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艺友们在后台催了无数次的
辽构游学
,终于升级再出发啦!
这一次,我们不仅继续邀请艺旅人气讲师曹旭老师同行,让你
从“看见”升级到“看懂”
;还特别增加B线行程,将远在锦州的奉国寺也加入规划,让你
能够一网打尽所有八大辽构
,完成一个古建爱好者的终极梦想!
6天时间,
徜徉于这些具有独特意义的辽代建筑里,我们自会与来自千年前的独特风韵撞个满怀。
建于辽圣宗统和二年(984年)的独乐寺观音阁 图源/禹涵
不过,若是一位尚未燃起古建方向兴趣的读者看到这里,恐怕要发出疑问了:
为何要去看这些老旧的木构?
乍一看,不过是一群破庙,几尊残佛,梁歪柱斜,漆凋彩落。
可古建的意义并不只在外观——它们从时光的缝隙中幸存,又在人们的考证中新生。
一椽一木,一砖一瓦,都印刻着承唐而起、比肩宋金的荣耀与史诗。
八大辽构,
自千年前存留至今,于传统间开创独特的风格。
作为我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中古时期(唐辽宋金)的木构,本就是力与美的完美交融,代表着我国古代建筑的极高成就。
而相比宋金,
辽代建筑更为直接的继承了唐代建筑的雄浑大气。
无论是技术的继承,还是北方建筑风格大体的延续性,都保证了辽代建筑有可溯源的历史脉络。
辽代佛教建筑的最高成就——奉国寺大雄殿(上)
华严寺 · 薄伽教藏殿(下) 图源/禹涵
八大辽构,
虽是属于少数民族的建筑,却继承着中原文明一以贯之的气魄。
来自草原上的契丹部挥师南下,兼并了和唐代有密切关系的渤海国,又得到了五代时晋代献上的华北门户燕云十六州,得以广泛吸收各种文化,博采众长,在建筑上也显现出了开阖万象的大气与雄浑。
八大辽构——大气稳重的开善寺 图源/禹涵
从北宋初期宋辽的“战争期”,到景德元年
(1004年)
宋辽签订“澶渊之盟”后的“和平期”,史书里暗流涌动的交锋之下,宋辽两朝的
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
一直
悄然发生着。
正是这样独特的历史背景,才有了如今奇构凌云的
应县木塔
巍巍矗立,宏丽壮美的
华严寺、善化寺
,保留着我国古迹四大之最的
独乐寺
引领着中国建筑史研究的思潮,少有修缮的
开善寺
固执地保存着原汁原味的辽代风韵。
应县木塔 图源/无用研究社
而被专家誉为现存辽代古建筑之首的
阁院寺
,和保存着国内仅此一例七佛殿的
奉国寺
,更是在中原大地的一角,守望着独属于那个时代审美上的顶级传奇。
阁院寺 · 文殊殿 图源/金晚
奉国寺内辽代塑像“过去七佛”并列一堂 图源:禹涵
这些古老的文明节点于千年前存留,构建出多样的智慧与风格。在古老的木与石之间,传承着被遗忘的底蕴,凝聚着千年华夏文明的博大与包容。
早春四月
(4月16日-4月20日/21日)
,恰逢天气和煦,正是访古的极佳时节!艺旅特邀
广受好评的
曹旭老师
,一次看懂全部八座顶级辽构,感受千年以前古人的顶级审美,在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汇之地,见证大唐气韵与契丹风骨的完美融合!
长期专注于哲学美学和宗教美学以及东西方比较学的理论研究
已公开发表《山西国保古建》《儒释道诸系列》等系列文章上百篇
曹老师往期晋北游学收获好评一片
🌟
专家讲师随行,广阔视角解读
毕业于
武汉大学哲学系的曹旭老师
,不仅对中国古建历史及美学有着独到的见解,也极善于将中华文明史与世界文明史相关联,引导我们在对古迹、文物欣赏的同时,转化为对人类、宗教、政治和哲学的大思考。
深厚扎实的讲解背景搭配犀利清晰的学术观点
,带领大家以全新的视角打开“八大辽构”
🌟
用6天达成“八大辽构通关成就”
6天横跨3省1市,一网打尽
八大辽构
及
沿线相关辽代遗迹
,时间跨度从北魏到辽金,直观感受北方佛教建筑演变及唐风的承习。横向对比,不同时期建筑营造特点及变化。
走进中国建筑史的“上半场”
。
🌟
不止古建,更是一场辽代宗教艺术大赏!
