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秦小明(ID:xiaoming_qin)
作者:秦小明,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硕士。「经融思维」创始人CEO,独立交易者,知名自媒体人,写作领域包括金融、职场、认知和思维等。曾发表多篇爆款文章,如《月入十万,大部分人努力方向都错了》,《实体的凋敝与泡沫的狂欢》《资产泡沫是如何收割穷人的》等等。对作者感兴趣的读者,欢迎通过本文末尾的文章来源,关注作者的同名公众号「秦小明」。
有关“中国经济能否对抗西方经济学所描述的规律”这一问题,无论是在中国民间还是学界,都引发过广泛的辩论。
在民间,人们用中国的房价一而再再而三地「打败」经济规律来强力佐证西方经济理论在中国的失效。在学界,这一问题则被上升到「道路自信」的高度。
旗帜鲜明地,我并不认同这样的说法。
1
近期大家讨论比较多的是,中国经济是否会出现「明斯基时刻」。这个讨论源于前不久即将卸任的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警告中国需防明斯基时刻。在此之前,周小川已执掌中国央行长达15年之久。
简单而言,「明斯基时刻」指的资产价格迅速崩溃的时刻。或者不那么严格地,你可以近似把它理解为金融或者经济危机发生的时刻。这一术语源于典型的西方经济金融理论,由一个叫做明斯基的美国经济学家提出,故此得名。
比较典型的「明斯基时刻」是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进而引发全球风险资产价格崩盘。再往前推,1929-1933资本主义大萧条发生时,也可以看做是一个极为典型的明斯基时刻。
对于中国经济是否真的能摆脱「西方经济学理论」所总结的规律,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事实上,我从来不认为经济学理论分「东方」和「西方」,全世界的经济学理论,应该是一个统一的体系。
那些被我们称之为东方独有的理论,只是拿着历史的显微镜,找出来的「奇异点」而已。
事实上早在上个世纪苏美之争正酣的时候,奥地利学派的重要领袖人物哈耶克,就系统而深刻地阐释了政府(权力)和市场(竞争)的边界问题。
在那篇被收录进「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百篇论文」的十来页的「简短」论文中,哈耶克以极为深刻且极具说服力的方式,系统论证了,为何只有市场和竞争的价格体系,才是资源配置最优,社会福利最大的唯一出路,以及「专家」为特色的权力对资源的分配,为何必然导致腐败和社会福利的净损失。
每个对政府和市场关系感兴趣的同学,都应该把那篇小文找出来仔细研读。
那篇文章叫《论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英文叫《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发表在AER。
顺便提一句,AER是什么水平的期刊呢,如果你能在上面发上一两篇文章,基本可以在全世界任何大学谋得一份经济金融系的教职,注意,是任何大学。
2
回到中国的问题。
中国「不跌」的房价是不是打败了西方的经济理论,中国的「有特色」的ZZ经济体制,其力量是否真的足以强大到,可以避免西方经济理论所描述的「明斯基时刻」,或言之,危机时刻?
在我们思考这个问题时,我们不要忘了如下这些重要的背景:
这个经济体建国至今,不足70年
这个经济体实行改革开放,刚刚40年
这个经济体确立市场经济的制度,仅仅25年
全球范围内,一个典型的长债务周期,时间大约是75-100年
美国从1929年大萧条,到2007年金融危机,时隔78年
严格来说,中国经济从真正开始采纳市场体系,到目前,根本没有足够的样本量和观测值,去下一个结论,说中国的经济运行,不符合所谓的西方理论,至少在债务周期和资产价格这个维度上事实如此。
如果你把一个长期波动,放到很大,近距离去观察,一切关于趋势、周期、波动的经济理论,全然失效。不仅中国,美国亦然。
时间太短,人们只会看到眼前,而眼前永远是没有波动和周期的。
但是时间拉长,放到历史的维度,时间的长河中呢?结论全然不同。
说中国经济多么与众不同,说这是「道路自信」的人,依我看来,都是带着放大镜再看趋势,意义有限。
如果一定要说意义,意义就是让每一个处在大趋势当中的民众,都心甘情愿地当一只快乐的温水里的青蛙,尽管下面的火正在快速升温。
讨论的焦点,往往在于,中国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和工具,调配资源之能力,远远超过任何西方国家,因此得出结论,中国经济的道路和结局,理应与国外不同。
这个结论很难直接被证伪,原因是中国经济尤其是市场化的中国经济,其存续时间还太短。一个存续只有25年的经济体,和一个存续250年的经济体,当然没办法直接比较。
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如果你无法直接想明白一些问题,逆向思维的角度,或会让你豁然开朗。
如果在中国,政府的对经济的掌控力,可以最终绕开西方理论逻辑下的「明斯基时刻」,其本质上,就是在承认政府控制经济的边际效力,无穷大。
而这一点,显然早已被证伪。
不要忘记,为什么我们在1978年要改革,要开放?
