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荣茂观察
作者:李荣茂,THLDL大课堂、清大领导力创始人;原清华大学领导力创办人;资深投资人。站在中国立场分析国内外政经走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荣茂观察

突发紧急事件!特朗普遭枪击!现场曝光!释放什么信号?

荣茂观察  · 公众号  ·  · 2024-07-14 11:4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一、特朗普竞选遇刺事件:分析与影响探讨


【央视新闻】美国特勤局7月13日通报说,一名枪手向特朗普集会演讲台开数枪,该枪手已被击毙,集会观众中1人死亡、2人受伤,事件正在调查中。当地检察官表示,枪手当时从集会会场旁边的一栋楼上,距离特朗普约180米至275米,用AR式步枪发射了8发子弹。据特朗普竞选团队表述,在当地医疗机构检查后,目前特朗普情况安全稳定。直播画面显示,特朗普右耳有血迹。据最新报道,特朗普整体安全无虞,正在进行健康检查评估。据美国选举信息网站“真正透明政治”汇总的民调数据,截至7月11日,特朗普在全国民调中平均领先拜登2.7个百分点;在关键“摇摆州”,特朗普平均领先4.1个百分点。


【荣茂观察】


特朗普当总统之前有个恶搞游戏叫《保护总统先生》,里面就是扮演保镖飞身保护被狙击的总统(原型就是特朗普),多年后上演了真人版。这一事件迅速引起了美国政坛及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美国总统拜登、前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等政要纷纷发表声明,谴责此次政治暴力事件,并为特朗普祈祷。知名企业家马斯克也在社交平台X上声援特朗普。同时,数名外国政要,包括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也表达了对特朗普的关切。


在这次事件中,有一张照片火遍全球。



不得不感叹,无论是在互联网还是现实中,这位全球顶级网红展现出了非凡的职业风范。面对突发状况,他迅速调整姿态,仿佛早已洞悉镜头的位置,从容不迫地展示出最佳形象。这张照片,极有可能成为普利策新闻奖的有力竞争者,它的影响力或许将超越时空,永久镌刻在美国历史的记忆之中。不禁让人联想到历史长河中的经典瞬间—— 赫鲁晓夫与玉米的传奇,以及德拉克洛瓦笔下《自由引导人民》的永恒魅力(原图不方便贴,大家可以自行搜索)。 正如古往今来的人物,他们总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超乎常人的勇气与智慧。回溯至遥远的楚汉争霸时期,当项羽一箭穿胸,刘邦却以“贼中吾趾”的谎言稳定军心,不仅鼓舞了士气,俘获了人心,更在后世留下了千古佳话。



很多年前,我看过一本盗墓小说,讲混黑道的喜欢摇头晃脑就是怕被爆头,当时觉得扯淡,没想到还真有点道理。原本以为特朗普演讲时摇头晃脑,拉手风琴只是情感投入,结果在关键时刻救了大命。可以说,特朗普躲子弹与应对突发状况的功夫,都在演讲技巧里了。


此外,我注意到一个细节:最致命的一发是从后面射击的,瞄准的是后脑,力求一击致命。《纽约时报》摄影师道格·米尔斯 (Doug Mills) 捕捉到了这颗子弹。 如果特朗普没有刚好转过头,他很可能已经死了,和安倍晋三相见。



同时,现场安保问题很大,枪手是趴在旁边谷仓屋顶上大概五十米距离,这么近的地方没有安保覆盖,现场都有人看见房顶上的人了。CNN报道称,目前枪手已被美国特勤局(USSS)击毙。特朗普事后首次发言,感谢了美国特勤局,并表示“子弹打穿了我的右耳上半部”。 目前,美国当局已将事件列为暗杀案件处理,对枪手的身份和动机尚一无所知。


在美国政坛的历史上,政治活动中出现枪杀事件并非首次。历史上,如林肯与肯尼迪的遇刺事件都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质疑。特朗普本次竞选遭遇枪杀,其更多细节与调查结论尚需时间,我对此保持关注。


