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是简单地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怎样让孩子孝顺”、“怎样让老公回家”……康校长和他的“女德”思想就能轻易地找到你,然后逐渐腐蚀你的人生。
文|金融八卦女作者:咕咕
终于,“女德班”把魔爪伸向了未成年人。
这周末,几段名为“卧底实拍未成年人女德班”的视频在网络中流出,视频中的内容让网友们深感不适。
一开始,几位女性在分享她们的“生活经验”:
“女人啊,就得少说话,多干活。”
“无论丈夫说啥,我都说,是、好、马上。”
“女子不应该往上走,就应该是在最底层。”
据视频中的信息所示,拍摄视频的网友卧底了2018年8月的某“温州传统文化促进会亲子夏令营”。
很多学生的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参与了这次活动。
学员的年龄为5-18岁的少年儿童,和他们的家长。
在上课前,有一位家长问老师,这次培训是否会涉及“男尊女卑”等“女德班”的内容,这位老师非常肯定地回答:那个不会讲的。
但事实并非如此。
课程中播放的依然是去年被叫停的“抚顺女德班”的视频内容:
“柔,是女人的根;顺,是女人的本。”
“四项基本原则跟大家分享一下:第一,打不还手;第二,骂不还口;第三,逆来顺受;第四,坚决不离婚。”
同样还有“抚顺女德班”的相同教材:陈大惠演讲。
“换男朋友,就会长坏疽,烂手烂脚,到最后还会截肢。”
配合画面中惨不忍睹的图片,很多孩子都露出恐惧的表情。
接着是一个女性“学员”的案例分享环节。
“我将自己打扮得那么妖艳,穿得那么时尚又那么暴露,不就等同于去教别人来侮辱我,来强奸我是一样的吗?”
说到最后这位“学员”声泪俱下,她害怕自己“品行不端”会染上坏疽,因为老师说过:三精成一毒,专伤不洁女。
有的孩子显然是接受了为时不短的“文化熏陶”,讲述了自己从怀疑到相信的过程。
“男生先吃饭,女生后吃饭,我当时就觉得不公平,后面气得我都不吃饭。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才明白,就是老师讲的,乾坤。
如果一个家里面是女的当家挣钱,男的在家里干活的话,他们家以后肯定得败。”
今天上午,“卧底”女德班的网友又放出了最新视频。
夏令营不仅教授“女德”思想,还教孩子们“孝敬父母”,并声称“癌症都是因为不孝”,如果孝顺了父母癌症就会痊愈。
训练营中,老师让孩子们对着父母忏悔、下跪、为父母洗脚。不断向孩子们灌输“诸事不顺皆因不孝”的思想。
有的孩子开始感觉到反感,觉得这里的规矩太多,称自己是被母亲“骗”来的:“我不知道这里是学传统文化的,我妈说让我上温州旅游。”
但恐怕更多学生是被蒙在鼓里,并且信以为真了。
很多细节证明,这次的“温州传统文化夏令营”就是换了个名字的“抚顺女德班”。
同一套教程、同一批教职员工、换汤不换药的腐朽思想。
抚顺传统文化教育学校的校长康金胜就曾经表达过自己并不受地方政府牵制,“我们开班,哪地方请我们就开。”
换句话说,即便当年“抚顺女德班”被爆出之后引起了如此的轩然大波,被政府强制关停,只“开班”不“办学”的康校长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当年顺势在网络中哭诉自己是如何被媒体诽谤、被世人误解,只会让他的信徒们更加忠诚。
为了更好地“哄骗”学员,康校长为自己编了好几套感人肺腑的故事:
早年经商卖过假货,还为了做生意走上黑道。上世纪80年代,他刚开始做生意卖假布料,有顾客退货就吓唬威胁对方,吓不住就开打,如果市场上出现竞争者,就把人家打跑。
卖了一年假布后没人买了,又开始卖化妆品假货。直到1997年,经商挣的钱已被挥霍一空,偶遇一位朋友送他宣传传统文化的光碟和书,康金胜开始接触了《弟子规》,决定改邪归正。
这是其中一个。
每每出现,康校长都会伴随着诸如“传统教育让我们死里逃生”、“走下刑场的忏悔”和“大无赖变成大善人”等口号。
浪子回头的人设,让他在“传统文化”的传播道路上无往不利,也让那些迷失在人生路上的人们深信不疑。
去年12月3日,抚顺女德班被责令停办后,康校长和他的传统文化学校却从未停止过“女德”思想的传播。
明面上,公众号一直在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身心,但是细心的人可以去试试,以“女人”为关键词搜索该公众号的文章内容,出来的结果依然是围绕“女德”的腐朽世界。
更有文章直接明了的指出:千万不要被男女平等的思想贻害了!
面对公众的职责,抚顺“女德班”从来不对自己贬低女人的事实作出解释,却一味地强调自己是在传播“孝敬父母”的传统思想,哭诉自己的委屈。
不仅如此,抚顺市传统文化教育学校还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自己不收取任何费用、纯公益的办学模式。
但事实是,做生意,谁都不比康老师差。
学校开设唐装坊,手工缝制唐装服饰,供学员和全国各地的传统文化团体订购,也通过淘宝和微信销售,上衣380元、裤装180元不等。
学校还有近70亩种植基地,种菜、吃菜、卖菜,自给自足。
更多的收入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此次“卧底”的网友也在视频中贴出了学校张贴在玻璃上的“感恩榜”。
收到捐款134.144万元,9成以上为个人捐赠。
那9成以上的人,恐怕就是每次“免费”参加活动的那些家长们吧。
自己种菜、全素食用餐、义工式用人、接受社会各界的捐赠,康老师和他的学校简直就是一个“公益界”的貔貅,只进不出。
后来我在想,为什么“女德班”还会有提倡素食、甚至恐吓大家不要吃肉的课程呢。
直到我看到了“抚顺传统文化”公众号中,时不时就会插播在尊师重道孝敬父母中的“玉米碴”广告:
是啊,都去吃肉了,谁还会喝玉米糊糊呢。
“女德班”这次之所以能卷土重来,或许视频中这位家长的一段话能给我们答案:
“我希望小孩能在这边学会孝敬父母,学一些生活技能,对我肯定是利大于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