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贵圈-腾讯新闻
腾讯新闻出品、立春工作室旗下栏目,聚焦大文娱深度报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贵圈-腾讯新闻

步履未停,音乐不止|2020腾讯娱乐白皮书音乐篇引言

贵圈-腾讯新闻  · 公众号  ·  · 2021-01-13 19:3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文 |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企业发展部总经理 梁韵恒
出品 | 腾讯新闻×腾讯娱乐白皮书



非常感谢腾讯新闻、腾讯娱乐白皮书,让我有这个机会,在这个严冬代表音乐行业为大家带来春天般的好消息。这个好消息跟盛典的主题是一致的。在这样特殊的年份,整个音乐行业也没有停下来,步履未停,也是音乐行业的主题。


我们先看一下来自腾讯娱乐白皮书的几个关键的数据洞察。


在宏观环境很不确定的大环境里面,整个中国音乐的行业,其实产值也在逆势持续增长,2020年达到710亿。在这里面,互联网音乐付费的增长是加速的,我们看到来自于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包括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2020年第三季度的在线音乐付费用户规模超过了5000万,付费率达8%。虽然整体付费率并不高,但相比之前,对于中国音乐行业来说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数字。并且,在这里面我们看到了新的蓝海,腾讯娱乐白皮书的调研数据显示,有接近70%的普通用户表示愿意或者可能为音乐付费。



这些好消息其实都在印证着,也在预示着一个趋势,在音乐行业里更多的用户消费意愿被挖掘出来,音乐内容有更多的商业价值被发挥出来,这个其实是能够极大地鼓励更多怀揣音乐梦想的音乐人加入到音乐行业,更多的好内容被创造出来,这其实也是音乐行业能够重新走上正循环的重要基础。


说到音乐人,我也分享一组数据。大家可以猜一下,过去一年发布的华语新歌有多少?我们看到这个数字从2018年的15万首到2019年的24万首,2020年又增长了两倍,接近70万首。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有将近三百万分钟的音乐被被创作和发行出来;这意味着一个普通的听众,如果让他听完今年发布的所有录音作品,他不眠不休至少要听6年,这还仅仅只是华语录音室版本的新歌,没有包括综艺和演唱会的live版本,如果加上这个数字会更加惊人。


这些数字都在反应这个行业正在变好,正在有一个更好的正向循环。另外,趋势背后,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音乐内容的生产者前所未有地覆盖得那么广。唱片时代,唱片公司是最重要的内容生产主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有更多个人能够通过大众媒介的选秀方式被大家看到,然后崭露头角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在这个新的时代,唱片公司、头部艺人工作室、以及新人养成,让音乐生产的话语权和掌控权前所未有地覆盖了更多的个体。


因为随着音乐创造的工具的发展,创作门槛被大大降低,同时我们看到,以很多互联网平台为首的一些平台,让怀揣音乐梦想的音乐创作人能够一站式地、很轻松方便地把音乐发布、认证,在互联网平台上获得收益,这些数字音乐基础设施的搭建都能够让在座的各位,包括在直播前有音乐才华的各位音乐人,更好地、更大范围地参与到音乐创作里来。所以严格意义上说,各位既是音乐的传播者,也是音乐的生产者。


除了音乐内容规模前所未有的丰富之外,我们看到音乐发行、音乐宣发的渠道也发生着非常深刻的变化。20世纪以前的发行渠道,是非常中心化的,电视,电台,包括传统的杂志音像店,这些是大家获取音乐内容的重要渠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有更多平台加入进来,包括互联网平台、运营商、演出方。而在今天我们看到音乐内容被分发的渠道前所未有的多元化与去中心化,互联网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这也正像白皮书里面说到的“互联网的底色”,对于音乐行业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浓墨重彩。用户能在流媒体平台、视频平台、K歌平台上看到、听到、唱到、玩到他们喜欢的音乐。


2020年,以网综、台综以及线上演出为代表的新的宣发方式,成为这个特殊年份的新发行渠道,例如垂类的音乐综艺、养成类的音乐综艺,让更多垂类圈层向的音乐内容能够触达他们所面向的音乐用户;线上演出创造了一个新的模式,让传统的演出突破原有的空间局限,让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观众能看到高品质的演出。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一年有超过一百场高品质线上演出呈现给用户,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也在今年创造了TME live这个新的线上演出品牌,在新形势下做非常重要的推动,树立了线上live的标杆。


这是音乐生产以及分发的一个重要变化。所以问题来了,在这个大背景下,这么多内容在这么多不同渠道分发的当下,究竟有多少好的内容?好的内容有没有标准?这个标准又是什么?