从初步分析来看,这一事件对于特朗普的选情应该有利。在生死关头,特朗普表现出的镇定与冷静无疑会赢得更多美国民众的同情与支持。 同时,部分民众,尤其是摇摆人群,难免会将此事与“政治迫害”联系起来,这对本就处于劣势的民主党与拜登来说是不利的。


对于中国而言,无论谁上台,美国的大方向与战略都不会有本质性的区别。差别仅在于处理中国问题的具体思路与策略上。 如果特朗普上台,贸易问题可能会成为首要议题。整体而言,特朗普的政治思路更具有“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所以对与美西方贸易量较大的公司带来很大风险,而拜登的思路则显得相对“传统”与“稳定”,更好“预测”。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在首次电视辩论特朗普明显占优后,市场已经开始交易并计价特朗普上台的情形。 此次遇刺事件预计将加速这一情形的发生。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美国大选的进展以及可能对市场产生的影响。


最后,无论美国大选结局如何,我们祝愿特朗普同志安全无恙。 一个接近八十岁的老人在遭遇可能的暗杀时能做到“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这种镇定与勇气确实令人敬佩。同时,我们也期待美国政坛能够以更加和平、理性的方式处理政治竞争,共同维护国家的稳定与繁荣。


二、 “社保第六险”蓄势待发:长护险制度展望与挑战

【第一财经】7月12日报道,我国拟在今年下半年发布关于建立全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相关文件,“社保第六险”将真正来到每个人身边,为年老、疾病或伤残导致失能的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保障。


【荣茂观察】


这份文件,旨在为年老、疾病或残疾人员提供护理方面的资金报销保障,标志着“社保第六险”即将登场。


长护险已在49个城市进行试点,形成了两种主要缴费模式:一是“有感参保”,与五险一金类似,由职工和企业自主缴纳,资金进入独立的长护险基金,与医保分开管理;二是“无感参保”,直接将医保结余的一部分划转给长护险基金,无需居民额外缴纳,这主要在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发达城市实施。

然而,无论是哪种缴费模式,都面临着医保基金投入偏高、个人缴费占比低、责任分担不匹配的问题。 因此,政策规划时提出,长护险应延续社会保险权责统一的原则,适度加大个人缴费比例,以避免其成为免费的社会福利,或形成类似社保基金亏空的问题。

关于长护险是否要城乡同步推进,这是一个需要谨慎考虑的问题。由于历史因素,现行的医保制度是城乡二元的,尤其在DIP/DRG改革后,“同病不同价”现象突出,这是当年城镇医保和农村医保双轨制带来的弊病。如果城乡统一缴费标准,农村家庭是否能承担城市同等的缴费标准,以及能否享受城市同等的护理服务,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综上所述,长护险制度的建立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在推进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个人缴费的合理性以及城乡差异的现实性。建议政策制定者在设计长护险制度时,注重权责统一,合理划分个人与社会的责任;同时,对于城乡同步推进的问题,应持谨慎态度,充分调研和论证,确保制度的可行性和公平性。


三、贸易顺差扩大与外汇储备缩减并存,原因何在?


【网易】7月13日报道,近期数据显示,我国上半年货物贸易顺差显著提升,然而外汇储备却出现下降,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具体来看,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21.1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其中出口增长6.9%,进口增长5.2%,贸易顺差更是扩大了12%。然而,截至2024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却较5月末下降了97亿美元。


【荣茂观察】


这种贸易顺差提升而外汇储备下降的情况,背后有多种原因。首先,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出海企业数量增多,对外投资也在不断增大。 这一过程中,企业需要将大量资金汇出以支持海外业务的拓展,这无疑会导致外汇储备的减少。

其次,随着居民财富的增加和全球视野的拓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居民开始进行全球投资理财或增加全球消费。这些行为同样会导致资金的大量汇出,从而影响外汇储备的规模。

综上所述,贸易顺差的提升并不一定意味着外汇储备的增加。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资金流动更加频繁和复杂,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着外汇储备的变化。因此,我们在分析经济数据时,需要更加全面和深入地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同时,政府和企业也应密切关注国际经济动态,合理规划和使用外汇储备,以确保国家经济的稳健发展。


