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逍遥子
这些天,身边不少朋友在讨论:深圳罗湖布心村水围村旧改,规划图显示将有5栋77F超高层住宅。
众所周知,楼层越高,容积率、公摊面积也就越高,在这里心疼一波深圳人民。
而最近,我在报道中看到,2014年广州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过30平方米,2018年更提高至人均34.2平方米,比1978年增长8.0倍,居住环境越来越宽敞优美。
近日不少粉丝询问我:现在广州楼市基本都在打折促销,可以入手吗?
我的回答就是,
还是那句话,如果是刚需自住,遇到好的产品,好的议价空间,就可以入手。
01.
刚需购房者的杠杆更高,还债压力更大
自1998年福利分房时代结束,随之迎来了商品房时代,二十年时间里,人改变了房子,房子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二十年间,房子从住房快速演化为投资品,从消耗一代人的努力到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的心血。
最近又翻阅了贝壳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全国购房者画像》和《2018年居住报告》,报告提到:
第一,刚需购房者的杠杆更高,偿债压力更大;
第二,首次置业人群杠杆更高。2018年首次置业购房者贷款成交占比为90%,高于其他购房需求。
身边一些已经上车的90后朋友,时常抱怨:
首套房掏净了六个钱包……
02.
年轻人纷纷杀入广州,刚需需求得到释放
截至18年末,广州常住人口已连续4年以每年超过40万的规模增加,前3年分别达42.06万人、54.24万人、45.49万人,4年人口增加超180万,领跑全国。
广州前段时间还祭出了“抢人”大杀招,继续放宽入户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广州这次抢人招数,“打击”目标十分精准,用公式表示如下:
高学历+适婚青年+稳定收入+没购房资格=“买房人”
未来楼市行情如何?一句话,
准买家好自为之
。
第一,对楼市最直接的影响,当然是城中村及刚需型租赁住房租金进一步上涨;
第二,几年后
,当这批“新广州人”开始进入婚育高峰期时,对刚需型商品房的需求将得到释放,广州刚需型商品房的供应紧缺现象将进一步加剧;
第三,由于广州已经持续了4年的“人口虹吸”,因此刚需需求在这一两年的时间内,应该就能开始释放;
第四,时间放远一点,再过几年,这批人群对优质学区房的需求也将逐步得到释放。
03.
把握住打折促销的机会,进入“有房阶层”
现在很多朋友都在犹豫不决,很大部分原因就是:
担心买了之后,还会有更大幅度的优惠。
不过,果断入手的,往往都是最大的赢家。
2009年,随着成交量和成交金额逐步回升,08年的楼市阴霾一扫而光,最终全面超越鼎盛的07年,创出历史最高纪录。自此开启了长达十年黄金楼市。
这十年间,把握住红利期的朋友率先进入“有房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