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生而荣耀 大演化:38亿年地球生命奇迹》是华大集团CEO尹烨和米莱童书联合打造的一本关于地球生命演化的科普读物。该书用史诗般的语言,讲述了38亿年生命演化中形形色色的故事。该书涵盖多学科领域,历史跨度大,线索清晰,知识量丰富。通过丰富的彩绘图和生动的物种故事,完整呈现了地球生命38亿年的壮阔历史。此外,该书还加入了地质时代和生物生存空间等线索,培养孩子的跨学科思维。该书旨在让孩子对基因和生命有深刻的认知,同时培养他们面对复杂事物的思维能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书籍介绍及特色
该书是由华大集团CEO尹烨和米莱童书联合打造,讲述了地球生命演化的故事。该书涵盖生物、地理、气象、古生物、地质、考古等多学科领域,包含近200种演化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物种。通过图解的方式,让孩子从微观角度认识生命构成,感受生命的奇迹。该书还介绍了前沿的生物学知识和技术,带领读者一起畅想生命演化的可能。
关键观点2: 内容结构
该书分为九个章节,根据地质年代、生命演化的重要节点等划分。每个章节都有明确的主题和内容,包括生命的起源、海洋生命、陆地进军、跨界发展、空中奋进等。书中还通过专题知识、物种介绍、身份卡等方式,让孩子更深入地了解生命的演化过程。
关键观点3: 专家推荐与认可
该书得到了不少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和推荐。其中,中科院院士、考古学家、科技馆馆长、科普作家和博主等专业领域的专家为该书撰写了推荐语。此外,许多名校一线老师和校长也对该书表示认可,认为这是一套专业的科普读物,能够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
正文
“昼夜交替,日月变迁,原核细胞用将近 20 亿年的时间进行了一些微小而伟大的演化,这些演化为地球带来了一类重要的生物——真核单细胞生物。”
“地球生命的循环往复决定着地球生命的盛衰荣枯。3亿年前,石炭纪那场关于生长的狂欢伴随着气候的变化而结束。气温开始下降,气候变得干燥,无法完全脱离水而生存的两栖动物和蕨类植物似乎走到了穷途末路,新的变革势在必行。对水的反叛为它们带来了更大的自由,让它们进入了更广阔的天地,地球生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占领海陆空。”
很难相信这是一本关于38亿年地球生命演化的科普读物的语言风格。
这本由华大集团 CEO、哥本哈根大学生物学博士尹烨和米莱童书联合打造的
《生而荣耀 大演化:38亿年地球生命奇迹》
,用史
诗般的语言,娓娓讲述着38亿年生命演化中形形色色的故事:“豪门覆灭”“草根逆袭”“利益博弈”“开疆拓土”……
每一个让当代人欲罢不能的爽文情节,在几十亿年间反复上演,让人感叹,生命的形态千差万别,命运却如此相似。
从地球生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占领海陆空,到人类开始从非洲走向世界、开启新纪元。
清晰展示了生命演化史上的每一个关键节点,其中的每一步都是自然选择和环境适应的结果。
整本书读下来,使得我们对整个地球生命的发展过程,有一个通俗的、连贯的理解,同时也对万事万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了一个基本认知。
这本书的线索清晰,但是知识量很丰富,推
荐三年级到初中的孩子
阅读。
这套兼具科学与美学的地球生命演化史《生而荣耀 大演化:38亿年地球生命奇迹》,
横跨13个(隐生宙和12个显生宙的地质时代)地质时代、讲解近200种演化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物种
,通过300+彩绘图,完整呈现了地球生命38亿年的壮阔历史!
