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烧钱下依旧无法跑通的商业模式;大量投放却也大量损坏丢失的单车;居高不下的维修、调度和路面巡检开支。
——ofo三大困境
文/貌貌狼(微信公众号:财经郎眼Daily)
近日,戴威在ofo内部会议中对同事表示,
公司将保持独立发展,如果他们不想战斗到最后,现在可以离开公司
。戴威还在会议上将目前北京初创企业的状况与二战时期的英国作比较,还
发起了一项名为“胜利”的项目,当ofo的利润达到1元人民币时,该项目就取得成功。
从2017年年底以来,ofo就陷入了低谷,
大量烧钱下依旧无法跑通的商业模式;大量投放却也大量损坏丢失的单车;居高不下的维修、调度和路面巡检开支;三重困境下,ofo的投资人开始清醒的认识到“钱,不能一直烧下去”。
其早期投资机构金沙江创投甚至在去年年底开始清空所持有的ofo股份,今年4月13日,金沙江创投朱啸虎在一个峰会上首次承认已清空ofo股份,并表示:“创始人有自己的选择,投资人也要尊重创始人的选择,你要这样继续下去,我们只能把股份卖给战略投资人。我们是财务投资人,战略投资人诉求跟我们不一样。”
据相关媒体报道,去年金沙江创投朱啸虎清空的ofo股份,大部分被阿里接盘,
目前阿里不仅拥有ofo超过10%的股份,也占有一个董事会席位。
如果说阿里是利用滴滴在一线城市牵制摩拜的话,那么ofo的另一个大股东滴滴则更为虎视眈眈。
滴滴作为一个一站式出行平台,在出租车、专车、代驾等领域完成布局后,自然将目光投向了城市出行最后3公里的单车。单车可以很好的补充滴滴现有的产品线,当短途出行叫不到车时用户可以选择骑单车,当天气不适合骑车时用户可以选择滴滴网约车。
而就在今年3月,摩拜决定卖身美团之前,滴滴也曾向其抛出过橄榄枝,以36.7亿美元估值向摩拜投资6亿美元,并在摩拜占小股,但此方案被摩拜大股东腾讯否决。最终,摩拜卖身美团,而滴滴的选择几乎只剩下ofo。
此前,ofo的多轮融资中均有滴滴的身影,甚至
滴滴一度持有ofo约25.32%的股份,为当时ofo的第一大机构股东
。然而,去年年底,双方因发展意见不同关系破裂,
随后ofo转而投向阿里的怀抱
。先是今年2月初,通过动产抵押换取了阿里巴巴17.7亿元的借款,又在3月中旬,以股权+债权的方式,获得阿里领投、蚂蚁金服等跟投的E2-1轮8.66亿美元(约55亿元人民币)融资,其中包含了之前的借款。
但滴滴并没放弃对ofo的收购,4月份,开始推进收购谈判。当时有消息称,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滴滴将在六月份前后宣布收购ofo。5月15日,有媒体称,
两周前ofo创始人兼CEO戴威与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商谈,戴威拒绝了滴滴的收购要约,并表示ofo不会放弃独立发展。
而本文开头那段戴威在公司会议上的讲话,就发生在拒绝滴滴收购之后。失去资本续命的ofo为了自救,以“赚1块钱”为目的,先后开启了区块链项目和车身广告业务。
5月17日,ofo官方宣称将成立区块链研究院
,并在全球范围内应用区块链技术赋能大数据、物联网,连接企业、政府、用户等多方主体,
解决共享单车投放、调度、停放、维修等运营痛点,协助解决共享单车的城市治理问题。
尽管目前仍未披露关于ofo小黄车“上链”的具体细节,但共享单车因过度投放、调度不善、乱停放、维修不到位确实给城市治理造成了许多问题。如果ofo能在区块链领域做出突破,则必然有希望突破目前的困境。
区块链是ofo的战略布局,车身广告与App广告则是真正的盈利模式试水了。
车身广告包括品牌定制车、后轮三角板展示位、车筐区展示位、车把三角区展示位、防水车座套展示位5种类型。
线上广告则主要分为效果广告跟品牌广告,分别采取CPC(点击量)和CPM(曝光量)方式计费,
这些业务将会在全国250多个城市推广。
对ofo在区块链和广告上的尝试,有人表示看好,认为多元化收入会与租金形成互补;也有人认为广告收益不高,ofo想要走下去需要的是降低成本,真正补齐现存的短板;
更有一种观点认为,ofo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哈罗单车”这个隐隐崛起的对手。
原因不是哈罗单车出色的运营能力和所有订单25%的收费率即可达到盈亏平衡点,而是哈罗单车的背后站着阿里这位可以持续输血的巨人。
曾经我们认为,任何领域,谁能抓住更多用户的心,谁就能站到最后;后来我们认为谁最先跑出盈利的商业模式,谁就有机会站到最后;而现在我们不得不承认,谁能获取更多的资本谁就最有机会抓住用户、跑出盈利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