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京师范大学师英爱心社
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推己及人,薪火相传。北京师范大学师英爱心社,专注公益,我们在路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宝宝  ·  好冷-20250208123759 ·  2 天前  
国际金融报  ·  中概股,逆市大涨! ·  2 天前  
财宝宝  ·  应该怎么做一个男人? ... ·  3 天前  
大道无形我有型  ·  回复@A大师-懒惰的投资人: Cam ... ·  3 天前  
岳阳晚报社  ·  事关楼市!岳阳新增12条措施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京师范大学师英爱心社

毕业生采访第【2】期——学有所享

北京师范大学师英爱心社  · 公众号  ·  · 2024-08-29 12:00

正文


毕业生采访

—— 学有所享


师 英

相 伴


在大学这个新的学习起点,你是否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是否适应了和中学不同的学习方式?

毕业之后深造?工作?考研?保研?出国?面对诸多道路该如何抉择?你心中是否已有方向?



在本期【学有所享】专栏中

师兄师姐分享诸多心得帮你破解迷茫

采访内容可谓干货满满,赶快点击一键收藏吧~



关于学习方法和习惯

——

——



滑动查看郑德祺师兄的建议

我觉得我们在学习一些专业课程的时候,可能需要明确这个课程所需要我们所掌握的一些知识和技能。对我而言,相关的一些技巧,就是上课去尽量的去倾听授课教师的侧重点,在知道这些侧重点之后,与之对应的复习准备考试,或者说做练习等方面都会有一些比较好的帮助。学习习惯的话,我觉得还是要多下苦功夫,因为我是数学的,所以对我来说,学数学专业课的时候,它是一个需要花时间,你才能把学到的专业知识才能弄懂的一个过程。所以说我觉得在学习数学专业课,尤其是专业课的这个过程当中。一定要能够下时间去钻研。因为数学学院是大一和大二他的专业课程是很多的,很基础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有兴趣把这些课学好,或者说将来对学术科研有兴趣的话,一定要在大一大二这两年做好准备。我在上课的时候也尽量跟紧老师的思路,笔记也相对来说记的比较快的,如果说记笔记不够快的话,那可以先听他的思路,然后简单的记几笔,最后你在课下再去结合你课上所记的东西,完善你的笔记就可以了,最重要的还是理解。




滑动查看陶方顺师兄的建议

其实一些有效的学习技巧都是相通的,关键就是个人怎么去落实。比如说,无论你学什么专业,尤其是人文社科类的专业老师,老师一定会告诉你,一定要多读书,不要光空想。你现阶段的迷茫是因为你读书读得太少而单纯地空想太多。

但是要落实到每个人的话,我们可能在大学四年有很多除了读书之外的其他的事情要做,到了最后,这个读书就好像变成了一个有空再做的事情。

我觉得在专业学习里面大量地阅读还是很重要的。并且不是限于本专业的书,一些其他专业的书都可以有一个广泛的涉猎,开阔学术视野,对于大家综合素质的提升都非常有帮助。

在考研的时候,我有一个习惯。我会专门用一个崭新的笔记本给自己做一个规划。比如说,在两个月之内我要完成什么任务,我就会先把这两个月的时间固定下来。每天早上到自习室或者图书馆后,我都会把每天我要完成的任务一条条地记录下来,然后到晚上的时候我都会完成的画一个勾,没有完成的,就会反思一下自己这一天到底有没有偷懒,还是任务安排太多了。我觉得这样对我每一天的学习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还有一个就是要对自己有一个正向的激励。像我在去年考研的最后一阶段的时候,我会在我自己的小本子上抄一句清华公众号上发的励志话语,然后平板的壁纸也都换成了清华的校徽。到最后,每天都感觉自己很有干劲。所以说学习还是很需要这种正向的激励的。




滑动查看颉一群师姐的建议

我觉得首先大家要注重自己的专业学科学习,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很多人上了大学之后其实没有很充足的整块的时间去读一些书籍。而且大家在大学这样比较高的平台,资源十分丰富,应该多读一读和自己专业相关的,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这样对自己的人生思考还是挺有帮助的。其次,我觉得大家还是要多运动,每天都可以去像公园这样有很多植物的地方待一待,可以保持自己的身心愉悦。第三点我觉得大家可以多多参加一些活动,特别是参加自己感兴趣的。参加过实践活动的话,你就能够形成一些新的认识。



关于考研和保研

——

——


陶方顺

关于考研,我大概有四点经验可以和大家分享。

第一点就是希望师弟师妹们在谨慎考虑之后再做出决定:一个是自己到底要不要考研。毕竟在当前的环境之下考研的压力是越来越大的,分数线也是水涨船高。它的性价比确实还是有待商榷的;第二个就是要不要像我一样跨学校、跨专业地去考。这些都是需要大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进行权衡的。

