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IE别的
VICE是全球最大的青年文化媒体公司。这里有身临现场的体验报道、被忽略的群体、刺激你思考的不同角度、令人不适但真实的社会观察、以及题材多样的纪录片和在线视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哈尔滨亚冬会迎来百日倒计时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中国的货运航天飞机,来了!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伊朗已准备好回应” ·  6 天前  
参考消息  ·  美方表态,“拜登已听取简报”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BIE别的

女孩们,把答案交给时间吧

BIE别的  · 公众号  · 国际  · 2017-06-12 13:36

正文

女孩们,把答案交给时间吧

作者:Alexwood

插图:金鹿

“三十而立” 这个标准过时了吗?看看周围人的生活,似乎是没有。这个时间点上,男性觉得自己必须 “立起来” 了,女人则进入一个结婚生子的焦虑期,好像 “安定下来” 就是人生最值得赞美的成就了。于是说起这个话题,人人就一身疲惫,好像三十这个数字真的催人老。 

然而非这样不可吗?三十岁真老了吗?它本身不过就是个数字而已,那么与之相关的压力从哪来的?又凭什么啊?我们这次与 SK-II 合作打造了这个新的专栏,就是想把这流传了太久的四个字改一改,告诉你年龄一点也不重要,你的人生依然存在与 ta 们不同的另外一万种可能 —— 因为你才 “三十而已”。

上次回家,我完成了一件大事 —— 整理旧书信。我房间有一整个抽屉,全是从小的日记、卡片、信件。其实我并不怀旧,这种局面更多是懒造成的,因为我总想“回顾一下就扔”,但一直拖延。

好在23岁之后也不再写什么了,至少不写在小本本上了。

回顾一个十几年前的、还没长开的自己,这件事肯定是极度尴尬的。太可怕了。本子和信里的大部分内容就如我想象中的矫情别扭,不知所谓。但是我这个过程中有一个意外收获 —— 我找到了和 Howard 当初的通信。

认识 Howard 的时候我13岁,他快70岁。他来自加拿大,在我所在城市的外国语大学教比较文学。我到现在也不完全懂比较文学是什么,他可能尝试向我解释过,但我跟他当时能做的对话非常有限。我和别人说他是我英语外教,事实上他从没收我钱,还经常请我吃饭。十几年后,我又遇到过一位这样的老教授。他收我做了编外弟子,并毫不吝惜自己的时间和知识。不过那时候我已经懂得能做到这样的人太少见了,于是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因为自己是 “一个老派的学者”,老派的不把教育看作交易。我这才懂了点 Howard。

我被家人送去 Howard 那,一周一次,本就是为了练英语口语,但他总是给我留些很艰难的功课,比如时代杂志上的某一篇文章,然后 “逼” 我分析和思考。而我是个苦恼的少女,理科太差,又在一个理科实验班,眼看就要被被淘汰 “分流” 去其他学校。我还苦恼于自己不够漂亮,不够高,不够白,不够瘦,不够开朗,应该说是非常不开朗。总之我对 Howard 的 “教学” 很不领情。搞明白科索沃局势有什么用?能拯救我的 “分流” 命运吗?

但他根本不理解我的烦恼,他说你很好看啊,你该更自信,我当然觉得他在胡扯。他说你已经可以自己做选择了,你如果不喜欢这个生活,你应该想办法离开,并和你的父母沟通,我听了想翻白眼 —— 我哪有得选?有一次他问我想过什么样的人生,我说还能怎么样,考重点大学呗。

“然后呢?” 他问。

“找个好工作然后结婚成家呗”。

他说,“等你成年后再回答我吧。Time is your friend”。

我18岁来自家人的生日礼物是一张去新西兰的单程机票。我不清楚父母什么时候决定送我出去上学,但其中肯定有 Howard 的影响。他和 TA 们说过,“选择,她需要有选择,你们需要给她选择,这样她才可能知道自己是谁”。

他说的都是对的,无论是关于时间还是关于选择。之后有几年我觉得时间这个朋友太棒了,很多想不通的事情好像到了一个适当的时候,就自然有了答案。而在此之前我需要做的,就是基于自己的判断做出选择,然后为之负责。选着选着,就慢慢地知道自己是谁了,也就更敢选了。虽然那时我还没法回答我要什么样的人生,不过我已经知道,这又是一件需要交给时间的事 —— 时间到了,我自然就有答案了。 

23岁的时候我在做第一份全职工作。抽屉里最后一本 “日记” 也是那年的,里面我试图想象过30岁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虽然毫无头绪,但是有种无端的乐观,“反正一定是很好的,反正一定会变更强”。

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差点乐出来。我不记得23岁时这么乐天过,但28岁时那种赶不走的烦躁感,我倒是记得很清楚。并不是说28岁的状态很差,事实上一点也不差,只是我不再向往30岁了,甚至开始隐隐为这个数字感到焦虑。如果按人们对30岁女人的惯性想象,我一点都沾不上边,也远远没准备好。

那两年开始,婚姻这个话题开始在朋友圈频繁出现,并很快具现为各种婚礼以及小人类的出生。而我却开始对亲密关系越来越想不明白:一段理想恋爱关系的终点一定是婚姻吗?如果婚姻是一个选择,那么为什么几乎身边所有的人都这么选?而且一定要在这个年龄段做这个 “选择”?如果它不是一个选择,而是一个理所当然的常规,而我对它毫无兴趣,也没有合适的结婚对象,那我要怎么办?

