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临界冰
亚太心理咨询协会认证心理咨询师 HMI认证催眠师 IT世界500强骨灰级销售 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微信公众号:临界冰(linjiebing_chang) 个人微信:xydz2229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本地宝  ·  2025北京春节10个必逛庙会! ·  20 小时前  
投资明见  ·  徐小明:周五操作策略(0124) ·  15 小时前  
甘肃政务  ·  中央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实施方案 ... ·  16 小时前  
甘肃政务  ·  中央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实施方案 ... ·  16 小时前  
行鱼复盘  ·  0122:算力和机器人的二人转行情 ·  昨天  
作手贝贝  ·  !!(1.22)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临界冰

专注力,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临界冰  · 简书  ·  · 2017-11-12 21:13

正文

文|临界冰

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一辈子一事无成?因为我们很难专注一件事并把它做到极致。而专注力作为时代的稀缺资源,如果能够从小培养,未来必将成为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图片发自网络

闺蜜前几天参加儿子学校组织的观摩课,回来后跟我大吐苦水,号称气的快吐血。

一问才知道,三年级的一堂数学课,邀请家长参观,一节45分钟的课,她就没见到孩子有超过5分钟的“消停劲儿”,不是东倒西歪,就是扣手指,玩橡皮,注意力完全不能集中。

我问了一下孩子在家的情况,她说,每天放学回家倒是知道按时完成作业,可是每次都是毛毛躁躁,很快做完,却错误百出。语文老师布置阅读课外书,一本厚厚的书,不到两天就说看完了,问他书里讲些什么,吱吱呜呜说不清楚。

这是一个分心的时代,高速的互联网,便捷的手机,让人痴迷的电子游戏,从很小的时候,孩子就开始被各种各样眼花缭乱的资讯网络所干扰。

当一个人无法专注、心不在焉,会让过马路这样简单的事情都可能变得危险无比,他怎么可能很好地学习与工作。

01、拥有专注力到底有多重要?

一、专注的人生活品质更高,拥有更多幸福的体验。

与我们的父辈相比,日益快速的生活节奏让我们活得忙忙碌碌,我们为每天能做更多的事情焦灼着,似乎只有做得更多,生活才更充实更快乐。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机械做事的本身,只能代表你去做了这件事,如果没有投入关注,投入精神能量,你仍然无法体验到真正的乐趣和幸福感。

举例来说,比如美食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享受,但要想从中得到乐趣却比较困难。唯有在吃喝中投入足够多的注意力,分辨各种不同的口味,佐料之间的差别,才会跟美食家一样,觉得这件事情乐趣无穷。

再比如一个刚刚学会爬的婴儿,看到前方桌子上一个新鲜的玩具,他兴奋地去尝试努力去够到这个玩具,这时旁边的父母看到了,直接把玩具递给了他,婴儿可能看起来很满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玩具,但是他却丧失了经由专注,投入努力而自我成长的快感。

帮助孩子学习从每天的生活中创造乐趣,把日常最乏味的时刻转变成有助于自我成长的契机,这将会影响他们今后的一生。

二、专注的人更接近成功。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幼年时专注力越强的孩子,他们成年后越容易取得成功——无论是事业还是家庭方面。

运动比赛中,那些专注力强、心无杂念的运动员会有好成绩,这是因为,富有经验的运动员,经过几千个小时的练习,已经把技术动作铭刻于大脑运动皮层的神经回路中,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运动皮层的执行效果最好。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专注意味着需要区分哪些刺激是无关紧要的,哪些才是重要的,并通过大脑前额叶来抑制对无关刺激的加工,从而把有限的认知资源分配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持续、稳定的注意能帮助儿童收集并记住关键信息,认识周围的世界;帮助他们高效地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并能在需要的时候随时提取。

