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张是之
笔耕不辍,这里将分享我关于经济学、教育、成长等方面的思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北经视  ·  警惕!仍处于季节性流行期!湖北疾控提醒→ ·  21 小时前  
湖北经视  ·  一教师在校突发疾病离世,校方回应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张是之

学区房的末路

张是之  · 公众号  ·  · 2021-03-20 22:50

正文


按: 这两天在集中学习解锁新的技能,有在思考一些问题,也有想写的话题,但是需要暂时缓一缓。昨天头条转了一篇朋友古原的文章,今天再转一篇我的朋友「七姨」的文章。为什么说是「七姨」而不是「十三姨」呢?那是因为七姨有七套房,还没到十三套。也许快了吧,学奥派并不都是惊人的贫穷,欢迎大家关注七姨的公号「昨夜长风」。

文 | 昨夜长风

1、上海学区房新政

3月16日,海发布学区房新政。几乎全上海的学生家长也都是一脸懵逼,只知道这下子学区房遭受了重击。

核心就是教育平权,打压牛校,扶植菜校。以前,只要进了牛中可能有80%的学生都能进牛高,而菜中可能只有1%的学生进牛高。新规则之下,牛初可能只有50%的学生能进牛高,而菜中可能会有30%的学生进牛高。
本来,教育部门是管不到房价的。但是学区房价格高企,打压学区房就成了一项附加的政治任务了。这下好了,学区房房价成功被打趴下了。

2、学区房价格=房价+”学票”

学区房的价格,不是单纯的房价,而是房价+”学票”。
比如说,下面武汉这样的房子值多少钱呢?从居住价值来说,这样的老破小一文不值,白送我住我也不要。但是这个房子附带的”学票”,它价值几十万。与其说单价4万,不如说总价的80%都是”学票”的价格。


3、学区房的末路

学区房最大隐患是,这张”学票”是不确定的。今年能上好学校,未必明年还能上。几百万的投资打水漂,想想就气人,太不讲武德了。当然了,今年不能上学,说不定明年能上学,那就是中了一张大彩票。
就算你运气好,”学票”一直都在,学区房也没有投资价值。
第一,房价会随着城市的发展、通货膨胀的因素上涨。买大城市的房产是老百姓仅有的抗通胀手段之一。但是”学票”未必跟着一起涨啊,因为学历是在贬值的。
我之前说过:现在的中小学教育,包括大学、研究生教育,除了自然科学以外,几乎是没有用的。教育,它培养出来的孩子,并不是市场所需要的,它仅仅是代表有关部门的“审美”要求。17万本科,6万研究生已经在送外卖了。

第二,想上学也可以用别的方法,这张”学票”根本不值那么多钱。在武汉,想上学的话可以交择校费,不一定要学区房。择校费几万到几十万不等,比学区房的“学票”要便宜得多。
我住的小区,楼下的小餐馆,是老大的同学爸爸开的。他们一家人从农村来到城市。按照正常条件,他们没有学区房,没有户口,孩子上不了学。然后,他们交了5万块择校费,孩子顺利上了小学,和我们老大一个学校。
相比较北京、上海的赶人政策,武汉的政策是比较友好的,上学也不是那么困难,避免了“留守儿童”的悲剧。
第三,出生人口和学龄儿童在减少,但是学校和学位还是老样子。长远来说,以前稀缺的东西,以后会供大于求。学校想上就上,“学票”不值钱了,学区房成为一个笑话,在几十年后也是有可能的。
4、上学原本不用那么卑躬屈膝
就算以上说的都是,但是不一定每个城市都像武汉那样,可以交择校费的。所以,为了孩子,学区房还是不得不买的。
学区房只是一个表象而已,背后真正的问题是,教育服务是凭票供应的”计划经济”。上学确实是免费的,但这背后的代价呢?
2020年6月,为了获得深圳高级中学初中部的学位,深圳一群花了几百万买房的家长,来到教育局门口,给官老爷跪下了。


起因是为了一张学票,他们买了单价10万的公寓。但到了最后一刻,因为生源太多,学位不够用,他们的孩子被判定为不符合入学资格。《 几百万买的学位泡汤,深圳家长集体下跪 》。
2020年的今天,身家几百万、几千万的深圳中产家长,竟然给人下跪,魔幻又让人悲愤。这样的屈辱换我是不会承受的,我宁愿去二线城市。不过我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设身处地为这些家长想一想,他们又有什么办法呢?
几百万的公寓换不来一张学票。要是能够彻底放开民营教育,砸几百万学费给民营学校呢?我猜,那情况肯定是倒过来的,校长和老师,要给家长和孩子提供“跪式服务”了。当然,实际上上学,肯定也花不了那么多钱的。

我们的父母辈,经历了30多年的“票证时代”。在那个年代,买任何东西,都是要票的。粮票、油票、布票、肉票、糖票、豆制品票、工业券、电视机、自行车、洗衣机……各式各样的票证,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印不出来的。
在今天,我们摆脱了票证,实现了很多自由,吃饭、穿衣、出行,丰奢由人,不需要计划,不需要打报告,不需要持牌等待。
但唯独在教育服务上,仍然是凭票供应的。免费的必然是最贵的。要么排队等待,要么质量稀烂,要么付出更多更多的代价。让你跪下来,你干吗?
实际上,教育服务,又和吃穿住行有什么不同呢?事实证明,只要放开管制,只要让市场来配置资源,那么人们都可以购买到,物美价廉,适合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并且在自由竞争的状态下,优秀的教师可以得到更合理、更多的报酬。
但真正阻挠教育改革,放松管制的,恰恰不是“利益阶层”,而是“公知”和那群“跪下来”的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