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市场大盘整体上行。全周上证、沪深
300
、创业板、科创
50
涨幅分别为
2.33%
、
1.44%
、
1.94%
、
0.70%
。板块方面,申万
31
个一级板块中涨幅前三的行业为钢铁、煤炭、机械设备。
债券市场,全周中证综合债指数上升
0.502%
。利率债方面,中证国债指数上升
0.497%
。信用债方面,中证金融债指数上升
0.42%
、中证企业债指数上升
0.43%
。转债方面,中证可转债指数上升
1.04%
。
商品方面,全周
WIND
商品指数回落
0.72%
,细分来看,上涨的品种为化工、有色,分别上涨
1.89%
、
1.44%
。跌幅前三的品种为非金属建材、谷物、煤焦钢矿,分别下跌
4.88%
、
2.77%
、
2.51%
。
基金指数方面,主动权益类基金指数整体上行,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涨幅为
1.20%
,平衡混合型基金指数涨幅为
0.62%
。固定收益类基金指数中,偏债混合型指数涨幅为
0.56%
,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涨幅为
0.17%
。
北京时间
12
月
6
日晚间,美国劳工统计局(
BLS
)发布的
11
月非农就业报告显示,美国
11
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
22.7
万人,高于市场预期的
22
万人;美国
11
月失业率为
4.2%
,为
2024
年
8
月以来新高,高于市场预期。这是美联储
12
月
18
日议息会议前的最后一份非农报告,这份报告不仅对美联储在
12
月和明年
1
月是否降息至关重要,而且对长期中性利率的路径也至关重要。数据公布后,市场增加了对美联储在
12
月降息的预期,预计
12
月美联储降息的可能性从报告发布前的
67%
上升至
85%
。
后市展望
:
上期我们提到“预计市场仍有上攻空间”,市场表现符合预期。本周市场的上涨中红利风格板块功不可没,中证红利指数全周上涨
2.92%
,创出
10
月以来最大周涨幅,中证银行、煤炭、电力等指数也都创出两个月来的最大周涨幅。红利风格属于大盘蓝筹板块,近几年来受到市场追捧,处于高位区域,与其它板块同期跌幅较大形成鲜明的对比。
9
月下旬行情启动以来,资金避高就低,选择前期跌幅较大的成长风格、中小盘板块进行炒作,而红利风格板块期间表现一般,本周的上涨更多是补涨行情。以往弱市中资金有限,大盘蓝筹板块和成长板块常常出现你涨我跌,步调不一的情况。目前市场活跃,日均成交规模在
1.5
万亿以上,可以容纳下更多的主题运作,本周中证
2000
指数亦上涨
4.03%
,市场风格之间跷跷板效应明显减弱。
后期我们认为大盘蓝筹的补涨行情尚未结束,同时在成交量的支撑下成长板块仍将以轮动的方式保持较高热度。目前上证指数已站上
3400
点,后期有望向
3470-3500
点压力区发起冲击。板块上可利用市场震荡继续关注优质蓝筹板块,如银行、保险、家电、消费等板块,同时关注科技板块各个方向上的轮动。
配置建议:
权益配置方
面,
12
月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上述重要会议将分析当下经济形势,对明年经济和政策做出重要部署,短期应密切关注政策的出台情况,以及对股市行情的指引作用。建议风格偏向成长配置,重视科技和中高端制造主题投资。固收配置方面,信用债高息资产荒延续,信用下沉为目前市场主流票息挖掘策略,短端信用利差下行较快,后续修复斜率或有所放缓,久期行情尚未有明显信号,需关注期限利差边际变化。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落地前,仍要重视组合流动性,建议关注主要配置中高等级信用债的产品。商品配置方面,北京时间
12
月
6
日晚,美国
11
月失业率为
4.2%
,创
2024
年
8
月以来新高,黄金短线走高后回落,短期地缘政治因素或仍是影响金价的重要因素,金价或保持高位震荡格局。
为何
A
股市场有“
M1
定买卖”的说法?
M1
反映企业资金的松紧程度以及经济活动的活跃度。
M1
是经济基本面的领先指标,
M1
的高增反映出企业生产扩张、居民消费购房、政府财政扩张的经济行为,因此
M1
领先于价格周期和盈利周期。从实际数据来看,
M1
同比增速基本上领先
PPI
同比、名义
GDP
同比、工业企业和上市公司利润同比两个季度左右。股市是实体经济晴雨表,从
A
股历史来看,同为经济基本面领先指标的股指走势和
M1
同比在拐点上同步性高,仅
2014-15
年杠杆资金驱动的牛市中存在例外。
M1
扩容后波动减小、趋势相近,对股市仍有一定指引意义。
近期央行公告称,自
2025
年
1
月起启用新修订的
M1
统计口径,在现行
M1
的基础上,将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纳入
M1
统计范围。新口径下
M1
跌幅缩小、波动收窄。不过新老口径
M1
趋势一致,依然是基本面的领先指标,多数时候同步于股市拐点。此次
M1
口径修订是基于金融工具流动性变化带来的扩容新老口径下
M1
趋势基本一致,
M1
依然是反映企业生产扩张、居民消费购房政府财政扩张等经济行为的指标。
新口径下
M1
同比仍偏弱,行情升级需密切关注增量政策及基本面趋势。
经过口径修订后,
2024
年
10
月
M1
同比增速为
-2.3%
,虽较
9
月的
-3.3%
跌幅收窄,不过仍是同比负增。当前作为基本面前瞻指标的
M1
同比增速仍然偏弱等待内需的稳定改善还需要耐心。接下来
12
月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上述重要会议将分析当下经济形势,对明年经济和政策做出重要部署,短期应密切关注政策的出台情况,以及对股市行情的指引作用。
结构上,科技制造和中高端制造有望成中期股市主线。
借鉴历史,市场底部第一波反弹主要源自政策宽松、情绪修复,由于期间基本面趋势尚未明确,因此前期跌幅大、估值低板块往往会有明显修复。随着基本面逐渐得到验证业绩支撑下市场中期主线将逐渐明晰,我们认为具体可以关注产业周期回升的科技制造、以及兼具供需优势的中高端制造。
(海通策略研究团队 吴信坤S0850521070001,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7日)
数据来源:
Wind
、海通财富,时间区间:
2024/
12
/
2
-2024/
12
/
6
本周
百亿规模
ETF
份额整体
减少。其中份额变化率增加最多的是
证金债
ETF
,份额
变化率减少最多的是
中证
500
ET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