在梁冬的《觉者》系列节目中,其中有一集是采访著名漫画家蔡志忠。蔡志忠先生在节目中说,最后爬上喜马拉雅山顶的人,不一定是体力最好的,但一定是死都要爬上去的人。

排除一切无关干扰,专注地投入其中。成功概率将以指数方式增长,实现心中真正渴望的目标。

三、专注力决定人情商的高低。

专注力也包含对他人情绪的专注,对他人情绪情感的关注和反馈,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个人生命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处理各种关系问题,个体与他人的关系,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对他人投入的关注越多,就越能理解别人的感受,更容易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共情能力也就越强,情商自然也就越高。

专注他人的人,会愿意选择倾听,而倾听也是关注别人感受,把别人的感受连接到自己的感受上面,爱就自然流动起来,给予的同时,自己也会获得别人的爱和关注。


图片发自网络
02、无法专注的原因

一、当关注的焦点从过程变成结果时,喜欢的事情变成负担。

每个孩子来到世间之初,都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之心,他们努力学习新的技能,并在探索和学习中获得成长的快乐。

而随着年龄一天天长大,学习渐渐变成一件辛苦的事情,即便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在做作业和打游戏上,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游戏。

这是为什么呢?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例子,幼儿园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张绘画纸,当没有对他们提出要求的时候,孩子都会很开心的在绘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并且会很快乐。

但是当老师要求每个人的画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并且画的好的可以得到小红花,画的不好的要扣掉小红花,这个时候孩子们都变得焦虑起来,他们没有办法继续专心去画画,很多人因为不知道怎么画开始哇哇大哭。

有调查研究发现,学习乐器的孩子中,80%在经历考级之后,都再不碰乐器,对音乐的兴趣也荡然无存,更别提从音乐中获得快乐。

事实上,当学习变成一个单纯追求成绩,追求结果的事情时,原来为获得新知识新技能的探索过程也变得索然无趣,全身心投入的内驱力也消耗殆尽,专注力自然也不复存在。

二、当目标变成一味追求速度,孩子的自我成长被剥夺了。

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学习成长的过程,可是有时候我们还是会不停的犯错误。当我们知道要给予孩子高质量陪伴时,又不免会落入另一个极端。

天天是我在早教中心遇到的一个孩子。妈妈是全职妈妈,为了让孩子得到全方位的照顾,自打天天出生,妈妈就辞职在家照顾孩子,都说孩子的早期教育会对孩子的智力发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天天妈早早就为孩子购置了各种启蒙玩具,书籍,期待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每次天天画出奇形怪状的东西,妈妈都急不可耐的抢过他的笔,帮他修改过来,太阳是红色的圆圆的,你画的黄色是不对的,大海是蓝蓝的,不能画成绿绿的,天天一脸茫然…

每次去早教中心,孩子自由活动的时候,总能看到天天的妈妈追在孩子的后面,“苹果用英文怎么说啊?”“what is this?来,跟妈妈一起说!”看到4岁的孩子,被妈妈追的一脸无奈的样子,很可怜。

的确,孩子在幼年时代需要父母的陪伴,但同时孩子也需要有自己专注当下的时刻,如果不停的被打扰,孩子很难学会全然投入到一件事情当中。

尊重孩子的每一个专注时刻,是父母“帮助”孩子发展专注力的第一步。

三、当我们变成要求孩子样样精通的贪心父母。

如果意识的范围能无限扩张,人类最大的梦想就能实现了,会变得跟神仙一样,可以无限制的体验各种各样的生活。

然而不幸的是,神经系统在特定时间内处理的资讯极为有限。意识每次只能认知和回应一定数量的事件,而新涌来的会把旧的挤掉。

由于专注力需要带动心灵活动—回忆、思考、感觉、做决定,所以应该把专注力视为一种“精神能量”。

处理的事情越多,耗费的精神能量就越多,从而导致意志力疲劳,没办法深度思考,做出正确的判断。

前几天看朋友圈,有个朋友的孩子8岁报了很多课外班,有轮滑、英语、绘画、游泳、小提琴……,每到周末孩子的时间被安排的满满的,家长带着孩子奔波于各个兴趣班中。

孩子看起来很好,多才多艺,在小伙伴中也很有优越感。然而在众多任务中不停切换的孩子,精神能量被瓜分得支离破碎,且不说能否做到样样精通,只怕孩子的专注力也被破坏了。

03、怎样培养专注力?

