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智慧社会”的概念。勿庸质疑的是,智慧社会的到来与信息化是息息相关的。如今,信息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必须充分发展信息技术,为科技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信息协会是我国信息化领域的权威机构,为此,《中国信息界》记者独家采访了中国信息协会会长何翠芹,请她为我们解读如何以信息化推动智慧社会发展,以及中国信息协会在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何翠芹会长表示,首先,信息化要服务于实体经济。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在推动信息化与实体经济融合方面,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尤为重要。以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变革旧有制造模式、生产方式及产业形态的根本所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制造业发展的催化,带来了全球制造业格局的大变革和大调整,成为国家之间产业竞争的新着力点。为此,我国应当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和应用力度,在这一方面占得先机,尤其是在核心关键技术和工业设计等方面,实现跨越式领先。
第二,信息化要造福百姓、普惠民生。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越来越贴近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权威数据调查,目前我国网民规模已超越7.51亿,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成为人们获取公共服务的新平台。无论从信息化的经验上看,还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上看,服务于民生,还利于百姓,让更多群众真正参与并且分享到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红利,不仅是推动网信事业发展的基础,更是国家一直追求的梦想。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以“互联网+”为驱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引领社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发展“智慧社会”,推进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新型智慧城市”为切入点,以“推动信息化与社会发展间充分融合”为目标,着重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匹配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在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于发展实际,努力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这一大背景下做出的重大决策,是落实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同步发展的积极实践,是“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的重要抓手!
对于中国信息协会的工作,何翠芹会长表示,作为我国信息化领域的重要行业协会,中国信息协会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围绕“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智慧社会”这一主题,协会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参与、分享的理念,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为主线,以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为目标,为增强国家信息化发展能力、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出力献策,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紧密融合,携手行业共同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