内容覆盖生物、地理、气象、古生物、地质、考古等多学科领域,完整、生动、直观地描绘出一部地球生命演化史百科。
开篇先从生命的种子——
基因的产生
讲起,以及它们为什么在生命演化中扮演着核心角色,让孩子对这些概念有一个基础认知:
用图解的方式,让孩子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生命构成的同时,也能从整个演化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奇迹。
在讲述完生命的过去和现在后,在最后一章结合目前最前沿、最热门的,对于生命未来的演化和人类社会会产生重大影响的
生命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克隆技术、中枢神经再生技术和生命备份计划
。
通过介绍基本概念和技术成果的应用,带领读者一起畅想生命演化的可能。
此外,本书把基因这个生命最基本的单位贯穿地球生命演化的始终,让孩子从小就对基因和生命有深刻的认知。
在物种身份卡中加入了
生物“基因
组大小”
这一极具前沿性的数据,不仅为读者认知生命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而且希望通过这条线索,在孩子心中埋下一颗小小的关于生命科学的种子。
这是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
生命有众多形式,
除动物之外,植物和微生物在生命演化史上也起着重要作用
。
比如地球上早期的生物之一蓝细菌,自己能够生成有机物“养活”自己的同时,还能够在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氧气到大气中,对地球大气层的氧化和地球生命的演化有着重要影响。
同时它们一方面改良了海洋、土壤和大气,创造了动植物生存的条件,在整个生命演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与人类之间更是形成一种微妙的关系。
裸蕨植物登陆后,带动了一些以植物为食的动物追随着“口粮”紧接着登陆,成为第一批出现在陆地的动物。
当蕨类植物取代裸蕨植物,地球上第一批高大森林形成后,植物不仅改变了地球的生态系统,也为大批动物成功登陆创造了条件。
昆虫为了更好地适应林间活动,率先长出了翅膀,地球上最大的飞行昆虫——巨脉蜻蜓诞生,成为当时的空中霸主。
由于空气中含氧量充足,长得“肥大”的昆虫正好满足了两栖动物的进食需求。
书中把这三种生命形式放在一起讲,并不是单独对其进行介绍,而是在希望于字里行间呈现出其相辅相成的关系,让读者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全面地看待生命。
除了常规的时间线索外,这本书中还加入了
地质时代和生物生存空间
的拓展两条线索。
比如我们课堂中的科学课和生物课中,都会讲到各种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分布在哪里,这本书中会从演化过程中,让孩子从多个角度去探究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性,以及有造成这些的原因。
比如第四篇章“水陆竞自由”,这一时期的生命故事主要发生在石炭纪和泥盆纪,章节页有相应的色条和该时期的代表物种:鱼石螈和巨脉蜻蜓。
篇章标题中强调了生物生存空间的拓展,即从水中走向陆地,章节引言中则强调了这一时期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对生命演化带来的影响,强调生命与环境之间的互动。
生命的演化从来都不是独立发生的
,而是与地球气候、环境的变迁紧密相关,加入这两条线索,生命的演化故事会更加“生动”。
同时,我们也能通过书中的演化路径,看到不同的生物为了适应地球环境所做的努力:
比如我们熟悉的裸子植物松、柏,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它们不仅演化出了更强的防御系统木质部和韧皮部,还有能储存更多养料的种子。
叶子通常呈针形或密集层叠的小型鳞片状,这种叶片将耐寒和保存水分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有了它们,裸子植物才得以在干旱、寒冷的恶劣环境中生存下来。
而在植物寻求演化的过程中,昆虫也没有闲着,它们找到了一种新的生长策略——变态发育。
通过这种呼应和环环相扣,让我感受到不同生命形式之间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
教孩子在面对复杂事物时,如何整理出清晰、有序的脉络,打通过去、现在与未来,培养起他们对天地万物等量齐观的心胸。
《生而荣耀 大演化:38亿年地球生命奇迹》,根据地质年代、生命演化的重要节点等,分为九个章节,完整讲述了地球生命的38亿年的历程。
在章节页中有起着提示和标志意义的地质年代色条和具有总结过渡性质的章节前言,读者可以对这一篇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认知,进而带着这种整体认知,更好地展开后文的阅读。
进入正文后,每一小节标题和前言内容都会针对当时的
主导物种、气候变化、演化的进程
等做一个“简介”,让孩子在了解这部分内容之前,先有一个基本概念。
紧接着,会介绍物种知识以及该物种的
代表性生物、外形特点、生活习性
等。
再通过不同的专题知识,对生命的了解更加立体和深入:
除了特点专题介绍,还有拓展知识满足学科知识的启蒙需求:
这些专题版块,在辅助孩子更好地理解生命演化的同时,帮助孩子们加深碎片化知识点的记忆,提高知识储备。
除了专栏部门,每个具体物种都配有一个简洁明了的
身份卡
,包括
出现时间、地质年代、基因组数据、体型大小等
,最直观地呈现其基本信息。
通过这些不同的内容版块,将每一时期的生命演化条分缕析地娓娓道来,配以合适的图文比和大小相宜的彩绘图,更加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