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西洋参考
陪你发现全球精致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  贵州春节旅游市场热力十足 ·  2 天前  
福州日报  ·  春节这八天,福州成“顶流”! ·  2 天前  
福州日报  ·  春节这八天,福州成“顶流”! ·  2 天前  
天津广播  ·  火了 | 8天,21.9亿! ·  2 天前  
桂林广播电视台飞扬883  ·  春节出游!在桂林山水间踏出新春“第一步” ·  4 天前  
桂林广播电视台飞扬883  ·  春节出游!在桂林山水间踏出新春“第一步”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西洋参考

别再意淫同文同种,日本的这些特别谁都学不会 | 西洋参考

西洋参考  · 公众号  · 旅游  · 2017-09-23 08:30

正文


关于作者

唐辛子 旅日华人作家,出版有随笔集《唐辛子in日本——有关教育、饮食和男女》、人物传记《日本女人的爱情武士道》。自我介绍为——“唐辛子,在日文中就是“辣椒”的意思,唐辛子就是“糖辣椒 ”,一个既甜且辣的人”。


1585年6月14日,欧洲传教士路易斯・弗洛伊斯(Luís Fróis)在日本长崎的加津佐写下 《日欧文化比较》这本小册子,后来与弗洛伊斯的另一部日本研究巨著《日本史》一起,成为欧洲人研究日本的最古老文献资料之一。


弗洛伊斯65年的人生当中,有35年时间生活在日本。 《日欧文化比较》执笔于1585年,也即弗洛伊斯在见到丰臣秀吉的前一年。当时弗洛伊斯已经在日本生活了23年。虽然《日欧文化比较》与弗洛伊斯的另一部作品《日本史》相比,只能算是一份小型手册,但其中凝集了弗洛伊斯多年来对日本风土人情的细致观察。


日本最吸引我的莫过于房产和樱花美景


对日本房产感兴趣的请看文章

当中国房价碾压日本,人民币就会洒满东京


而且, 令人大为惊讶的是:虽然400多年的时间过去,弗洛伊斯笔下记录的日本人,与现代日本人相比,除了生活环境带来的生活习惯有所改变外,在思维意识上,依旧有许多地方几乎毫无改变。


这些观念不仅与传教士认为的欧洲人不同,跟中国人也有极大乃至根本的区别。

因为篇幅关系,下面仅仅摘译《日欧文化比较》一小部分,并同时附上本文笔者的说明和个人看法,供读者诸君阅读参考。



一:我们(注:弗洛伊斯这儿所说的“我们”,泛指欧洲人)的衣服要正好贴身, 而日本人的衣服则非常宽松,十分容易、且毫无羞涩地可以马上宽衣解带、赤身裸体。


注:在对日本的研究当中,有学者提出“裹文化”一说。 认为从日本人的搬运物品所用的包裹布、到日本人的和服,都属于“裹文化”。并从这种“裹文化”中,分析日本传统文化中含蓄包容的特性。 这个分析自然有其支持点。但除了“裹文化”,日本还有“型文化”:例如日本的茶道、插花、传统祭事中对于举止投足的拘谨严格,都是极致地追求造型的。而且,这种对于“型”的追求,还非常明显地体现在日本料理之中。


和服,是日本的民族传统服饰。在日本,和服几乎每个女人的最爱,她们常常都穿着和服上街。



二:我们喜欢将好衣服穿在外面,质地差的穿在里面。而 日本人则是好的穿在里面,不好的穿在外面。


注:这种不喜欢炫耀的性格,至今依旧是日本人的为人处世特色。 跟日本人打交道,很少会听到他们说:我爸是谁谁谁、我认识谁谁谁、我家公司规模有多大,等等。大部分时候,日本人都深藏不露,而且非常善于聆听。


曾经听一位我认识的中国女孩说过一件事:她跟她的日本男友交往了三年,两人开始讨论婚嫁了,日本男友才邀请中国女孩去他的住处。到了男友的住处,女孩才大吃一惊地发现:她的男友居然在某个研究领域获得过不少专利和奖项。这么值得骄傲的事,为什么不告诉自己的恋人呢?


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是:这跟谈恋爱没有什么关系。而且, 自己拿了XX奖、得到了XX荣誉,随时拿出来炫耀,是多么羞耻的事啊。


日本可以说是世界最有礼貌的国家



三: 我们穿着鞋进入室内。而日本人认为这是失礼的,他们必须在门口脱鞋子才能入室。


注:这是日本人的“榻榻米文化”带来的生活习惯。至今保持不变。日本幼儿园和小学生,去上学时都要自备一双室内鞋,用来在幼儿园或学校的玄关处更换。

曾经有一位中国读者问我 “日本人为什么跪着擦地板呢?用拖把不是更轻松?” ---的确,至今日本人擦地板是跪下来擦的,几乎不使用拖把。这是因为日本人习惯了跪擦他们的榻榻米。

