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周知道
尽一切可能去发现我们的用户想知道的信息,让知道成为一种享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每日豆瓣  ·  小孩子表达爱的方式就是直球又纯净 ·  3 天前  
每日经济新闻  ·  DeepSeek大消息,7000亿巨头一度涨 ... ·  2 天前  
每日经济新闻  ·  优惠结束,DeepSeek涨价!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周知道

米其林推荐的臭豆腐,真香了吗?

南周知道  · 公众号  · 生活  · 2021-03-06 09:30

正文


今日话题

字数: 2355 阅读时间: 4.5min

各地关于臭豆腐的发明故事版本很多,但是怎么也绕不开个“穷”字。但凡要是出了什么“名食”,全国各地总会有粉丝站出来争个正宗的。


“知道”(nz_zhidao)告诉你,你所不知道的臭豆腐。







(施老板麻辣臭豆腐。IC photo/ 图)



一个是喧哗夜市中的平价小吃,一个是高档星级餐厅的甄选权威,看上去实在八竿子打不着,却在台北不期而遇。在首届台北米其林指南上,施老板家的麻辣臭豆腐成功登上米其林的必比登推荐(Bib Gourmand)榜,被赞“盛名得物有所值”。


颁奖词一针见血,要知道臭豆腐在“物有所值”这一评价面前向来是很有底气的。 不止是台湾,臭豆腐在我国各地都很常见。 “到长沙,不吃长沙臭豆腐等于白来!毛主席亲笔题词的长沙臭豆腐,不好吃,不正宗,当场赔现金一万!”这喇叭里循环播放的广告词成了臭豆腐的一张名片,随着臭豆腐的特殊气味飘向全国各地。






穷出来的美味






各地关于臭豆腐的发明故事版本很多,但是怎么也绕不开个“穷”字。


老北京的王致和臭豆腐相传创于清朝康熙年间。 康熙八年,安徽考生王致和落第后,欲留在京城准备再次应试。为了维持生计,他使出家传手艺,每日制作豆腐沿街叫卖。到了夏季,没能当天售完的豆腐很快就发霉,他不甘心丢弃,就将它们切成小块,稍加晾晒放入缸中,用盐腌了起来。等想起时已是秋天,打开缸盖,一股臭气扑鼻而来。取出一看,豆腐已呈灰色,用口尝试,觉得臭味之余却蕴藏着一股浓郁的香气。清朝末年,臭豆腐传入宫廷,因其青色方正的特点,又得一雅名曰“青方”。


还有说臭豆腐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发明的。他幼年生活清苦艰辛,偶然机缘下得了长毛的豆腐,煎之用以果腹,食之而味甚美。后来打下江山,定都金陵,当了皇帝,仍对此味念念不忘。如今,“南京臭豆腐”在全国亦享有盛名。


当然,传说里掺杂着后人的主观改造,不可全信。不过在故事的套路之间,倒是能瞥见古人在匮乏的物质环境中旺盛的创造力,而大自然则在其间穿针引线,配和出了一场美味的诞生的大戏。


臭豆腐能靠奇招制胜得亏了发酵这一化学反应,用食评人的“黑话”来说就是自然的馈赠。 农业社会中人们的饮食结构受到一定限制,常常只能食用几种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食物。味道较重的发酵食品不仅能够调剂口味,还能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化学成分。


发酵后的豆腐吃起来颇具风味。人类的味蕾对单糖和氨基酸类的敏感程度,要强于碳水化合物和长链蛋白质。人的味觉感受器比较适合这些分子基本单位(鲜味)和简单的能量单元(甜味),发酵将食物分解成不可再分的基本成分,食用时就会产生愉悦的感受。


将这一愉悦感受再别出心裁地发挥一番的人应是手批“六才子书”的金圣叹。金圣叹性格狷狂,因冒犯皇帝,受“抗粮哭庙”案牵连而被朝廷处以极刑。他在临刑前,交给狱卒一个扎紧的油纸包,内有一张纸条,其上写着“臭豆腐与花生米同食,有火腿滋味”,算是一己心得。此一特殊的吃法,现仍流行于江南。


臭豆腐是穷困中生出的佳肴,不过诸多传统小吃大抵也是生长于困窘。 终日里黍疏淡口,连一把豆子也能玩出花样。实在是无食料了,还能生出个叫“回味”的精神食粮,像狱中的书生那般,遥想着疏放一生里颇为得意的饮食诀窍,传统文化里的“穷中计吃”在臭豆腐的身世里演绎淋漓。







(臭豆腐 。IC photo/ 图)






臭豆腐哪地儿强






但凡要是出了什么“名食”,全国各地总会有粉丝站出来争个正宗的。粽子该吃咸的还是甜的?汤圆肉馅还是芝麻馅?逢年过节这些个问题总会被拿出来论一论。不过在臭豆腐的问题上,各地倒是低调守候着自己的特色,没怎么大声吆喝。


臭豆腐的小旗子插满了全国的美食地图。 “恶臭但纯粹,让人躁动不安同时又无比可口。”这是美国人(美国美食杂志《Saveur》评论)对绍兴臭豆腐的评价。绍兴的臭豆腐属于“醉、糟、霉、酱、腌”菜系中的“霉”,是利用霉苋菜梗卤浸泡豆腐制成的。不仅豆腐臭,千张、毛豆、冬瓜、干菜皆臭。这臭味是来自于各种食材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氨气,不仅臭传千里,吃罢还唇齿留臭。


情景喜剧《武林外传》中有一经典情节,郭芙蓉为了报复吕秀才,用“臭鸡蛋加上臭豆腐干,在那老陈醋里整整泡了一宿”制成“臭豆腐蛋”。坛盖掀开,惹得客栈上下掩鼻乱窜。这秘密武器可以说是加强版的绍兴臭豆腐氨味炸弹。


正宗的云南臭豆腐在制作豆浆时用的水是清甜的井水,点浆后发酵前还要用白纱布把豆腐小心包裹,着实讲究。吃时几个人围坐在架着铁箅子的炭火盆边,直至豆腐被烤得焦黄,蘸上用甜酱油、卤腐汁、椒麻油、蒜泥、辣椒面勾兑的酱汁,再放上芫荽末或薄荷末,别有一番云南风味。


徽州的臭豆腐在卖相上比较猎奇,名曰毛豆腐。 长着长毛的豆腐整齐地摆在摊点前,下油锅一炸两面金黄,顿时飘“香”。让新鲜的豆腐生出白毛,得在水里先泡几个钟头,再捞起发酵,急不得。而长出的绒毛,颜色不同、长短不一,叫法也不一样,有虎皮毛、鼠毛、兔毛、棉花毛四种。绒毛绵密干净,那老豆腐的味觉密码也藏在里面。


各地的臭豆腐若是非要比个高下,则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榜单。值得一提的是,虽发酵方式、烹饪方法各有不同,但无一例外要用上大蒜和辣椒做蘸料。所谓“恶马自有恶人骑”,可能这气味浓烈的臭豆腐,必须浇以蒜泥和辣酱或辣油,才能镇压得住。平民美食家们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套食物中奇正相生、香臭互相发明的对比美学。






就喜这方烟火气






外地食客想吃臭豆腐,大多循着“小吃街”奔去了。


在西安,它叫回民街;在上海,它是城隍庙;成都是宽窄巷子和锦里;重庆是磁器口和洪崖洞;在南京,它叫夫子庙;在长沙,它是火宫殿……不过这不算上策,小吃街是观光产业对夜市生活的拙劣还原。 臭豆腐是平民美食,最真实的臭豆腐的模样还需寻常巷陌去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