如今很多机场、火车站等公共场合都设置了军人优先通道,有些人认为“军人更不能搞特权”。但请看看这些见义勇为的中国军人,大灾大难前的中国军人,为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危急面前优先我去,平安面前优先你来”。那么在军人紧急情况下“优先”我们还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呢?



对中国军人来说,群众的呼救声,就是“战斗的号角”。谢谢你们的守护!无论在哪里,只要有中国军人就最安全!

策划:郭玮瑾、刘曦文

编辑:郭玮瑾

制图:齐逸凡

来源:新华社解放军分社、解放军报、观察者网、江西日报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