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湖北鄂州市鄂城区政府网站发布一则鄂城区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通报。
通报称,5月4日晚,市、区指挥部接到1例某校高三复课学生复学核酸检测呈阳性的报告。
此前,黄州区就发现一例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为即将返校的高三学生。
5月2日,湖北黄冈黄州区也在高三年级复学师生中,查出一名学生(鄂州人)核酸检测呈阳性。初步了解,该同学一直居住在鄂州,因就读于黄冈市区一中高三,4月30日上午乘坐其父亲驾驶的出租车来黄州参加学校组织的身体健康检测,由此被查出。
2020年5月10日,湖北省公布1例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按照国家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标准,经组织专家评估,
将武汉市东西湖区风险等级由低风险调整为中风险,全省其它县(市、区)均维持低风险。
广大群众要提高防范意识,做好个人防护,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如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症状,要及时就近前往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
据悉,今天湖北省武汉市确诊病例1例,来源于既往社区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这些案例中,有多起无症状或者症状不明显。一方面,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十分警惕无症状感染者,避免这个群体撕开学校疫情防线的口子;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复学前全面做好核酸检测的重要性,检测前移,关口前移,是防控的有效手段。
5月6日,武汉高三学生正式复学。5月7日,武汉中考安排、初三开学时间公布。据统计,今年全市共有7.3万名初三毕业生。
初三开学时间为5月20日,目前,武汉市各初中学校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复学准备工作,初三学生也在有序地进行核酸检测中。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一则“关于印发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的通知”,在《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修订版)》中提到:
低风险地区校园内学生不需佩戴口罩,教师授课时不需佩戴口罩,不建议托幼机构婴幼儿佩戴口罩。
方案特别提出要科学佩戴口罩,
学生应随身备用符合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标准或相当防护级别的口罩
;低风险地区校园内学生不需佩戴口罩。
口罩佩戴应遵循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原则。
希望家长在条件允许下每天给学生准备两个口罩备用,学校也会相应准备一些口罩。
同时,有过敏、哮喘等特殊疾病的学生佩戴口罩时一定要注意安全第一。
《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修订版)》对学生上下学途中防护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方案提出
上、下学途中要坚持家庭、学校“两点一线”,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动。最好采取步行、自行车、私家车方式上下学,乘坐公共交通或校车时应注意个人防护,不与他人交谈,与他人保持合理间距,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物品。上学到校或下学到家应及时洗手。
小编提醒各位家长,
接送孩子时,要做好自己个人和孩子的防护,还要做到即接即走、避免聚集。不得入校,不得在校门口聚集、不得靠近学生测温通道。
对于确实没有条件接送的,家长可替学生选择骑车、步行等方式,设定相对固定的上下学线路,家长需教育引导孩子全程做好个人防护,不要偏离固定线路去往其他场所。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返校时,应督促孩子全程配戴口罩,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接触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和部位。
家长和学校及时联动沟通,通过电子围栏、微信等方式互相跟踪反馈学生返校、回家时间。
提醒孩子安全使用
不仅是疫情防控期间,平时家长也可以给孩子准备好口罩、湿纸巾等。在最近这种特殊时期,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准备免洗洗手液、消毒液等物品。
但要告诉孩子怎样正确使用这类消毒物品。
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不建议单独携带此类物品,可由班级统一配备
。免洗消毒液具有一定的刺激性,需告知孩子不要频繁过度使用,一般4-6小时使用一次即可。
因孩子的手容易脏,推荐孩子使用流水洗手。
在开学之前大多数学校已安装足够数量的水龙头,并准备了肥皂和皂液,
家长最好教会孩子七步洗手法。
家庭成员中如有新冠肺炎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必须及时向学校报告,并配合做好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家庭成员中如有来自境内外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必须及时向学校报告,并配合做好隔离医学观察。
营造整洁、通风良好的家庭生活和学习环境。
走读学生家长协助和监督孩子做好居家自我健康监测和报告。
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诊治,并如实向学校报告孩子的健康状况,不带病上学,不隐瞒、谎报病情。
孩子如患传染性疾病,必须治愈并开具复课证明,经学校校医核验后方可返校。
良好的秩序感建立起来以后,可以让孩子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从容。孩子不容易出现找不到东西或者漏掉老师布置的作业等情况,会更加有条理而且科学地利用时间。
此次复学,除了必要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还增加了卫生防护用品的准备。物品准备充足到位,孩子的心理会感到更确定,有利于找到复学的“秩序”。
还记得一位班主任老师的一段话,非常有感触。她说,以她自己多年的教育经验来看,
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孩子,都会有非常好的秩序感。他们的书包,各种学习用品、书籍、试卷,会摆放得井然有序。需要什么资料,随手就可以找出来,效率非常高。
而
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孩子,总是哪里都乱乱的,找起东西来,半天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浪费了时间不说,还心情不好。长此以往,肯定影响学习效率。这就是秩序感的重要性。
家长平时也注意多让孩子参与到学习和防疫物品的集中购买和准备,由孩子自己检查确认,什么物品放在什么地方、每天需要带哪些东西、如何收纳更确保卫生、安全。
此次长假中,改变最大的就是作息时间了,即使在家线上学习,也不像平时上学那样有明确的到校、放学和上下课时间,孩子可能变得比较随意、松散,复学后立刻恢复到快节奏难免会有一些困难。因此,调整作息时间非常必要,而且要家长和孩子一起来调整。
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列出复学后的时间表,标明起床、到校、放学、睡觉等具体时间点。
特别要考虑到可能要增加测体温等环节,起床、出家门的时间需要稍加调整。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作息时间的调整不能心急,坚持小步子原则,孩子更容易做到。
无论有多忙,哪怕你的孩子已经复学一两周了,都没关系,可以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和孩子一起做一次居家学习复盘。
比如可以这样“玩”——把“结束居家,进入复学”作为共同努力的山顶,先来一起描述此刻登顶的成功状态,比如熬出头了;全家都很健康等。然后逆向倒推,从成功登顶之际回忆当初我们起步的时候什么样?比如,一开始有点慌张等。
然后,继续回忆一两个月过去后家庭什么样?比如,我们一起克服了什么困难;隔离在家学会了什么等。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描述心情、状态,也可以看看照片讲讲故事。
当然,小编这里只是举个例子,您还可以创造出更多的方法和孩子一起来进行一次复盘。可以把孩子复盘中的一些信息反馈给老师,帮助孩子帮助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长久居家,家长和孩子都容易出现焦虑、紧张、担心等情绪,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自我保护反应,对提醒我们更好地面对新的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如果家长觉察到孩子出现了睡眠不好、烦躁、容易发怒等状态,就要引起注意。
首先,允许孩子有不同的情绪。
不能孩子一出现烦躁、担心、紧张的感觉就着急,就急于让这些情绪消失,这时候可以让孩子的情绪自然呈现。
接着可以帮助孩子克服这种坏情绪
,比如最简单的放松法,先从双手开始,握紧拳头,握到最紧的状态,保持几秒钟,体会紧绷的感觉,然后慢慢放松,体会放松的感觉。再抱紧双臂,重复上面的动作,然后是双腿、双脚……
当然,还可以使用情绪处理箱的方法
,让孩子把担心、焦虑、紧张的感觉随意在纸上写写画画,投入一个小盒子或箱子中,每天倒掉,把情绪表达和释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