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财富
来自新浪微博认证资料:新财富杂志官方微博 @新财富杂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有限次重复博弈  ·  OpenAI 首席运营官 Brad ... ·  昨天  
财经杂志  ·  比亚迪、华为开启汽车智驾两级竞争 ·  2 天前  
第一财经  ·  美团社保计划或惠及超百万名骑手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财富

印度已向中国宣战,这一次没有硝烟!

新财富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6-06 21:34

正文


来源:米宅海外(ID:mizhaihaiwai)

作者:叫我大王


中国和印度,龙与象。自跨入新世纪以来,龙象之争一直被西方挑起,两个神秘古国都曾被寄予厚望,也都在世界政治博弈中,占据很重要的话语权。


当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印度不知被我们甩开多远。中国的竞争对手,更多已经和美国一同被提起。


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印度是全球各大经济体中唯一缺席这次论坛的国家。而且还和新加坡在南海搞起了联合军演。要知道本次论坛,连之前表达了保存情绪的美国和日本也都格外派出了代表团前往到会。


中国的强势崛起让美国都开始不敢小觑,印度在今年,却无疑已经在向中国强势“宣战”:你们那一套,老子不参与。


不仅不情愿活跃参加“一带一路”,并且还中印边境大搞小动作。印度如今正在赶紧中印边境邻近的筑路活动,并将争取在2020年修成73条公路,增强对西藏边境的军事供给能力。并且还不断增加在北方边境的军事力量布置,动作和力度越来越大。



1
雄心勃勃底气何来


很多年前,上海市长出访孟买,洋洋洒洒地介绍一番上海改革开放后的成就,孟买市长说“看来孟买得努力了,如果再不加把劲,再过个十年二十年,上海就赶上孟买了。”


几年前,上海邀请了青年企业家代表团访问上海,这些年轻气盛的精英根据印度各界对中国的宣传,第一次到中国,期待看到一幅如何破败落后的情景。结果经过两三天的参观,每个人都变的一脸严肃,他们有了新的定论“如果孟买再不努力,就被上海甩的越来越远了!”


现在的印度,如果你脑海里仅仅是拥挤的平民窟,神奇的甩饼大叔,人挂火车慢悠悠,那么请你擦亮眼睛,重新认识下我们这个老对手。



有魄力的领袖


这里必须谈到印度总理莫迪,意图带领印度崛起,走出持续20多年滞涨经济的人物。


他上台后,进行了一些列积极改革:道路建设、简化审批、放宽外资准入和持股。而这一切都正朝着预期一步步开花结果。


莫迪上任后:


1,集中财政预算重点推进道路建设,铁路、公路建设规划进展迅速;


2,借油价下跌契机削减柴油补贴、上调燃油消费税,筹资投入道路建设;


3,简化项目审批程序,印度的基建项目延迟率从2015年中期以来明显下降;


4,对外推销印度市场的美好前景,在引入高铁、核电等大型设施方面的步伐显著加快;


5,放宽外资在印度投资企业的准入和持股限制,铁路、民航、国防、医药、通讯等多个行业的FDI持股比例放宽至100%。


莫迪上任的两年来,印度外资净流入出现较大上升。整个国家的效率,因为大型基建的投入和建设,提升的飞快。


不被人知的经济实力


高盛原本预测,印度的经济实力要2020年才能超过法国和意大利,2025年超过德国和英国,2035年超过日本。可印度2016年便超过了意大利和巴西成为第七大经济体,现在看来几乎今年就会超过法国,2020年左右德国就会被印度赶超,日本最迟在2030年也必然会失去第三大经济体的地位。


更可怕的是,印度7.9%的增长率很可能只是个开始,印度在未来会不会出现两位数的增长率,它的高增长会持续多久?——事实上,从印度人的年龄结构看,印度的这轮高速增长期,至少不会少于中国曾经历的30年。


得天独厚的软实力


在硅谷,印度有数十万的科技界精英。印度IT人正全面攻陷美国高科技企业,包括谷歌和微软的现任ceo,而他们的名字只是一长串美国互联网公司印度高管名单中的一小部分。


印度总理莫迪2015年访美时,花费36小时横扫硅谷,受到一众印度籍高管的热烈追捧。他在演讲中表示:“我相信21世纪一定是印度的世纪!”


在印度,除了1亿左右英语使用者,印度还有2.5亿可以拿英语做简单对话的人口,总计3.5亿已经跟美国打了平手。并且随着印度英语使用人数的上升,印度英语口音已经是标准的英语口音之一了。当我们还自认为东南亚是华人控制的后花园时,印度人已经在中东、非洲、欧洲、北美、中美、大洋洲四处开花落地结果。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印度人被欧美主流所接受的程度远非中国人能比。


战略位置极佳


印度的地缘环境非常优越——地处南亚,一桶油从中东走到印度,比走到中国要少走2/3的路程。


2
这一次,靠什么?


曾经的印度也试图在经济上高速增长,但结果都不如人意。这一次不同,2015年印度总理莫迪来中国多地考察后,从中发现了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中国成功的经验,让莫迪开始参考借鉴:搞基建房地产拉经济,我们也可以。


莫迪曾提出一项宏伟计划——未来20年内,政府将使13亿人口都有住房、帮助他们实现收入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升,而这项计划会吸引1.3万亿美元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


和中国差不多的人口数量,如果印度也全面进行城镇化,每个印度家庭未来也过上类似发达国家一样的物质生活条件,其未来经济空间,不可估量的。


在2015年6月,政府发起了“全民有房住”计划,计划在全国建设2000万套房屋,在2015年12月份,政府也公布了该计划下的住房贷款利息豁免政策。


截至2020年,印度的房地产市场将达到1800亿美元;从2008年到2020年,这一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1.2%。


这也吸引了大批国际资本参与。这块巨大的蛋糕,正被越来越多的国际大鳄垂涎,生怕晚一步就会错失机会。其中也包括中国的房地产商。


KKR资产金融经纪公司在印度的班加罗尔、古尔冈市和金奈投资了10亿美元的住宅项目;


迪拜世界(DP World)集团投资10亿美元承诺开发印度的物流基础设施领域;


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将在印度投资20亿美元收购房地产企业DLF Cybercity近40%的股份,DLF Cybercity拥有和经营租赁商业写字楼的权限;


加拿大多伦多的投资巨头Brookfield资管公司已经大肆进军孟买房地产市场。去年这家公司以10亿美元购买了孟买一块450万平方英尺的商业用地;


万达计划投资100亿美元在哈里亚纳邦建设万达产业新城,打造世界级综合性产业园区。


房地产对经济的深远影响,中国人深有体会,不管他有怎样的弊端,但是他带来的经济高速发展,是不能忽视的。


印度正做好准备,不断增加基建的投资比例,希望承接世界基础制造溢出的巨大红利。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让made in India 走向世界。


世界新格局带来的福利


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的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它们仍面临着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日益激烈的竞争。英国脱欧、美国摇摆不定的混乱政局,中国高泡沫风险。随着不断升温的贸易保护主义,广泛的经济发展模式正面临全新的考验。


全球的产业资本,急需一个处于蓬勃发展,政局稳定,人口结构优秀,内需市场庞大的新兴经济体,而且这个经济体的效力要高,生产效率要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