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乐嘉
乐嘉性格色彩网站www.fpaworld.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直播海南  ·  2722户高风险加油站被查处! ·  昨天  
直播海南  ·  两架飞机在美国相撞 ·  昨天  
直播海南  ·  车窗被砸!车主却很高兴? ·  2 天前  
直播海南  ·  琼海发布情况通报 ·  3 天前  
直播海南  ·  整治形式主义,中央通报3起典型问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乐嘉

最可悲的“富养”,莫过于寒门养出了“富二代”

乐嘉  · 公众号  ·  · 2017-08-24 12:41

正文


来源 | 谈心社 (ID:txs163)

图片 | 网络



现在的父母就算没有富甲天下,也要倾其所有、勒紧裤腰带地富养孩子。


一个在企业当高管的妈妈,月薪三万,女儿在广州某外语学院附属名校读五年级,家里大头支出由老公搞定,暑假女儿去一趟美国游学,10天20000元,女儿平时在家需要请阿姨照顾,5000元;7月份钢琴考级,每周要上两节钢琴课,200元一节,一共2000元;游泳班2000元;英语、奥数、作文三科培训班6000元,这几项加起来就要35000元了……月薪三万,依然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其实不论富人家还是穷人家,所有家庭都本着“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观点不顾家庭资源多寡和孩子的天赋差异,就算倾尽所有也要让孩子享受最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资源。


8月12日,浙江义乌一母亲每月给孩子1200元生活费却被孩子反问“是不是亲生的”。


8月17日,重庆大学生嫌1500元生活费太少躲网吧“抗议”父母,最后父母只好妥协增加500元生活费。


普通家庭,父母节衣缩食也要把孩子当“富二代”养,换来的却是孩子的自私自利,虚荣无度。


最可悲的教育,莫过于寒门养“贵子”。




父母倾其所有换来孩子的岁月静好


有媒体在北京大学生群体中做了一个关于月生活费的随机调查:


结果显示,近三成在京大学生月生活费超过1600元,其中餐饮占比高达48.16%,购买穿戴用品和社交娱乐位于第二、第三,部分同学缺钱时还会使用互联网借贷产品。


张同学说他父母每个月给他2000元,有时仍感觉吃紧,“吃饭一天大约40元,一个月1200元就没了,再加上健身聚餐零食这些,一个月至少得800元吧,有的男生抽烟一个月差不多300元。”


比起男生,女生对生活费的预期要普遍高一些,每个月除了固定的花销外,还要预留出一笔“置装费”,用来买衣服包包化妆品等。


随着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大部分父母不管自己过得多艰难,也要想尽办法把最好的留给孩子。


杭州一名男子患重病住院,确诊为肝癌晚期,寝食难安,呼吸急促。 女儿让他多吸几口氧,他却说自己能透得过气来。


女儿是男子抱养的,并非亲生。如果不是这场癌症,她并不知道爸爸的爱如此深沉。


后来,爸爸跟她说实话, “我总希望能给你多省两块钱用用……” 听到这里,女儿不禁泪目: “1个小时的氧气费才4块钱啊!”


我们父母这一代人大都吃了很多苦,都被穷怕了。



就算累死累活也不能让孩子走上自己的旧路,去品尝为了钱发愁独坐到天亮的滋味,去体验为了工作当“ 孙子 ”扇自己耳光的心酸。


为了孩子今后能活得轻松,“富养孩子”的理论被无数家长奉为圭臬。


每个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谈吐不凡,姿态优雅的王子公主,养尊处优,岁月静好。


但是,普通家庭再怎么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也无法凭空去假装身处在某个阶层。


装得再真,也是假的,骗不了别人,只会误了孩子成长。




父母用低声下气换来了光鲜亮丽的白眼狼


富养大的穷孩子,容易变得自私自利,虚荣无度。


有这样一则新闻,重庆一名13岁的小学生偷拿父母的养老钱,一个半月就挥霍掉21万。


这个孩子的父亲50岁时才老来得子,因此把孩子看得很重,要什么都给。 这21万是老家的征地赔偿款,加上他平时的一点积蓄,留作养老的钱。


某天,邻居悄悄告诉父亲,你儿子带着一帮人在外面花钱厉害得很,有时候一天要花掉两万多。


这才发现,养老钱被熊孩子偷偷拿去挥霍了。


才小学六年级,就是一副西装革履的打扮,请同学朋友到景区里吃喝玩乐泡温泉,在同伴面前充阔气。


为了逃学玩耍,他经常偷偷地用父亲手机给班主任发信息,称自己生病了,需要休息几天。外出时还会叫上几个成年摩托司机一起,每天给司机200元的车费,并包吃包住。 他还说,自己很享受这种被别人叫“大哥”的感觉。


