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家人文历史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原名《文史参考》,“真相、趣味、良知”,为学术界搭建话语平台,为新锐者提供思想阵地,为文史爱好者营造精神家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地采集者  ·  美国能源工业-美孚石油公司 ·  5 天前  
大地采集者  ·  美国能源工业-美孚石油公司 ·  5 天前  
史事挖掘机  ·  盘点那些以为是中国,其实是国外的发明~ ·  6 天前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资讯 |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家人文历史

时代|“干部见干部,比比尿素裤”:这种看来可笑至极的服装当年却是抢手货

国家人文历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3-31 11:55

正文

经公众号“短史记”(微信ID:tengxun_lishi)授权转载。

今天看起来可笑至极的“尿素裤”,当年没有点特殊关系,实在还穿不上。“尿素裤”流行于大江南北的主因,是当时布、棉供应的严重不足,这涉及到一个很大的历史背景。



张贤亮的小说《青春期》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一次,她利用休假日将日本进口的尿素口袋拆开来当布料,缝制成小汗衫及裙子般的半长裤穿来上工,满身散发着尿似的骚味…… 那时她穿着日本化肥袋做的半长裤在我眼中却非常滑稽,‘日本’两个字正好缝在她屁股蛋上,一边是‘日’,一边是‘本’,但她连‘日本’两个字都不认识,显然不是有意的。


她做时装表演的时候我发现了‘日本’而大笑她却以为我笑的是她屁股,便停下来弯下腰把屁股朝我面前一撅,笑道: ‘你看你看你看!让你把女人的屁股蛋看个够!’于是‘日本’在我眼前更大大地膨胀起来。


且慢发笑,那条“满身散发着尿似的骚味”的尿素裤,当年可是风靡大江南北。


干部见干部,比比尿素裤


有一首名为《日本尿素袋》的诗如此写道:做成裤子乐陶然,不串亲友不舍穿。早就收藏入村史,一提笑得把腰弯。


诗的作者是体制内干部,比较幸运,从诗意看,作者在70年代曾拥有过“尿素裤”。大多数的农民则没有这样的机会,所以,他们自编的歌谣里就多出了那么一股讥讽的怨气:


干部见干部,比比尿素裤,前头“日本产”,后头是“尿素”。


陕西合阳县路井镇路一村五组的村民侯双喜,许多年后回忆说:“屁股上写着净重50公斤,裤裆里写着含氮量80%,你想想是什么感觉?”但是,即便是尿素袋子,当年也只是村里的干部能穿,一般社员还穿不起。


“大干部小干部,一人一个尼龙裤,有黑的,有蓝的,就是没有社员的。”这首当年在巷道地头的小孩口中流传的童谣,侯双喜至今仍背诵如流。


河南作家周熠在他的《散文自选集》里忆及尿素裤:


公社革委会孙主任一上台亮相,便激起了人民发亮的目光和窃窃私语……


特别善于发现美的女人们终于有了新的发现,透过那轻轻淡淡的青蓝裤色,先是在孙主任的膝盖上方的裤脸上认出了‘日本’二字,继之又在后臀下隐约看到‘尿素’两个黑体字。


很快就证实,这条卓尔不群的‘超丝绸’夏裤,是用两只进口的四十公斤装的日本尿素的外包装拆洗、染缝而成。孙主任的少夫人在县供销社工作……



湖南作家王跃文在《我的堂哥》里描述:


我上大学几年,每次放假回来,都听说很多通哥的事情。想不到阳秋萍同他离婚了,跟了幸福。村里人说得难听,幸福用三条尿素袋子,就把阳秋萍睡了……


通哥看见阳秋萍新做了条尿素袋子的裤子,问是哪里来的,阳秋萍讲是幸福给的……通哥起了疑心……


山东平阴县的董宪云,70年代是当地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成员,这个身份让她有幸获得了一条“尿素裤”:


