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传统武学
以传承和发展传统武学为宗旨,立足于武学的应用和实践,深度挖掘武学登堂入室的方法和捷径。
51好读  ›  专栏  ›  传统武学

帮你解密神奇的“站桩”

传统武学  · 公众号  ·  · 2024-12-19 13:56

正文

“站” 是最基础的功夫

站,看似简单,貌似每个人都会做的动作,有什么难呢?本源训练认为:站是最基础的功夫,也是很难的功夫,是对身体功能检测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我们前面讲到足,足作为力的生发点,尤其在站立体位下尤为明显,太极拳常说:力生于足(因为太极拳都是在站立体位下完成的)。当人处在站立体位,足就成为绝对的力生发点!

力生于足



“站 ”的力线传递

“站”的基本功在中国传统武术里面被认为是极为重要的,它也是中国对身体训练的一个精髓所在。站的原理作用:通过身体的重力给脚,脚再给地面作用力,地面再通过脚给身体一个反作用力。身体给地面的作用力越大,地面给身体的反作用力也就越大,通过地面给脚的力再传递于腿,通达腰腹,进行运转,再表现出来,达到一种运动形式的完成。



“站” 不稳,何谈训练

这里讲到身体给地面的作用力越大,地面给身体的反作用力也就越大。所以,当我们想获取地面的反作用力时,首先应该学会给地面作用力,我们常说:“你是43码的鞋,但实际被利用的只有35码,还随着肢体的变化脚受力发生不稳定,受力变动,没有脚踏实地。这种情况怎么谈训练?”


受力变动,脚下不稳



脚下 七个点

身体给地面的这个力在武术里面叫松沉劲、基础劲、底层劲、母劲!通过这几个词语我们应该能体会这个力的重要性吧!那么,这个力怎么来?我们又该怎么训练它?

下面是一张简易的足底图,大家可以看出来,脚上面的七个点,杨老师常说的七根钉子,这七个点的核心点是脚心,即中医中涌泉穴的位置。精准的说一下这七个点的具体位置:

1、大脚趾根部

2、小脚趾根部

3、二三脚趾交界的根部

4、脚后跟

5、脚内侧

6、脚外侧

7、脚心



足下生

在本源训练中这七个点位置是有一定顺序的,我们通过身体给脚的压力和意识的引导来表述脚是怎样生力的。训练表述:

首先双脚打开至略比髋宽比肩窄的距离,尝试微微调动身体的膝、髋、背、头等部位,让身体的重力更多的压到脚上(这里可适当参照站桩的形式来,开胯屈膝,松腰敛臀…….)当我们慢慢找到规律以后,会发现身体一切细微动作都能影响到脚的受力。用身体的重力加上意识去压两脚的大脚趾根部,感觉压实后,再压小脚趾根部,压实后再去压第三点……以此类推4,5,6,7,依慢慢去压,最后以涌泉为核心,全部压实这7个点。保持一定时间,感觉足底生根,脚越来越沉重。当脚能压得很满,感觉像粘住地面了以后,(每个人的感受轻重都不一,时间也不一样,一般来说时间越长越好)。再把这个力慢慢转化为往上传的力,这个非常关键!

“带上劲”的脚慢慢往地下蹬,膝慢慢伸直,背慢慢拔起,明显感觉至地面给身体的作用力是怎么来的。力所到之处肌肉就有反应,最后感觉大腿发紧发胀,臀部发紧发胀,身体变得很稳定。



脚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