因为音乐在我的心目中,不止是消费品,它也是一个文化的图腾,是艺术。从这个角度看,怎样评价“好”的音乐,对推动这个行业发展非常重要。


评价体系其实也是不断演进的。在我们看来,传统的专业编辑、DJ、评委是曾经这个行业内容评价里最重要的话语权掌握者,但随着平台的加入,大的分发渠道都在利用自己的数据发布自己的评价。在这个阶段,数据成为关键词,但数据本身没有问题,因为数据是中性的,数据反映大家在关注什么、消费什么。



但是,刚才提到内容规模空前的壮大,同时分发渠道空前的多元,以及割裂、分化,所以在这个大背景下,对于一个我们所期待的、新一代的内容评价体系,我认为关键词不只是权威,不只是流量,更应该是多元。


多元意味着有几个含义:


首先,数据的产生跟展现不该只有单一渠道和平台,我们没有一个单一的渠道和平台能够真实覆盖现在所有用户的所有行为喜好,所以渠道的覆盖是多元的。


第二,价值的评判也是多元的。数据很重要,专业的审美也是一种引领,也很重要。所以价值也是多元的。在这个大的愿景以及对未来推演的同时,我们看到在海外,基于数据型的评判体系的榜单其实一直都存在,像Billboard已经有超过五十年的历史,这就是基于综合性数据去展现全国甚至全球范围的音乐品质的评判;另一方面专业审美维度的评价体系,像格莱美这种,也在这个行业里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回到我们自己,就像我们刚才说的,中国音乐行业在前所未有的复苏和繁荣的阶段,这时更需要我们有好的见证机制,评价机制,给行业最大的鼓励和推动。


在中国,我们也在见证着,我们也希望推动有这样新的评价体系发生。


首先我非常感谢以及非常认可腾讯娱乐白皮书,这样一个综合性的、年度性的盘点和梳理,在音乐行业也好,泛娱乐行业也好,都是非常重要的评价标杆。


同时,作为中国在线音乐娱乐服务领航者,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也在思考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也在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我们在2018年开始发起了一个涵盖流媒体、K歌、微博、电台等超8亿月活跃用户数据的一个数据型榜单,另一方面,我们也在2020年底发布了一个新的、由上百位音乐人和制作人联合评选的一个月度专业评审型榜单:UNI-浪潮联创音乐榜。我们希望结合数据以及专业审美的双重维度,更好地、更完整地反映现在中国音乐行业内容的质量和价值,我觉得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使命。


最后,请允许我回到“步履未停”这个主题,这个对于音乐行业来说,再准确不过的主题。虽然说我们刚才看到了很多好消息,但我看到的更多是潜力,这个潜力体现在现在中国在线音乐付费的渗透率还不足10%,在国外这个数字是40%到50%。我看到的潜力体现在音乐产业的人均产值,虽然中国总产值全球前十,但是人均产值跟发达国家相比还只是十分之一。这些都是我们看到的音乐行业未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很多人说,今年是过去二十年以来音乐行业最好的一年,是最好的时代。我希望接下来每一年站在腾讯娱乐白皮书颁奖典礼舞台上的音乐引言者,如果他们每年都能说,今年是音乐行业最好的时代,我觉得这个才是行业持续向上发展的最好象征和标志。


允许我最后作结,作为音乐行业的从业者,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希望我们不要停下来,我们要继续前进,谢谢。



扫码阅读

2020腾讯娱乐白皮书


* 文中图片数据均源自《2020腾讯娱乐白皮书》

* 腾讯新闻出品内容,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实习运营编辑 | 一鸣
本文版权归「贵圈」所有
回复「转载」获取转载说明
欢迎转发朋友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