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No.1
韩可思,《什么是经济人类学》,胡吉诃德译。原文载于《国际人类学百科全书》(
The International Eneyclopedia of Anthropology
)。
No.2
叶仁杰,《从家政到经济的概念历程》,载于《中国图书评论》2023年第2期。
No.3
理查德·J.莱恩,《原始社会中的“夸富宴”:礼物的象征交换》,文章选自《导读鲍德里亚》,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
No.4
莫斯,《礼物》导言、第一章、结论。
No.5
萨林斯,《石器时代经济学》,第五章〈关于原始交换的社会学〉Pp.214-226,2009年版本。
No.6
Kurtlus Gemici,《卡尔波·兰尼和嵌入概念中的二律背反》,
Socio-Economic Review
(2008) 6, 5-33.
No.7
埃里克·R.沃尔夫,《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第三章〈生产方式〉(节选)
第二部分
No.8 生计模式
费孝通、张之毅,《禄村农田》第八章〈生计〉,收录于《云南三村》,2021,商务印书馆。
No.9 工作
方怡洁,《繞開、修復與「移動學習」:深圳青年農民工「當老闆」與「見世面」的學習民族誌研究》,《台湾人类学刊》2021年第1期。
No.10 消费
马丽思,《西安的儿童食品和伊斯兰教饮食规范》,摘自景军主编《喂养中国小皇帝:食物、儿童和社会变迁》第三章,2017。
No.11 礼物
郑姝莉,《“请客不收礼”:道义关系调适与农村宴请新现象研究》,《社会学研究》2020年第3期。
No.12 贸易与市场
阮池茵、丁玲,《金融化时代农业资本积累方式的转变*——基于中国西南高地玛咖产业发展的民族志研究》,《社会学研究》2023年第2期。
No.13 货币与以物易物贸易
张宇婧,《旧集新散》,收录于《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2018)》
No.14 信用与债务
朱兴涛、李一凡,《信用如何生成?初探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社中关系的结构化》,《社会发展研究》2021年第2期。
No.15 产权
张小军,《象征地权与文化经济——福建阳村的历史地权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No.16 全球化
麻博洋,《二手服装的社会生命史——中肯之间的跨国二手服装贸易网络》,《开放时代》2024年第3期。
No.17 社会主义
张江华,《公分制下农户的经济行为——对恰亚诺夫假说的验证与补充》,《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