宣传队的领导非常体谅我们的心情和难处,也想让我们穿得体面些,他们脸上也有光……也不知道找的哪位领导,走的什么关系,用非常便宜的价格,弄到一批日本尿素尼龙袋子,到济南印染厂染成浅灰色,在县被服厂一人拼接了一条裤子……


由于尼龙袋子上的字是黑色的,染色盖不住黑色,平阴县曾流传这样一个顺口溜:‘宣传队不害羞,穿着尼龙袋子满街溜,后边是‘日本产’,前边是‘尿素’,裤裆里还夹着‘含氮26%’。今天每当想起这个顺口溜,心里就酸酸的。


今天看起来可笑至极的“尿素裤”,当年没有点特殊关系,实在还穿不上。作家周熠回忆起自己搞到“尿素裤”的经过:


当时,刚刚同日本邦交正常化,进口尿素极有限。一个公社分配下来的尿素指标不过两万公斤,可得的尿素袋,四百至五百条而已。加上县里截流,能分到三百来只袋足矣。这对于六万人口的公社来说,僧多布少,无异于杯水车薪。这就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征购尿素袋的独特现象。


公社首脑机关的干部们除了孙一把,按人头扣工资1.6元(每只袋八角),由财会负责人直送供销社孙主任手中,郑重传达领导指示:保证供应,注意影响。只好暗度陈仓,不用外搬运工,由供销售主任带着仓库的人员,连夜开仓,秘密腾挪清点后送往公社。


我给公社革委副主任写斗私批修心得,获全公社好评。这位副主任脸上有光,他就黑夜亲自打着手电到仓库,也套购到两只袋给我。


原山西长治市委书记吕日周也回忆说:


我们又到太行山调查,太行山也是如此,那里的农民,就是因为物质生活的贫乏引起一些干部与群众关系的紧张,那里有大队干部、小队干部和群众争抢一个尿素袋子的事,谁抢上谁就可以做件衣服或裤子穿。


那时我们就贫穷到那样的程度,不得不用日本的尿素袋子来做衣服穿。争来争去,由于大队小队干部有权,就把这个尿素袋子争到了,做衣服穿了。


农民没有权,所以他们就用民歌的形式唱出来,表示他们的不满:‘大干部,小干部,一个一条料子裤,前边写的是日本,后边写的是尿素’这样的歌词我们听起来感到很可笑,但实际上我们心里是很痛心的。我们的人民在我们党的领导下搞了三十多年,竟然争抢一个尿素袋子。


这样的情形下,民众原创了大量的讽刺干部穿“尿素裤”的民谣,譬如:


干部见干部,先比高级裤,前边“日本产”,后边是“尿素”,裤裆里“净重25”(”净重25“,是指包装袋上所印的文字。)


哪个是干部?先看穿啥裤。前头“日本产”,后头是“尿素”,不是干部也干部!



屙尿在日本,放屁加拿大


“尿素裤”流行于大江南北的主因,是当时布、棉供应的严重不足,这涉及到一个很大的历史背景。


1954年,全国棉纱、棉布统购统销,供求关系紧张,9月份实行了凭“布票”限量供应棉布。除了农产品粮、油以外,这是工业消费品的第一种票证;而且比“全国通用粮票”发行的时间还要早上一年。


当时,根据南北气候差异等因素,制订了不同的布票定量标准。譬如:北京市每人每次发放17尺3寸布票,刚够成人做一套蓝布制服。天津市每人每次可领取13尺,江西省发放11尺,严寒的哈尔滨则每人每次24尺布票,可做一套棉衣;南方亚热带地区城镇每人每次就只有7尺4寸布票。


