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博中国
中国文物报社是国家文物局主管的文博考古全行业全国性权威媒体单位,这里将整合《中国文物报》、《文物天地》杂志、《中国文化遗产》杂志以及中国文物信息网的最新资讯、学术前沿、热点评论、学术成果,欢迎大家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洞见  ·  一个人变值钱的底层逻辑 ·  昨天  
ONE文艺生活  ·  好舍不得丢掉它啊 之前有个帖子很火, ... ·  2 天前  
最爱大北京  ·  3月12日 | 京城事儿全知道 ·  2 天前  
ONE文艺生活  ·  隐瞒婚史、疾病、性癖 | 39个伴侣不知道的秘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文博中国

荐书 | 科学之精神重构文物生命史——《千文万华待胜识——明赵谅墓出土彩绘漆棺保护研究》推介

文博中国  · 公众号  ·  · 2025-03-11 14:11

正文

图片

图片


图片


《千文万华待胜识——明赵谅墓出土彩绘漆棺保护研究》(以下简称《千文万华》)一书,由首都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团队在历时七年的工作基础上编撰而成,是近年来中国文物保护领域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的精心之作。此书以北京石景山区南宫净德寺遗址考古出土的明嘉靖时期宦官赵谅墓彩绘漆棺为研究对象,从考古发掘背景介绍、文物病害问题分析、保护修复研究与实践总结、文化艺术解读及意义阐释等多维度展开论述,既是一部翔实的文物保护修复报告,亦是一部揭示明代漆器工艺与丧葬文化的学术专著。其内容之丰赡、视野之开阔、方法之创新,令人耳目一新。

211206l9c4g6afob65i9fu.png

《千文万华待胜识——明赵谅墓出土彩绘漆棺保护研究》
编著:首都博物馆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10月

“科技文保”的精彩华章


《千文万华》一书的突出贡献,在于其以文字形式,完整而 与实践总结、文化艺术解读及意义阐释等多维度展开论述,既是一部 实地记录并重现了以系统性科学方法为指导、成功开展的一次针对脆弱且珍贵文物抢救性保护的全流程,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科技文保”的精彩之作。赵谅墓漆棺出土于北京“半干半湿”的特殊土壤埋藏环境,出土后因环境突变原因,文物表面出现了漆皮脆裂、酥粉、脱落,胎体霉变腐烂等棘手的文物病害难题,可谓国内北方地区出土的有机质地文物的“绝症”,修复难度极大。为此,首都博物馆建立了专门研究团队,广泛征询文物保护专家与相关工艺专家意见,细致论证,大胆探索,开始了一场创新性的保护研究与修复复原探索。本书详细记录了团队如何通过搭建“ICU病房”模拟地下环境、运用“敷面膜”方法实现表面漆皮保湿回软、利用“打点滴”技术实现防霉杀虫、依靠三维扫描呈现漆棺立体结构、通过计算机辅助开展漆棺表面图案的数字化拼对复原等创新技术,最终实现漆棺“起死回生”的全过程。尤为可贵的是,本书的付梓,将此次成功的文物保护修复经历与实践收获总结凝炼为一整套普适性方法公之于众,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漆木器保护科学与技术的教科书范本。如非饱水漆木器在实验室环境温湿度调控参数及实现方法、漆皮软化及回贴工序的技术流程等,为国内北方地区出土同类文物的抢救性保护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经验与技术范式。可以说,本书所呈现的“以问题为导向,以科技为路径”“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学术路径,以及贯彻修复过程始终的“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原则,彰显了当代文物保护将科技理论和经验技艺并重的完善格局与科学理念。

明代物质文化史研究的浓墨重彩


本书的另一亮点,是未囿于单纯的文物保护领域,而将科技分析与工艺史、艺术史研究等深度贯穿,使相关讨论拓展至更为宽广的人文研究范畴。如书中详细记录了利用显微观察、光谱检测、质谱分析等手段,揭示漆棺“描金罩漆”工艺与《髹饰录》记载高度契合的证据,印证并分析了明代中晚期漆器“千文万华”的装饰特点。此外,从书中可见,首博保护修复团队深度求索、悉心谋划,不仅以精湛的“医术”使面临灰飞烟灭风险的脆弱文物得到拯救和妥善保护,更吸引、召集到国内有关知名学者共同研讨,对漆棺表面多达 317 个人物的送葬场景漆画,开展了从名物学、民俗学角度的初步解读,首次向学界和读者清晰展示了体现明代京畿地区多元信仰交融的社会图景,令观者大快朵颐。书中流露和体现的“以物证史”的研究导向,使漆棺文物超越单纯的工艺载体,更凸显了其作为解读明代历史、明代物质生活史和漆器工艺发展史,乃至探究明代宦官这一特殊群体政治生活面貌物证的价值所在,其意义不言而喻。

遗产保护数字化赋能的优秀案例


在数字化技术应用层面,《千文万华》一书亦走在前沿,为读者带来全新与真切之感。书中收录的高清正射影像、三维激光建模成果,不仅为漆棺保存了“数字孪生”档案,更通过二维码链接实现了纹饰细节的沉浸式观赏。此举既解决了脆弱文物难以公开展示的难题,又为公众参与并感受文化遗产保护开辟了新途径。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数字化技术还辅助发现了肉眼难辨的工艺细节,如金线勾勒的笔触规律、彩绘层叠次序等,为传统漆艺的复原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

文化遗产保护命题的时代答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