榻榻米对日本人而言,就像中国人的床一样。不会有任何一个中国人夏季擦凉席时使用拖把—这样去思考,就容易理解了。所以,日本人至今将室内的地板,叫做“床”(yuka),和室外的“地面”叫法完全不一样。所以,在叫做“地面”的地方,会看到日本人用扫帚或拖把,但通常手抓抹布跪下来擦叫做“床”的地板。


日本人十分注意脚下卫生,普通家庭里都要脱鞋才能进门。学校里也是如此,日本小学和初中教学楼门口都有专门的鞋柜,学生进教学楼之前要换上合适的鞋子或者带上鞋套,有的学校还要求学生穿着统一样式的软底鞋。

日式传统房间-和室,都采用榻榻米作為房间地板。



四:在欧洲,未婚女性的荣誉与尊贵,是贞操,或是纯洁不曾被冒犯的贞洁。而 日本女性一点也不看重处女的纯洁,即使有所欠缺,也对名誉无损,一样可以结婚。 在欧洲,与妻子离婚,是极大的不名誉,但在日本,可以想离就离,妻子也绝不会因为离婚而蒙受荣誉损失,离婚之后照样再婚。


注:弗洛伊斯在日本的时候,日本还是安土桃山世代。那个时代日本女性的贞操观念还十分淡漠。 而贞操观念淡漠的原因,与日本原始的婚姻形态有关。

日本一直到奈良、平安时代,日本人的婚姻形式都以“妻访婚”为主。 妻访婚,类似云南摩梭人的“走婚”:一个女人可以同时拥有两个走婚男人;一个男人也可以同时对两个以上女人进行“妻访”。安土桃山时代,日本人的婚姻形式,虽然已经以大陆式的嫁娶婚为主流,但日本人的贞操观念依旧不强。即使后来开始宣扬儒家道德观,但日本人的贞操道德观并没有太大改变。


日本女人是男人们的梦想,温柔贤慧,含蓄可人,是做好妻子的人选。



五:在欧洲,财产属于夫妻共通所有, 但在日本,夫妻财产各自所有。有时候妻子甚至会以高利贷形式借钱给丈夫。


注: 在日本平安时代,父母的财产,是由女儿继承的。 儿子一般都没有财产继承权。但儿子虽然不能继承家产,却可以继承父亲的官位。

而在鎌倉时代,武家女性结婚时的陪嫁,都属于女方,离婚时女方带走,女方早逝陪嫁也必须归还娘家。丈夫没钱只能跟妻子借。 现代日本家庭模式,以男主外、女主内为主流,男人有责任将每月工资交给太太作为全家的开销。看来,自古以来,日本女人就是掌握着家中经济大权的。



六: 我们认为自杀是一种重罪,而日本人认为自杀是勇敢。

注:这儿的自杀,主要指武士的切腹。战败时跟随自己的君主一起切腹,是作为武士的名誉。弗洛伊斯曾在《日本史》里写:“高贵的君主和地位高的人物,为了不将杀戳的快感留给敌人,通常会自己切断自己的胸或肠子。”


古代日本人认为灵魂在人的腹中,而不是在心脏或头部。因此剖开腹部可以认为是将灵魂展现出来的行为。往往以此表明心志,如战败切腹,向上苍和主家表明自己已经尽力,展现灵魂的清白。或失恋切腹,向对方表明自己的爱意之真。或殉主切腹,表明一心追随,释放灵魂到主家的身边去。



七:我们若是失去财产,又或者遭遇火灾,会表现出巨大的悲痛。 而日本人对于这一切,表面上都显得极其平淡。


注:这一日本人的性格特征,似乎从古至今都不曾改变。一个多月前,我曾去参加日本邻居的葬礼。 一个小时左右的葬礼神事,安然静肃,极其神圣,不仅听不到一声哭泣,甚至在葬礼结束后,邻居太太领着儿子排队等候在大门前跟来宾告别时,还面带笑容逐一鞠躬感谢。

尽管我走近看时,注意到邻居太太的眼睛红肿得厉害,但在众人面前,她依旧努力维护着自己应有的礼仪。这或许便是一种日本式教养。

准备上学的日本女学生

日本垃圾分类是世界出名的细致



八:我们之间赠送各种礼品是表示一种亲密,而日本人则认为赠送的礼品越少,礼仪越周正。

注:至今为止,日本人这一点依旧没有变化。日本人送礼,十分讲究分寸。每逢中元或岁暮,又或者登门拜访时,日本人都会送些小礼品,以表示关心与惦记,但通常不会送得太贵重。 因为送太贵重,会让对方感觉欠了自己的人情,给对方带来心理压力。

甚至即使是特意去买的礼物,也要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说:“路过的时候顺便买的,挺无聊的小礼品。”日本人这么做,是因为日本人从小接受“不要给人添麻烦”的教育,他们害怕礼物送得太隆重,反而会给对方平添了一份心理负担---令人内心不安,岂不是给人添麻烦了么?


几乎被全日本人民亲切称作“gakki”的新垣结衣,凭借大热剧《逃避可耻但有用》,进一步巩固了群众基础,恋dance成为一时的风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