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侠客岛
但凭侠者仁心,拆解时政迷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工网  ·  胡劲军任广东省委宣传部部长 ·  昨天  
中工网  ·  胡劲军任广东省委宣传部部长 ·  昨天  
政事儿  ·  俄美会谈,普京表态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侠客岛

【经济ke】4.99亿!证监会的天价罚单还会揪出哪些“内鬼”?

侠客岛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4-23 20:14

正文

本栏目由侠客岛与《中国经济周刊》联合出品


300 万元本金, 2.48 亿元净利润, 82 倍净利润。凭借手中的权力,在 Pre-IPO 时突击入股,上市后高位抛售股票,证监会前发审委员冯小树的生意,要让无数中国实业家哭晕在厕所。


是时候重新审视一下已经实行 20 多年的发审制度了。


权力


4月21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介绍,冯小树先后以岳母、配偶之妹的名义入股拟上市公司,并在上市公司上市后抛售股票获取巨额利益,累计交易金额达到2.51亿元,获利金额达2.48亿元。 冯小树被处以没收违法所得2.48亿元,并顶格处以2.51亿元罚款的处罚,合计4.99亿元。 同时,证监会对冯小树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


虽然,证监会并没有透露冯小树获利更详细的信息。


经济ke不妨做一个假设: 以这几年屡见不鲜的股价百元级新股为例,假如冯小树在某公司上市前的股份制改造环节突击入股,按照1元/股的价格拿到300万股,恰好这家公司上市时又是市场热捧的概念题材,上市后股价一路涨停突破100元,冯小树此后抛售平均价格在83.66元就能够获利2.48亿元。



问题来了,IPO公司为何愿意如此让利?


这就得看看发审委员手中到底拥有多大的权力。 2015 年落马、曾长期分管发审委的证监会原副主席姚刚 发审皇帝 的江湖称号就足以表明发审委的权力之大。谁都知道, 权力越大,所能捕获的利益也就越大。


按照A股上市与定向增发流程,发审委就是我国证券发行核准程序中的“窄门”。一进“窄门”即得永生。


1993年6月,第一届发审委成立。1999年《证券法》颁布实施后,发审委正式成为我国股票发行核准制的法定审核机构。 上市与定向增发都需要通过发审委才能拿到 准生证


经济 ke 的小伙伴《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就曾见过某行业一位教父级的企业家,为了跑成定增项目备受折磨,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也能让他在走廊里等上一个多小时。有一天,从富凯大厦出来后,他狠狠地将一堆材料扔在地上,恨恨地说: 这次再不能过会,我就把公司迁到海外去。 彼时,他的眼圈红红的。另一个故事中,一位正厅级的国有大型企业一把手直接说他就是 装孙子 ,一个小年轻就敢坐着听他站着汇报。


现实如戏。难怪在《人民的名义》中,赵德汉可以毫不在乎地让一个外省的副省长在门外等上半个小时,赵处长实在是忙不过来。



灰色


按照上市流程,企业前期各项申报准备工作万事俱备以后,首先要过初审会,这是企业与发审委员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印象分极其重要。“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一位董秘曾告诉经济ke,如果能够在初审会之前,与发审委员见面,哪怕不谈业务只说风月,简单地喝杯茶,公司也是求之不得。 在北京,一些机构或隐秘或半公开的以此业务为生计,只要撮合见面就可挣上不菲的介绍费。


2004 年,证监会发行部发审委工作处原副处长王小石被检察机关带走的的原因之一是在 2003 年凤竹纺织( 600493.SH 过会 过程中出卖发审委员名单。


初审通过后, 证监会就会组织召开发行审核委员会,俗称 上会 7 名委员现场开会,请企业和保荐代表人当场答辩, 5 个人以上同意的话就算 过会 。通过发审会后,一般来说意味着证监会同意了企业的发行申请。



走完这一步,在艰难的上市征途中,拟上市公司已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了。 此后,只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改改材料,就能获得证监会正式发给的核准文件,去做路演、挂牌上市,获得动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市盈率,看着白花花的银子像钱塘潮水一样汹涌地拍向自己。


马克思说: 如果有 10% 的利润,资本就会保证到处被使用;有 20% 的利润,资本就能活跃起来;有 50% 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 100% 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 300% 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


如果搞掂发审委员,就能够确保公司成功上市,那么,送点原始股出去又怎么会心疼?


责任


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手握 A 股生杀大权的发审委员,需要承担怎样的责任?


发审委员既有证监会里的全职委员,更多的是来自各专业机构推荐的兼职委员,冯小树就是兼职委员。 毫无疑问,发审委员都是我国证券市场的顶级专家。


现行的发审制度下,发审委员们既要审核公司所申报材料的合规性,也要判断公司的真实性,要分析这家公司所在的行业够不够好,竞争力强不强,募投项目是否具有盈利前景。一句话,证监会为上市公司的真实性背书。只要是通过了发行审核,投资者就可以认为这家公司经过了专家们最严厉的审核,其投资也就有了基本的保证。


现实却是,这些年欺诈上市的情况并不少见,新大地、绿大地、万福生科、欣泰电气 …… 如果加上再融资项目,可以开出一个很长很长的名单。


实际上,区区数十名发审委员要审核数量如此之多的企业,涉及如此之多的行业与领域,还要与图谋不轨者斗智斗勇,拒绝来自各方的利益诱惑,发审委员也是不堪重负。谁能保证发审委员就不出错呢?



一旦错了,发审委员并不直接承担责任,其最严重的结果只是退出发审委。 2012年,新大地造假上市“过会”成功,案发后,7名委员中有6人退出创业板发审委。在万福生科造假上市案中,券商、保荐人和万福生科控制人均受到处罚,但当时的发审委员并未追责。


“IPO 不审行不行? ”2012 年初,时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将这个问题抛给了证监会发行部官员和发审委委员。郭树清之问,至今没有清楚的答案。


不管是在哪个资本市场,审核都是必须的关口,只是审核的环节与审核的主体不同。


在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纳斯达克市场,发行审核只做形式审查,而不审核公司的真实性,后一责任交由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投资银行等专业机构承担。一旦出现上市公司造假的情况,不仅是上市公司要遭受严厉惩罚,上述各方也要被连坐。与此同时,投资者也能获得高额的补偿。


在眼下的 A 股市场,散户是绝对主力,其专业分析判断能力、承受风险的能力与投资机构有着霄壤之别。如果不审,新上市的的公司泥沙俱下怎么办?这么多年来早已习惯监管层包揽一切的投资者们怎样才能躲过被操纵、被收割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