父母尚在苟且,他却在炫耀诗和远方。


被富养大的穷孩子,容易养成不知足不感恩、爱慕虚荣、自私自利、不学无术的坏毛病。


在日本电影《不求上进的玉子》中,女主角玉子完成大学学业后,就成了一个终日百无聊赖的“家里蹲”。


玉子的父亲善次,早年和妻子离婚,只有一个女儿和他相依为命,因此他愿意为女儿做牛做马。


啃老族,就是像玉子这样被娇生惯养长大的一群人。



他们做不了吃苦的工作,又成不了自己想成为的人,日复一日,于是变成了啃老族。


机场弑母的留学生汪佳晶,留日五年,从未打过工,学费和生活费都靠母亲每月7000元人民币的收入来出。母亲四处举债,实在拿不出钱,他竟在机场捅了前来接机的母亲9刀。


这些悲剧都在警醒着我们,被富养大的孩子不知道生活的艰辛,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一切。


他们活得青春无敌、过得光鲜亮丽,却看不见身后苟延残喘、负重前行的父母。


父母为了让孩子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还在向人低声下气。




真正的富养,富在见识和眼界


在焦虑的现代社会,“富养”早已被人误读。


父母们简单地将“富养”理解为“砸钱”,穷尽一切也要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往往走向两个极端: 要么成为被金钱控制的奴隶,要么变成天真烂漫的“圣母”。


然而,真正的富养,富在养见识和眼界。


真正优质的教育从来不是购买就能获得的,中国家长不应该为经济不够优渥而焦虑,而应该反省有没有在精神上富养过孩子。


如果父母平时在家就喜欢打牌,家里除了电器说明书之外,连一张带字儿的纸都找不到,不可能养出饱读诗书的孩子。


父母自己不爱学习,却花大价钱去买学区房,听起来很感动,但其实是一种昂贵的偷懒,其实是在为子女教育上的不作为买一个心安理得。


在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16岁复旦附中的美少女武亦姝圈粉无数,满足了人们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


武亦姝,在舞台上表现出的自信与从容,令人折服。她至少有2000首诗词的储备量,用她的话讲就是,“先抢下来再说,反正我都会的。”


但她并不是一个诗词的复读机,而是出于热爱,更是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


武亦姝对古诗文的爱好是受到了父母的影响,她父母喜欢阅读,家中藏书很多。



凯特·福克斯在《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中说,英国人如何衡量一个人在社会中上层?并不是看他的财富,他开什么车,穿什么牌子,而是,看他的书柜上放着什么书,家里的食物和酒,以及房间是否凌乱。


古今中外,但凡优秀之人,都是有见识有眼界的人,而这些见识和眼界都来源于孜孜不倦的阅读。


Facebook的创办人扎克伯格会在工作之余用大量时间的阅读来提升自己的见识和开拓眼界,他的读书习惯很严苛自律,保证能在15天左右读完一本书。


他说:“读书让我明智,让我深入地探讨身边的事,而且书中的见解,比当下多数的媒体报道都要深刻。平时我要多花时间看书,而不是只看新闻。”


马云也是这样,从小到大,一直坚持阅读,不断刷新自己的见识,以此来挑战新领域。


所以,不是在家里摆了一柜子书,孩子就会读,也不是给孩子买学区房,孩子就能成状元。


而是在家里营造热爱读书的氛围,父母引导陪伴,共同探索,这样才会帮孩子养成终生热爱学习的好习惯。


西方精英教育坚持一个育人准则 :终身学习和全面成长。这是保证财富代际传承的必要条件。


所以,“富养”并不是满足孩子的所有物质要求,而是富在养见识和眼界。




最好的富养,是给孩子很多很多的爱


在韩剧《请回答1988》里面,双门洞的孩子都是“富养”长大的。


富在精神世界,富在给孩子很多很多的爱。


女主角成德善,父亲是老实本分的银行职员,母亲是家庭主妇,家里有三姐弟。


一家人本来过着平淡的生活,却因父亲替人担保失利而欠下一笔巨债,从此一家人搬进阴冷潮湿的地下室生活。


德善爸爸是一个“滥好人”,在家里十分窘迫的时候,仍会照顾路边老奶奶的生意。


德善妈妈是一个勤俭持家的主妇,会把一筐土豆变着花样地做给家人吃,尽力呵护三个孩子的成长。


孩子们也从父母身上继承了贱兮兮的乐观、穷兮兮的精致,以及怂兮兮的好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