全线包含
石窟寺、壁画、彩塑
等其他经典辽金佛教遗存,我们得以饱览
云冈石窟
的造像的北魏基因及汉化轨迹,
华严寺
被誉为“东方维纳斯”的露齿菩萨,
独乐寺观音阁
的元代壁画......收获一场干货满满的中国宗教美学探索之旅。
🌟
在春风中翻越“蒲阴径”,穿越燕云十六州
A线+b线轻松集散,
大同出发,锦州解散
,一路翻山越岭,过燕云之地,直达辽西,在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汇之地,见证大唐的气韵与契丹的雄浑完美融合。
特别提示:
1、行程内需要大量站立或行走学习,请穿着舒适的运动鞋或休闲鞋;
2、
如遇天气、交通管制或古建不开放等情况的影响,或者对行程内容或者顺序作一定调整。
时间:
4月16日-4月20日/21日(六天五晚)
组团价:
5280
元/人
(2人及以上报名可享)
早鸟价:
5180
元/人
(立减200元/人,3.28号之前可享)
注:8人成团 20人封团。A线及B线成团均需满最低成团人数标准
*8人成行,20人封团(如有单房差或向上浮动1人,如果未成团将全额退款)
*报名人数达到上限将停止招募,名额有限,请尽快报名!
*报名需二次确认。请不要购买高铁/机票大交通,待客服通知成行后再安排购买。
辽代的木构建筑一般用材偏大,屋面举高平缓,
气魄宏伟,严整开朗
,这些特点都近似唐代。斗拱的结构、柱子的形象、梁的加工等,都令人感到构件本身受力状态与形象之间内在的联系。
梁思成先生
在《中国建筑史》中提到,辽代的建筑 “尚多存唐风”。作为我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每一座辽构都是
力与美的完美交融
。
华严寺,始建于
辽重熙七年
(公元1038年),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而命名。
站在寺内的
大雄宝殿
前,无需多言,你便知何为巨刹,何为人之渺小。立于3.3米的高台之上,面阔九间(53.75米),进深五间(29米),1559平方米的华严寺,就建筑体量而言,无愧为
中国现存寺庙单体古建筑中的佼佼者
。
图源:禹涵
殿
内是令人震撼的巨大礼佛空间,背后是辽金建筑设计的极致——
减柱法、彻上明造法
,你会懂得,这些晦涩的词汇后是古人营造的智慧。
图源:禹涵
下华严寺的主体建筑——
薄伽教藏殿
,存放佛经之地,为
全寺最古的辽代建筑
,基本保持了千年前初建时的模样。
殿内中央更有排列有致的
31座辽代泥塑
,皆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尤以合掌露齿菩萨为最,惟妙惟肖,被史学家郑振铎先生盛赞为
“东方维纳斯”
。
合掌露齿胁侍菩萨像 图源:灵隐寺
★ 善化寺
善化寺,俗称南寺,是
我国现存辽、金时期寺院中布局最完整的一座
。柴泽俊先生《山西古建筑文化综述》中这样记载:“辽、金寺院的中轴线建筑和周围基址所形成的总体布局依然完整,是
全国早期佛寺中唯一遗留的实例!
”
大雄宝殿 图源:无用研究社
寺内主殿——
大雄宝殿尽显盛唐雄浑之气,辽金豪放之风
,气势恢宏如一只振翅欲飞的风鹏,以单体面积1200多平方米排名
全国第三
。被梁思成先生赞为
“伟大之斗拱,深远之檐出”
的斜拱,直如怒放之花,将古建雄浑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大雄宝殿内雕塑 图源: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辽代的大雄宝殿和金代的天王殿、三圣殿、普贤阁,三座庑殿顶、四座辽金建筑保存于一寺,反映了当时的建筑特色,对于了解北方少数民族对于唐代木构建筑的传承有着重要意义(如斜拱的建筑支撑构件与传统斗拱结合)。
善化寺山门 图源:禹涵
应县木塔作为
八大辽构之一
,年纪近1000岁,身高65.84米,相当于一幢20多层的现代高楼,是
全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古建,时称“释迦塔”
。
“远看擎天柱,近观百尺莲。”
这是一座令人连连惊叹、百看不厌的绝世宝塔。站在它的面前,你才能真正感受它的硕大,并为其通体的精妙结构而震惊。
应县木塔
整座木塔全部为榫卯结构,3000吨木制构件互相咬合,
一共有54款不同类型的斗拱,堪称一座斗拱博物馆。
@艺旅文化