第二个建议就是希望师弟师妹们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如果开始的时间太晚了,最后的准备阶段就会很忙,一是心理上压力很大,二是到最后任务太多了,每天都会很累。所以我建议的话,考研还是要规划好时间的。但是,也不要在大二的时候就开始琢磨自己要不要考研。大三下学期开始后再收集资料、复习,就可以了,不要把这个战线拉得太长。

在大一大二还有大三上学期的时候建议师弟师妹们好好多享受享受大学生活。大学四年过后并不只有这个继续升学一条道路可以走,还是希望师弟师妹们可以好好享受一下大学这最好的四年生活。

第三就是建议下定决心考研的师弟师妹们在准备初试还有复试的这大概一年多的时间之内能够合理安排每一个阶段的复习任务,做到心中有数。考研并不是要让自己再上一年高三。建议大家安排一个比较舒适的学习强度。在保证学习效率的情况下,也可以合理地来适当放松一下自己。




曾兰媛

在本科四年的学习中,我认真学习每一门专业课,课后大量阅读人文社科的基础理论书籍和法学经典名著,同时还兼顾第二外语德语的学习,参加了模拟法庭等多项专业竞赛,因此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在法学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老师上课讲授的知识点,我在阅读教材和期刊文章的时候也经常发现可能不会考但是很有趣的问题,我也会尽力地去探索这些问题,寻找答案。这个过程虽然比较劳累,但是无数个离开图书馆的夜晚,“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的宁静让我觉得内心非常踏实。对于希望保研的同学,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地把自己当下正在做的事情做到最好,全力以赴地去厘清每一个基本的概念,理解清楚基础理论。万丈高楼平地起,虽然期末考试覆盖到的范围是有限的,但是仍应该保持严谨求实的学风,积极地去思考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让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思维方式更加严谨。保研考核的形式可能会有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系统化的思维方式方能以不变应万变。



王奕玮


我选择考研的方向是我们数科院本院偏向教育领域的专业。在本科阶段,我的建议是在选择考研方向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然后全面考虑院校的竞争程度、地理位置和其他因素。在选择时要认真考虑,一旦决定就应坚定信心,不要频繁更改目标。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我建议每天都要去图书馆或自习教室,即使有时只是短暂停留,也要坚持每天的学习习惯。此外,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至关重要,要对自己的学习进度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如果发现自己的进度与他人的建议不符,不要焦虑,及时调整自己的计划。对于政治和英语的复习,我认为前期不需要投入过多精力,尤其是政治,后期通过背诵和记忆重点内容即可。重要的是保持良好心态,专注于学习过程而非过分担忧结果。即使考研未能成功,也不要过分焦虑,因为考研只是众多选择中的一种尝试。至于复试,我建议提前了解复试科目,并做好充分的准备。由于今年复试增加了笔试环节,与以往只有面试的情况不同,因此需要特别注意提前准备。根据老师的说法,疫情之前大部分专业都有笔试环节,因此要提前了解并做好准备。



钟洁


我分享一下具体一些保研的经验:①提前下载并仔细查看本院保研细则,对照细则“做事”②专业课尤其是计入保研成绩排名的一定要争取拿高分③利用小红书、b站、公众号等获取信息④勇敢尝试,边缘人可以考虑一下支教保研/工作保研了⑤不打无准备之战,简历、个人介绍、推荐信这三样东西可以尽早着手写⑥英语成绩要求越来越高,尽早考出拿得出手的英语成绩,一般是六级/雅思




关于学术研究和学生活动

——

——


01


陶方顺

其实,在师大科研的机会还是相当多的。像我们平常说的本基、大创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一个平台。希望大家能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要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不行。大胆地去报,有了想法之后就可以大胆地找老师探讨。老师都会很慷慨的,他们都非常的和蔼,非常的平易近人。同时,我觉得在时间上,科研与学业的冲突也不是很大。因为师大是一个学术研究氛围很浓的一个学校,在这里,学习和科研是能够完全自洽的。还是鼓励大家勇敢地去超越自己,勇敢去尝试。


02


王一迪

在本科的学术研究主要有三个因素吧,一个就是把自己的时间要规划好,因为本科期间大家的课程可能都比较多,所以我们可以把科研和课程的时间,包括自己学习的时间,还有可能我们想参加一些志愿活动,这些我们可以做一个比较好的规划。这样也能够把效率提高一些。还有就是和导师队友的沟通,师兄师姐的沟通,因为沟通好了,可能会让我们更加轻松的面对一些问题。最后就是兴趣吧,兴趣这个方面是挺重要的,其实也通过我们本科期间的对于科研,我们的体验,或者说我们的经历,我们也能够进一步的去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而对未来能够有一个更加坚定的选择。





关于考研和保研

——

——



王晓冰

关于教师求职其实作为北师大的学生既要多点自信也要多点踏实,求职过程中一定不要患得患失,我相信只要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就会船到桥头自然直。学习上我不觉得最重要的是自律,想自律首先就要建立一个明确可实现的目标,在学习上一定要做一个J人,并且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要去正视自己的偷懒,不要自己骗自己。




关于留学

——

——



刘晏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