为什么我们在1992年要确立市场化的经济体制?
为什么我们要融入WTO?
为什么我们要搞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
这一切,都指向一个问题:
靠政府的计划,和行政性质的对资源的分配,是搞不好经济的。计划经济显然已经成为一个不合时宜的,被历史抛弃的名词。
如下这个结论是显而易见无需论证地成立的: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其边际效力将在与经济规律的碰撞中,迅速衰减,直至为零,甚至转负。
所谓的转负,就是各种政策的副作用的累加。这种累加,可能最终会导致经济系统的崩溃。
不要只看到房子库存去化了,供给侧看似「出清了」,也要看一下这背后产生的新问题。有时候,问题并没有解决,只是换了一个方式被隐藏起来。
隐藏的问题总会在一个时间集中暴露,这就是规律。
没有任何理由去怀疑,中国经济可以是经济规律的例外,或是可以走出一条独立于经济规律的道路来。也没有任何理由去推断「中国已无明斯基」。
一切问题,都不是东方和西方的问题。一切问题,都只是时间的问题。
时间可以让理性回归市场,当然,时间也可能让你等不到理性回归,就先死去。
3
1929年危机爆发始末
给大家分享一个纪录片,非常长,接近一个小时,但值得看。我把前30分钟涉及到危机爆发背景和原因的描述部分,转成了文字。如果不愿意看视频的同学,可以直接看文字。
特别有趣的是,如果你把下文中的「股市」和「股价」换成「楼市」和「房价」,会觉得片子描述的景象,和你感受到的当下中国,是如此的相似,以至于你并不会有多少陌生感。
以下部分是一些关键片段的文字摘录。
“这是一场金融灾难,我们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再发生”
(然而78年后,2007年,历史再一次重演,只是这一次资产从股市变成了房子)
人们都急于脱手,但是根本找不到买家,于是就开始降价,2美元,4美元,10美元…..
人们被发生的一切惊呆了,市场充满了恐慌、尖叫和哭泣的声音混杂在吵闹的交易大厅……
5天时间里,股市的疯狂下跌,横扫了美国繁荣的根基……
十年前的1919,美国人信心十足,认为好日子会永远持续下去。不列颠和它的欧洲邻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掏空。美国经济则表现出高增长,世界向美国模式靠齐。
(像不像07年金融危机后,中国模式对西方国家的完胜)
1920年代,电气化改造了美国,城镇被电网链接,人们的生活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新技术出现,包括飞机、无线电、收音机。汽车工业蓬勃发展起来,原来被当做奢侈品的东西,逐渐成为必需品。
一个无限繁荣的时代,似乎已经开启。
(2010年代,移动互联网改造了中国,城镇被4G网络连接,人们的生活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新技术出现,包括移动支付,大数据,AI……)
与此同时,人们的消费热情变得前所未有的高涨,分期付款的模式大量出现。「先享受后付款」逐渐成为20年代的消费主流。关注现在活在当下,不要为未来担忧。
(以此同时,现金贷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让普通人开始容易地从网络上获得贷款……)
贷款变得唾手可得,人们开始寻求越来越多的赚钱方法:Bonds
美国从一战开始就发行大量的政府债务,称之为「自由公债」,一些名人如卓别林等加入销售这种公债的队伍当中。自由公债使得很多人第一次成为证券投资人,它创造了投资文化,使得很多没有专业知识的人,也越来越习惯于投资证券。
另一群人则敏锐地发现可以从这一投资热潮中获利,就是华尔街的投行家们。
查尔斯米切尔想,人们既然愿意买债,就愿意买股,于是不断安利股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投资股票当中,并且第一次认为股票是一种安全又可靠的投资,而不是历史上被认为的高风险。投资股票同时被认为是值得尊敬的。
这种观念很快大获成功,米切尔在全国开了很多经纪公司,赚得盆满钵满。
股票投资热蔓延到各个角落,不仅是专业从业者,还包括无数的普通民众,从纽约蔓延到人员稀少的小镇,所有人都爱上了股票。
“我在吃饭,睡觉,做梦时,都在讨论股票,这让人感到无比兴奋!”
(我在吃饭,睡觉,做梦时,都在讨论房子,这太让人兴奋了!)
1920年代中期,有300万美国人在炒股。华尔街用「一夜致富」的传说,紧紧抓住大众想象。大牛市中的股票永远不会下跌的观念,深入人心。
人们关注名人们的一举一动,如查尔斯卓别林(任大炮),对他们投资的股票大感兴趣。
年轻的喜剧演员格劳治马克思把其所有积蓄投入股市,对账面上的短暂获利十分满意,并说服身边的朋友一起加入。
不仅名人才投资股票,那些投机股票的人,也变身名人,如约瑟夫肯尼迪(肯尼迪总统的爹),逐渐成为金融新星。本身只是不起眼的普通人,却在股市中迅速崛起。
这给了普通老百姓强烈的引导和暗示:肯尼迪这样的普通人可以,有朝一日,我也一样可以!
