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黎晓新教授
的主持下,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周三疑难病例讨论会已开展了70多期,在提高医疗质量、培养新生医务人员方面效果显著。为推广华厦眼科医生培养经验,充分利用眼科医疗教育资源,华厦眼科集团科教管理中心与医信眼科强强联合,采取多种形式对病例讨论会进行报道。
本期由
小儿斜弱视科
带来一例经典病例,由杨梅医生向大家详细汇报患者的病史、眼部及其他检查、初步诊断、详细的诊疗经过。
患者基本信息
男,48岁
现病史
左眼向内偏斜伴歪头视物2年
既往史
双眼高度近视病史,20余年前,因右眼视网膜脱离行右眼玻切手术(具体不详);2017年右眼行眼内容剜除联合义眼台植入术治疗;
否认外伤、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
一般眼部检查
右眼义眼,义眼片在位,结膜无充血
左眼视力0.02/(-21.00DS:-2.00DC×100°)→0.25,NCT:12mmHg,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中深,房水清,晶体透明,眼底呈豹纹状,可见视盘旁片状萎缩灶,黄斑结构不清
眼位及眼球运动
左眼内下斜,外转、上转均受限
眼肌专科检查
眼位:33cm 照影:OS+20°L/R15°
眼球运动:左眼外转、上转均受限,可到中线
Krimsky: +50ΔL/R30 Δ
主动牵拉试验:左眼外直肌及上直肌主动收缩有力;被动牵拉试验:左眼内直肌牵拉阻力大,牵拉可到位
辅助检查
B超:左眼轴32.7mm,玻璃体轻混浊,后巩膜葡萄肿
描述:
右眼轴?mm左眼轴32.7mm
右眼眶内未及眼球组织回声;左眼玻璃体内探及点条状回声。不与球壁回声相连,动度及后运动(+),后极部球壁回声向后膨出,CDFI未见异常血流信号。
提示:
左眼球内异常回声
性质?玻璃体浑浊 后巩膜葡萄肿
请结合临床
左眼上直肌向鼻侧移位,外直肌向下方移位
诊断意见:
眼眶CT平扫提示:
1、
右眼眶义眼置入术后改变。
2、
左眼球增大,请结合临床。
入院诊断
诊断:
1、
左眼重眼综合症;
2、左眼高度近视;
3、右眼义眼
诊断依据:
左眼内下斜,眼球向外、向上受限,双眼高度近视、眼轴长、眼眶
CT检查左眼外直肌与上直肌间夹角增大
鉴别诊断:
与引起眼球运动受限的疾病鉴别,如甲状腺相关眼病、眶壁骨折
治疗:
术前科内进行讨论,并向医务科提交特殊治疗申报表,医务科审核同意;全麻下行左眼内直肌后徙(
6mm)悬吊(3mm)+yokoyama术+睫状血管分离保留
手术前后头位与眼位对比
术前
术后一天
术后一天,九方位照相
小结
——重眼综合征(高度近视伴有的内斜视)
特点:
一种获得性、进展性的内下斜视
眼球外转和上转受限
与高度近视的长眼轴相关
术前
术后一天
发生机制:
①外直肌和上直肌之间的pulley组织比较薄弱;
②肌锥内容积有限,高度近视的眼轴增长(眼轴大于30mm),眼球在肌锥内转动时,易从薄弱处(外直肌与上直肌之间)疝出肌锥外;
③不能自行回到肌锥内时,发生固定性斜视。
上直肌和外直肌间正常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