而木塔看似有5层,实有9层,每两外层之间有一暗层。外层是软性连接的斗拱结构,内层是坚固刚硬的结构层,结合全塔的榫卯结构,
刚柔并济,耗能减震性能优秀。
这些合力保证了木塔历经40余次地震、200余次枪击炮轰、无数次电闪雷击,仍能屹立不倒,巍然挺立于世人面前。
阁院寺位于涞源县城广昌大街西侧,建筑恢弘。据碑刻及文献记载,阁院寺始建于东汉,重修于唐
(唐朝大将尉迟恭亲自督造)
。
不过,
寺内现存最古老建筑文殊殿是一座辽代的建筑
,建于辽应历十六年
(966)
,其它建筑为明、清时期重修或改建的。
图源:保定文化旅游
这座文殊殿为我国八大辽构之一,拥有“三宝”。其一就是
大殿本身独特的建筑风格
,其建筑形式为单檐布瓦歇山顶,叠涩脊,绿色琉璃鸱吻;其二为壁画佳作
,“沥粉贴金”,仍可见唐代遗
风。
而“第三宝”就是
堪称木雕孤品的菱花格子门窗
。
阁院寺斗拱上精美的彩画 图源:禹涵
这里保存着辽代以后,元、明、清多个朝代的窗棂样式,堪称“中国古窗棂博览馆”。
文殊殿正门的这两处辽代菱花格子窗棂
上雕有梵文和佛教法器,是
中国最古老、保存完好、仍在使用的木窗棂之一
。
阁院寺 图源:金晚
上承唐代遗风,下启宋式营造,
寺内现存最古老的两座建筑物山门和观音阁
,皆为辽圣宗统和二年(984年)重建,被公认为辽代建筑的重要代表。
从山门中看观音阁
山门为单檐庑殿顶山门,两侧立哼哈二天王像。观音阁历经多次地震而不倒,
主殿中央置十一面观音像,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观音塑像
,造型上兼有唐朝雄健和宋朝柔和的特色,是辽代泥塑艺术的珍品。
观音阁是独乐寺的主体建筑,也是独乐寺的精华所在。从山门就可以看出独乐寺的高超建筑艺术,
作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楼阁
,观音阁正面阔伸五间,内进四间。建筑设计巧妙,
整个楼阁在外看是二层建筑,而其实为三层建筑
,因第二层为暗室,无窗无外置屋檐,所以通常人们会认为此建筑为二层阁楼。
整个观音阁高为 23 米,一层地面和上层屋檐为栏杆环绕,上层屋檐前伸度大,甚为壮观。观音阁内部设有须弥座一张,座上耸立着两尊高 16 米的泥塑观音菩萨站像,头部直抵三层的楼顶,高大威严。佛象身躯微向前倾,面带微笑,头顶上还有十个小头像,加上主体佛像,一起又被叫做
“十一面观音”
。
李乾朗绘制的观音阁剖视图
《穿墙透壁——剖视中国经典古建筑》
这座观音菩萨造像展现了古代造物者的高超技能,一座活灵活现的观世音塑像给独乐寺增添了不少庄重感,是独乐寺高超建筑艺术的一个缩影。观音阁两侧,各还有一座菩萨塑像,
经考古人员研究证明,这三尊菩萨塑像都是辽代的原物
,可见独乐寺在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保存较为完好。
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之独乐寺观音阁断面图
独乐寺内另建有乾隆行宫,是清代皇帝去清东陵谒陵途中小憩的地方,也是
天津地区现今仅存的一处皇帝行宫。
国保开善寺
(俗称大佛寺)
,自建立后未经过大的维修,是一座保留有辽代建筑风格的佛寺。
现存的大雄宝殿是寺内主体建筑,亦是
最古老的建筑
,为
四阿式庑殿顶结构的辽代遗构
。除大殿以外,还有明清时期配修的天王殿、金刚殿两座三间硬山的小殿。
开善寺 图源/金晚
其中,最值得一看的莫过于开善寺大殿。它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布瓦庑殿顶。殿前有月台,殿内为减柱造,只有明间后金柱及两梢间的中柱。
减柱造是辽金建筑中常见的结构方法,尚未见于辽代以前的建筑。
开善寺大殿构造严谨、实用,整体外观朴素、稳重,表现出辽代早期木构建筑的风格特点,较好地保存了始建时的原始状态,
对研究早期木构建筑有很高的价值
。
★ 奉国寺
义县,矗立着一座近千年的辽代皇家寺院——奉国寺。它是辽朝圣宗皇帝耶律隆绪在母亲萧太后(萧绰)的“家族封地”所建的皇家寺院,是
国内现存辽代三大寺院之一
。
作为进出华北和东北的必经之路,义县向来是行走“辽西故道”的重要补给之地。
而位于义县的奉国寺,更是将由古至今多个朝代的精华融汇,集合
古代木构建筑、雕塑、彩绘、壁画、石雕、碑刻、匾额
等,是我国古代建筑发展的最高峰,代表着我国古代建筑的最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