四、中东变局:胡塞武装与盟友联手,以色列海上生命线遭重创,港口破产


【网易】7月8日报道, 以色列重要港口埃拉特港宣布破产了!据以色列第12频道报道,由于胡塞武装的袭击,埃拉特港已经完全关闭,8个月没有任何活动和收入。港口的首席执行官吉迪恩·戈尔伯(Gideon Golber)对记者表示:“由于联军国家在红海的失败,港口已经完全关闭,8个月没有活动了。我们已经8个月没有任何收入了,现在是国家伸出援手并明白必须关闭港口的时候了。”


【荣茂观察】


悄然之间,中东地区的局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和胡塞武装的联手反击之下,一度在中东疯狂杀戮、大肆扩张的以色列,终于尝到了战争的残酷滋味。尤其是胡塞武装,自巴以开战以来,屡屡用切断红海的方式驰援在中东苦战的哈马斯,给以色列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为了缓解以色列的困境,美国在年初高调发起了红海联合护航行动。


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原本号称有30多国参加的红海护航行动,到最后仅有一个英国跟随参战。这使得美国不得不亲自上阵,多次对胡塞武装发起打击行动,并承诺为过往商船提供安全保护。


然而,面对美英的袭击,胡塞武装却越战越勇。他们不仅在红海加大了火力,还将火力直接覆盖到了地中海甚至太平洋,追着美英和以色列的船只打。 美英联手不仅没能阻止胡塞武装的炮火,甚至连美国的航母和军舰都成了他们的打击目标。


而曾经的海上霸主英国更是成为了第一个商船被击沉在红海的国家,颜面尽失。在胡塞武装的猛烈打击之下,以色列的红海生命线彻底被打残了。


以色列南部第三大港口埃拉特港已经宣布破产关闭了, 这对于严重依赖海上经济的以色列来说,无疑是重磅一击。要知道,埃拉特港是以色列最为繁华的港口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然而,自巴以开战以来,它就成了胡塞武装重点打击的目标。随着2024年以来胡塞武装加大对美国及以色列船只的打击力度,埃拉特港更是首当其冲。


据以色列埃拉特港的CEO吉迪恩·戈尔伯特介绍,由于害怕胡塞武装的打击,许多船只纷纷绕道红海,对以色列目标港口唯恐避之不及。现如今的埃拉特港已经半年多没有看到一艘船了,无奈之下只能解雇了280名员工并关闭港口,走破产流程。埃拉特港的关闭标志着胡塞武装红海行动的一次重大胜利,同时也预示着美英联手发起的红海护航行动的失败。除了埃拉特港之外,以色列的另一港口海法港也连日来遭到胡塞武装和中东伊拉克反美武装的联手空袭,商船骤然减少。这使得以色列的海上生命线几乎被完全掐断。


更让以色列胆战心惊的是,连日来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对以色列北部的袭击也是愈演愈烈。 他们不仅对以色列占领的戈兰高地频频发起猛烈的打击行动,致使以军损失惨重;还用精准斩首以色列军方指挥官的方式来回击以色列对真主党武装指挥官的暗杀。


这也是在告诉以色列:如今的中东武装具备了以牙还牙报复以色列的能力。这也是以色列迟迟不敢对真主党武装全面开战的一个主要原因。


这次巴以战争爆发之后,整个世界见证了以色列的残暴和贪婪;与此同时,也看到了中东各大武装的集体崛起以及逐渐衰落的美国和以色列。


中东武装联手用行动告诉美国和以色列: 们在中东为所欲为的日子彻底结束了。 未来的中东局势将更加复杂多变,各国需要更加谨慎地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和利益纷争。


--------------------------
觉得不错请分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程序员大咖  ·  2017年IT行业最赚钱的5个职位
8 年前
掌阅读书  ·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7 年前
肌肉男训练营  ·  瘦人增肌多吃,多吃不消化怎么办?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