一、设置可完成的工作,逐渐培养孩子的兴趣,树立自信心。

如果学习变成了一件怎么做都做不好的事情,孩子必然会变得很焦虑。很多孩子一旦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就会去找父母,问完之后接着写作业,刚坐下没多久又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又拿去问。

这样来来回回折腾,时间就耽误了!这样做一方面会打断做作业时的安静氛围和专心程度,造成走神。另一方面,会打断孩子做题和写作业的思维。

所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可以从设置可完成的任务入手,根据孩子的能力,设置高于其能力10%的任务。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这个难度可以帮助孩子进入到专注力最优的一个状态。很多电动游戏的设计者,正是依照这个原理设计不同关卡的难度,从而让游戏的参与者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

这是因为,一方面他可以体验到任务设置带来的挑战,调动自己的精神能量主动参与其中,另一方面又回避因为任务远高于自己能力带来的挫败感。

一旦孩子的能力提高之后,可以把任务的难度逐渐提高。当孩子靠自己的努力完成挑战时,会获得极大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激发孩子的自信心,从而正向强化下一次专制的行为。

二、阶段性的及时反馈。

如果对孩子的专注力感到满意的话,一定要及时给予孩子正向的反馈。不妨小小地奖励下。

如此当孩子下次想要集中注意力时,想想学习后会有额外的奖励,多少会更努力点。

行为心理学理论认为人及动物的行为是后天习得的,是行为结果被强化的结果。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可以对其行为进行阳性刺激,即奖励。

通过奖励强化该行为,从而促进该行为的产生和出现的频率,行为得以产生或者改变。

三、鼓励孩子主动选择管理自己专注力的方式。

心理学上有种说法,叫100%理论。世界上许多事情都遵循100%理论,如果我们有20%不做,孩子就能完成20%,如果我们要80%不能做,孩子就能做80%。

如果父母都帮孩子做了,孩子的成长机会实际上就被父母剥夺了。当然,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父母可以适当指导孩子做事的顺序和条理。

大量证据表明,父母跟孩子互动的方式,对孩子成年后会是什么样的人,有持续的影响力。

孩子自主选择管理专注力的方式时,也是让他们准备好自己承担后果,这也让他们放开自卫的后盾和自我意识,全心全意的去做他感兴趣的事情而并非只是关心事情的结果成败。

比如可以让孩子自己做时间管理的量表,根据他们自己对所做事情的关注度和轻重缓急安排时间。

四、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培养孩子不要多线程工作,一次只专注于一件事人都是这样,求成心切,巴不得一次性解决所有的事情。

做英语习题的时候,想着数学还有一个概念没有弄清楚,想要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心里却盘算这即将到来的周末应该如何疯狂地度过。

没有任何事物的获得是不需要代价的,当然,也包括专注。你想要专注于一件事情,必须要放弃其他事。

可以参考番茄工作法,帮助孩子设立时钟,一段时间之内只做一件事情,做好了才接着做另外一件。

生命总是充满了彩蛋,关键看你是否舍得在这遍地的纷繁里,大胆做减法,专注一两件值得专注的事情。

其实越长大,越应该明白,聪明的人都在给生命做减法,然后专注于减法后的选择。


五、让孩子学习独处

学习运用独处的时间在童年时期尤为重要。十来岁的孩子若不能忍受孤单,成年之后就没有资格担负需要郑重其事准备的工作。

很多孩子放学回家,丢下书,就立刻拿起手机跟同学聊天,如果没什么可聊,就会拿起pad或者看电视。即使看书也不会看太久,他们不愿意把注意力集中在困难的功课上。

不能学会独处,就不能学会控制自己的内在能量专注的去做某一件事情,永远只能被外物驱使。成年之后,也不知道如何享受生活的乐趣,没有办法养成需求挑战,激发成长潜能的习惯。

独处的习惯越早养成越好,它将成为改善一个人心灵秩序的基石。


无戒365写作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