然后 “剩女” 这个词忽然就出现了。这个词告诉我,时间是 “剩女” 的敌人。年纪越大,越齐天大剩,剩的不可救药。而它没有告诉我,除了让自己成为已婚人士之外,这个困局还有什么解决方法。事实上,我后来明白,这恰恰是 “剩女” 这个标签的功能 —— 让你(或者更可能是你的家人)为你的年龄紧张,因你未婚而焦虑,直到除了 “赶快嫁掉” 看不到其他人生可能。2016年,为了号召独立女性去改写自己的命运,SK-II 品牌制作了 “她最后去了相亲角” 的视频,目的正是在于引发社会关注,号召女性遵从内心的声音,别让压力左右未来。片子的推出也立即引发 “剩女" 话题的热议。片子真实的展现了,为了实现 “快点嫁掉” 的女孩们开始(被)相亲,同时她们的家人会 “配合” 地进行这样的观念建设:“差不多就行了”,“别挑了”,“你都这么大了,还要求这么高”。

“剩女” 的敌人并不是时间,而是利用一个普婚的社会常规,操纵社会话语,制造出 “剩女” 这样标签的组织和机制。最简化的说,由于在一些地区仍存的对男婴的偏好,中国目前的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目前30岁以下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出两千万人,未来30年适婚男性会比女性多出三千万,与此同时城市或高知女性呈现越发不愿结婚的趋势。这些过剩的男性,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剩男,又集中在社会低层,没老婆的话很容易 “威胁到社会稳定”(不是我说的,国务院说的),“参与暴力、偷盗和聚众斗殴”(这是《人民日报》说的)。而有了 “剩女” 这个话语,就可以让这种 “婚姻挤压” 的局面有所缓解,更多女性进入婚姻,意味着更少剩男(相关研究可以看 这本书)。而这后面,还有一整个性别相关的经济链条,包括房产、幼教,以及养老。 

29岁的时候我决定读博,研究性与性别。家里的亲戚问,“读博有什么用?而且学这些有什么用?能让你嫁得好吗?” 所以我人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拯救自己的剩女命运?我想起13岁时被嫌弃地扔在床尾的那摞的英文读物,都是 Howard 复印了留给我的作业。“读这些有什么用?” 我不禁哑然失笑,曾经我也是不懂的,可时间到了,现在我懂了。 

“Time is your friend.” Howard 和我的最后一封通信里又提到过这句话。

我17岁的时候,Howard 查出直肠癌,回去加拿大手术。我没有去送他,似乎当时在忙着准备高中毕业和托福考试。在新西兰的头一年,我给他写过几封信,或者说回过几封信。就像当初他给我派作业一样,我并不觉得这样的书信往来是享受,因为我还没有明确的目标感,也无法应对他信中关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他也不期待什么回应,因为他对自己的时间和思想还是那么慷慨。即使如此,我仍是没心没肺地在某一个时刻开始没有再回信,因为我收到了他的一封近照。他站在一个养老院的阳台上,瘦得只有我记忆中的一半。这对当时仍心智不全的我来说,太多了。我没办法那样直面时间,还有时间带来的终极结果,死亡。可他的信上却还说 “Time is your friend”。我当时想,你一定在逗我。

我这次又好好读了那封信。他说他和他多年没见的孩子团聚了几次,觉得很好。他说 “得知你自己选择了专业我真开心,你现在可以做选择了”。他说,时间是很神奇的东西,它带来的体会,是最有机最自然的,是你还没准备好的时候拼命做多少次冥想,看多少励志片,听多少指点,也无法替代的,“而我直到现在”,他说,“还在学习把答案交给时间”。这些话我现在也能懂了。

我现在33岁。因为自己有限的心智和无限的散漫,我或许并不是23岁想象中可能的最好的样子,但也不是13岁时,那个不经思考毫无热切的想象中单薄的样子。但是不管如何,我觉得现在终于可以跟 Howard 交上一次用心的作业了。

“你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这个问题是不是太过中二,以至于我们都不好意思问了?但我可能越活越回去,反而越来越觉得这个的问题很重要,而且不能放弃求解。现在,这个时间点下,我会说 “我想要不被时间设限或捆绑的人生”。目前看来,这样的人生还挺棒的。

有一天和同龄的基佬老友说到这个话题,他撇撇嘴说,“一个人可以为选择焦虑,但是为年龄焦虑,一点也不 sexy”。这是他一贯的毒舌,但也带了他一贯的洞见。为时间恐慌的样子并不好看,而一旦学会和它安处,时间就能成为一个有力的友人,不总是温柔的,但总能带来答案。

在 2016 年的 “她最后去了相亲角” 掀起热门话题后,SK-II 继续关注着 “剩女” 话题。从今后的一个月里,VICE China x SK-II 携手带来一系列关于女人与年龄的内容,包括 podcast 节目、文章和视频。或许你们能从中找到一些自己想说的话,或许你自己也有与30岁的故事。我们邀请你加入这个话题的讨论,并期待你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