故事不断传播,从华尔街的专业人士,到发廊理发师,再到街边擦鞋的鞋童,都能轻松在股市里赚钱。人们谈论股票,可以谈上一整天。
每个人都想冲进去打捞一笔,股票就是爸爸,就是王,就是整个世界,就是一切。
人们对股市不断上涨的信心如此之强,深信不疑,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贷款来购买不断升值的股票,这被称之为「融资买入」
(想象一下2015年中国A股的牛市和随后的崩溃,始作俑者便是这个。仅需付首付的买房,本质一样。)
「透支未来」的观念深入人心,从消费领域转到购买投资股票。
1920末期,90%的股票买入,都是靠融资来支撑的。
例如你只有30美元,你可以找银行借70美元,来买进100美元的股票。只要股价不断上涨,那你就轻松赚取本金100的利润,这相当于放大了你原本本金的3.33倍。
由于股票价格不会崩溃的信仰如此深入人心,银行也十分乐意贷款给人去买股票。在1920年代末,给股市融资房贷,成为银行业甚至美国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1920年代末期,美国信贷构成当中,每100块就有40块流入股市。
(中国房贷比例可是远高于40%)
越来越多的贷款流入股市,推升了资金对股票的需求,进一步强化股票价格的上涨。1928年,美国股市在12个月里上涨了50%。由于强烈的赚钱效应,更多的人借钱加入到游戏当中。
在那个年代,由于种种原因,女性极少参与到证券投资当中。但在20年代,大量的女性也参与到游戏当中来。这当中包括了当时有名的富家女,纽约摄影师,爱丽丝·奥斯丁。爱丽丝在挥霍完家产之后,并没有削减开支,勤俭度日,而是抱着赚快钱的心态,进入了股市。
(爱丽丝后来破产,晚年过得非常悲惨)
当业余投资者被不断高涨的股价迷惑时,他们一点也不知道华尔街或者股市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彼时的华尔街,内幕交易盛行,缺乏公平和透明,股市被专业的投资者操纵着。
当小投资人,抱着暴富梦想,赌上他们毕生积蓄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毫无胜算。事实上像约瑟夫肯尼迪这样的金融新星,并非靠选对正确牛逼的股票而赚钱的,他们赚的是新进韭菜的钱。
1929年3月,胡佛就任总统,进一步加强了美国民众弥漫的乐观情绪“我们现在舒适和安全的程度,远高于历史任何时期”
事实上胡佛私底下对当时的投机热潮感到担忧,但最终缺乏政治勇气去干预这种狂热。与此同时,声望卓著的银行家保罗沃伯格也发出警告:如果这种投机狂热不被控制,市场的崩溃讲带来笼罩全国的大萧条。
然而,市场根本就不会在意这个所谓银行家的警告。他的话很快就被大家忽略了,甚至遭到了不少人的嘲笑,“杞人忧天,现在一切都很好!”
每个人都在游戏中玩得很开心,都在赚钱。这时跳出来一个人说,你们应该当心,可能游戏就要结束了。这样的人当然是不受大家待见的。
在每一次危机真正爆发之前,你都能听到一模一样的话:
这次跟以往不一样,现在是新世界了,经济和金融跟以往都大不相同。
马克思曾不止一次地问他的股票经纪人:为毛我的股票就是一直涨呢?
经纪人如是回答:你只需要知道,现在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现在是1928,1929年!
(你只需要知道这是中国就可以了!)
与散户狂热入场不同的是,一些职业投资人,已经敏锐地感觉到市场过热,在1929年的夏天提前撤退。
「如果擦鞋的鞋童都在成天谈论股票的时候,就该立场了」这一名言,就是那时产生的。
10月23日,在毫无征兆和预示的前提下,美国股市大量卖盘蜂拥而出。10月24日,股市信心突然大范围系统性地崩溃,股市暴跌,这一天被认为是美国大萧条的正式开端。随后,美国金融界崩溃,股票一夜之间从顶巅跌入深渊。
一场始于美国,波及全球,最终成为二战序曲的经济危机,自此拉开序幕。
4
“我所见过的事物,是你们人类绝对无法置信的。 我目睹战舰在猎户座的端沿起火燃烧。 我看着C射线在唐怀瑟之门附近的黑暗中闪耀。 所有这些时刻,终将流失在时光中。 一如眼泪,消失在雨中。 死亡的时刻到了……”
————«银翼杀手»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本公众号转载此文仅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