1960年,布票限量普遍减少到一半以下。许多地区每年每人供应的棉布减少为3尺左右。如四川城镇每年每人只发3尺7寸;山东城镇每人只发布票1尺6寸。


四川省一位教师回忆:60年代初,风声一天天紧,听说四川省只发3尺7寸布票,因为连年使用布票,大家的家底都空了,猛一下又紧到这种程度。那时刚参加工作的人,通常只有两件褂子,平时是脱了这件换那件;裤子也只有两条,一条单裤,一条棉裤,单裤夏天穿外头,冬天当衬裤穿里头。所以裤子也就特别费!一条新裤,不出一年也就烂了。


1961年3至8月,上海市区每人只发给2尺6寸布票,一家四口的布票无法缝制一套成人的衣服。后来就有了所谓的“人造棉”。



工程师刘某回忆:1963年秋天,他18岁时考上了北京化工学院,从一个贫穷的江南小镇来到首都。三年苦难时期刚刚过去,他的助学金,除每月15元伙食费外,只剩4元零花钱。无法制版御寒的棉衣,冬天实在有要事必须出门,只好暂借北方同学的棉衣穿,这样一直熬到毕业。


上学期间,国家曾发明了一种叫做“人造棉”的化工产品,来代替棉花纺织布,据说比棉布还要经久耐穿。但人造棉产量很小,国家照顾学生,决定优先配给每位北京在校大学生做一件衬衣的定量。


为此,非常郑重地向每人发了一张‘购买人造棉证明’,凭证购买。发证后,又专门开了班会,同学们对党和政府的关怀表达了深深感激之情。


拿着那枚印有“一次有效,不得转让”的购布证,想买又没钱,刘某十分为难。终因拿不出3元人民币,而放弃了第一次享受“人造棉”的机会!他将这枚购布证珍藏起来。只有极少数同学穿上了人造棉衬衣。那衣料确有一种飘逸感,引来了众多羡慕的眼光。


参加工作后,他终于用8尺布票做了一件人造棉衬衣,圆了一个人造棉的梦。一次,年迈的母亲为他整理房间,从箱子里翻出翻出那枚未使用过的购布证,刹那间泪如泉涌,泣不成声。此后,他时常做梦,梦见母亲的老泪,梦到他的大学生活和那失落的人造棉衬衣。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日子,一直维持到70年代。然后出现了“尿素裤”。


1972年9月25日至30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了中国。9月29日,中日两国政府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翌年1月,双方互设大使馆。随后,一系列的贸易、航运、海运、渔业、文化交流的协定相继签署,其中就包括日本尿素的进口。


尿素袋子,则被干部们做成了裤子。


当然,也不是所有”尿素裤“的原材料都来自日本的尿素袋子。当时还有这样的顺口溜:大干部小干部,一人一条尿素裤。屙尿在日本,放屁加拿大。因为当时也从加拿大进口尿素,一条尿素袋不够做条裤子,得用两条尿素袋拼起来。


资料来源:

《吕日周自选集》,吕日周著,红旗出版社出版;

《知识分子与人民币时代》,陈明远著,文汇出版社出版;

《周熠散文自选集》,周熠著,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话说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董宪云著,载《启蒙行动》,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

《1970年代的童谣》,载《天涯》杂志等。


好 文 推 荐


地理 | 令人念念不忘的贝加尔湖:那场与中国的分离,无关利炮坚船与兵临城下,关乎眼界

沙俄与大清最终不可避免地在东、中、西三线全面碰撞,而今天中国人念念不忘的故土贝加尔湖便位于碰撞的中心。谁,最终可以拥有它呢?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战争时期的蒋介石手谕:事无巨细一管到底,严厉怒斥更是日常

整个抗战期间,蒋介石亲下手令进行军事部署、遥控指挥战斗的例子多不胜数,限于篇幅,无法一一列举。总之可用五个字总结——委员长很忙。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大叙利亚”理想的兴衰:解开中东世界战争与和平的密钥

在可见的将来,这个从未在地图上出现的“国家”仍将一次又一次地闪现于中东的权势斗争之中,直至在机缘巧合之下真的变为现实。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点击图片,查看所有往期杂志


国家人文历史

微信ID:gjrwls

长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