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苏永钦教授及方流芳教授就大陆民法法典化展开的对谈录,全书对话由朱庆育教授主持。
从民法典的社会基础与制度供求到其功能定位与制度资源,从其法律适用与法官造法到其法源构成与民事习惯,从其规则中立与自发秩序到其法人制度与公私界限,两位基本立场相去甚远的民法学专家就民法典的基础理论,探幽民法典的编制技术与体例,访微民法总则的具体规范,围绕多个议题展开分歧与共识,阐发思考与洞见,高手过招处留下一段令人神往的学术佳话。
详细介绍: http://www.angle.com.tw/Book.asp?BKID=10893&f=wc
【目录】
作者简历
壹、开 场
贰、民法典的社会基础与制度供求
参、民法典的功能定位与路径选择
肆、民法典的制度资源与后发优势
伍、民法典的法律适用与法官造法
陆、民法典的法源构成与民事习惯
柒、民法典的规则中立与自发秩序
捌、民法典的法人制度与公私界限
玖、馀 音
【作者简介】
苏永钦
现 职
兼任政治大学、浙江大学及南京大学讲座教授
最高学历
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学博士
主要经历
政治大学法学院教授、院长
司法院大法官、副院长
方流芳
主要经历
1986年起,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任教
2009年春季学期,任哈佛法学院访问教授
最高学历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1991)
>>>开设个人学术网站www.fangliufang.com,个人微博「方流芳」,经常发表「非主流」法学观点。
中国大陆《民法总则》刚刚通过之际,两岸民法学界两位泰斗人物江平教授、王泽鑑教授就中国民法法典化展开深度学术对话,全面、多点、双线「问道」民法。全书对话由朱庆育教授主持。
本书对中国民法典的时代背景、功能定位、本土转型、习惯法源、「提取公因式」的编纂技术、通俗或专业的语言风格以及人格权编和债编的存废全面观摩,对总则编中胎儿权利能力、法人类型与责任、法定之债、法律行为及其效力瑕疵、英烈保护条款等多点审视,高瞻中国民法典的立法进程,远瞩中国民法学的研究走向,双线探寻法典和法学的彼此型塑之路,成就一部不可多得的「口述民法编年史」。
详细介绍: http://www.angle.com.tw/Book.asp?BKID=10894&f=wc
【目录】
作者简历
壹、开 场
贰、民法典的时代背景
参、民法典的功能定位
肆、民法典的本土转型
伍、民法典的习惯法源
陆、总则编的编纂技术
柒、人格编与债编存废
捌、民法典的语言风格
玖、民法总则规范撷要
拾、馀 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