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触到这款来自韩国的AZLA圈铁混合同轴单元耳机之前,我从未听别人提起过它。一番资料查过后得之这款型号与品牌同名的AZLA耳机是正统的舶来品,它由香港知名音频代理商ECT(酷音韵)引进国内,目前已经在ECT下属的渠道里铺货,网络平台亦开始销售,官方的零售价为2999元人民币,主攻中端耳机市场。
AZLA是韩国的新晋耳机品牌,创始人本身也是音响行业的经验人士,品牌名分别取拉丁文“AZUR(天空)”和“LAPIS(石)”的前两个字母组合而成。AZLA创立的初衷是为随身音频市场带来更多优秀音质的耳机产品选择。其首款耳机型号采用了与品牌同名的做法,也是希望能通过AZLA这款耳机一炮而红,也从侧面说明了他们对这款 AZLA耳机音质充分的自信。
虽然是新晋品牌的首款产品,但AZLA这款耳机并不简单,在它身上我们能看到多个耳机专利技术,比如说Infinity Sound Technology排气技术,Bulls Eye Drive专利单元技术。此外它还采用了由 Labkable 公司打造的4芯6N镀银无氧铜耳机线,以及名厂Dignis操刀设计的专用收纳保护盒等等。下面就从产品包装开始看起吧。
AZLA的包装盒设计蛮低调的,没有任何显眼的元素,走小清新的设计风格。不仅仅耳机与配件是Made in Korea,就连最外层的纸质包装盒也是Made in Korea。
从数量上来说AZLA的随机配件并不多,除了耳机和线材以外就只有三对不同尺寸的硅胶套以及一个便携收纳包了。然而这些仅有的配件却个个都是硬货。拿图片上这个收纳包来说,它出自韩国知名配件厂Dignis之手。玩高端随身音频的朋友对Dignis应该都不陌生,它给索尼的高端顶级播放器NW-WM1Z设计过保护套,给Astell&Kern的旗舰级播放器SP1000也设计过保护套,并且这些保护套售价不菲,基本上都在千元左右。
与NW-WM1Z或SP1000想要用Dignis保护套就必须额外花钱购买不同的是,AZLA的Dignis收纳包(也叫保护盒)属于随机配件,无需额外花钱即可享受。此外这个收纳包表面还做了特殊涂层处理,具有强大的抗污和自洁能力,我用自来水以及食用醋倒在上面试了试,都没办法浸入进去,涂层的斥水性表现不错,平时几乎不需要打理就能时刻保持干净。
初见AZLA给我留下了两点深刻印象,一是它的腔体比较大,二是它的线材比较粗壮。处处都透露着硬货本色,同时也不乏精致的美感,毕竟它的腔体和线材都用了透明的设计,骨子里自带了些时尚元素。在颜值方面AZLA无疑是很成功的,我个人也十分喜欢这样的设计。
大多数厂商都不愿意用这种透明的设计,因为在设计过程中除了产品的功能性以外还要考虑内部设计的美观性,比如走线是否整齐,焊点是否匀称,等等。这无形之中也增加了制造的难度和成品的良率。而一旦克服了这些问题,带给产品的都会是加分项,颜值首当其冲。
在我们对这款AZLA的外观赞不绝口之时,可能一部分玩家也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要把腔体设计的这么大?看过AZLA的介绍文字之后我才知道这是设计师有意而为之,目的就是为了在封闭的耳机里实现开放的声音效果。
透过AZLA的透明外壳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其腔体内部有大量的剩余空间,这就是AZLA独特的排气技术 Infinity sound technology。首先透明外壳是完全密封的,但里面的腔体则保留了通风口,并与外壳留有一定的空间。这种设计灵感来自大型扬声器所用的排气技术,运用在AZLA上既做到了开放耳机的声音效果,同时又保留了封闭耳机的密封隔音特性。可谓是一举两得。
目前市面上的中高端入耳式耳机有90%以上要么用MMCX接口要么用双针插口。优点都是换线极为方便,缺点主要发生在MMCX上,一些产品为了逐利不得不采用成本低廉的MMCX,时间久了就会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我自己本身也买到过这种产品,因此对接口的可靠性还是比较在意的。
双针插口相对于MMCX来说不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其连接可靠性表现更好,只不过在插上后耳机端并不能像MMCX那样随意旋转,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AZLA的插针松紧适中,它比我手上的Martian要微微松一点儿,因此在换线时更容易操作。我的Martian曾经在换线时拔坏过一条原厂线,相比之下AZLA的插针兼顾了连接可靠性和换线难易性,这也是目前为止我用过的手感表现最好的双针插头。
AZLA的腔体内部是一个圈铁混合单元,它由一个直径11mm的低音动圈单元和一个全频动铁单元组成,两个单元的放置方式相当独特,采用了Bulls Eye Driver专利技术,该技术将动铁单元置于动圈单元中心位置,以同轴的方式共同输出声音,能够避免混合单元在一起可能出现的干扰问题。
结合Bulls Eye Driver专利技术与Infinity sound technology排气技术打造出了AZLA独有的Infinity driver,让我们对这款耳机的音质表现十分期待。
AZLA的配机线材出自香港Labkable之手,采用了6N镀银无氧铜线,4根缠绕纯手工编织而成,插头为3.5mm非平衡头。所以如果想玩平衡的话就需要额外购买线材了,或者是将这条线材DIY改造一下,本身它就是4根线芯,只需要换个平衡插头焊接上去就可以了。
放在手掌可以感受到这两个腔体确实不小,另外再补充一句, AZLA的驱动单元是用一整块铝合金切割出来的,就是图片上看到的深灰色部分,这种设计能够抑制腔体不必要的共振以及不必要的空气流动,对提升音质表现起着很大的作用。
AZLA的做工水平在图片上其实我们也能感觉出来,十分的精致,细节非常到位。这种透明外壳的产品需要兼顾的面比较广,不过由于AZLA的驱动单元是一个整体,因此我们只能看到单元的外表以及引出的两根导线。这两根导线第一眼看到说实话吓了我一跳,怎么会这么粗,下料也太猛了,不过这也许就是HiFi所讲究的,不能有哪怕是一丁点儿妥协。
前面一直说AZLA的腔体比较大,那佩戴起来的感觉究竟如何呢?实际上AZLA只是后半部分大,入耳的部分却比较短,比至少一半的入耳式耳机都要短,它的佩戴偏浅入耳式,所以不会给耳道带来太过明显的压迫感。我选择了包装盒里的中号硅胶套,大小刚好合适。AZLA的佩戴舒适度表现还是不错的,至少比我手上的Martian表现要好不少。而在隔绝噪音能力方面表现只能说中规中矩,毕竟没有太过深入耳道,这算是与佩戴舒适度之间所找的平衡吧。
圈铁结构耳机的频率响应范围通常都比较大,但AZLA的频率响应范围却是过分的大,达到了5Hz – 40KHz范围,也意味着会有更加丰富的声音细节展现。功率方面AZLA的额定输入功率可达4mW,最大输出功率可达100mW。24欧姆的低阻抗以及104±3dB的灵敏度说明了这是一款非常容易推动的耳机,无论前端是专业播放器还是普通的手机,都能搭配在一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