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党建网微平台
传播全国宣传思想文化相关信息 传播全国各地党的建设相关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长安街知事  ·  突发!阿根廷也要“退群” ·  昨天  
长安街知事  ·  李锋博士遭遇意外离世,年仅48岁 ·  昨天  
中国政府网  ·  蛇年首个寒潮预警!局地降温超10℃→ ·  昨天  
政事儿  ·  局长李华林,已被撤职、降级! ·  昨天  
江苏新闻  ·  克勒去世,曾多次访华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党建网微平台

批评的艺术

党建网微平台  · 公众号  · 政治  · 2018-03-01 06:58

正文

人非圣贤,皆有自美情结,都有自卫本能,一般不爱听批评性意见。让不爱受批评的人接受批评,需要超越感性的理性,也需要批评的艺术。

一是说得对,听得懂。 批评的目的是接受批评。批评其实是一个摆事实、讲道理、作辩论、求共识的过程。正确的批评,是批评者字字走心、句句在理的产物,也是被批评者祛除芥蒂、读懂批评的结果。

二是说得透,听得清。 批评的价值在于直截了当。吞吞吐吐,遮遮掩掩,羞羞答答,躲躲闪闪,是市井油条和“官场”混混的风格。有效的批评,是批评者观点鲜明、论据确凿、逻辑严密的产物,也是被批评者良知共振、认可批评的结果。

三是说得信,听得进。 批评不图感恩,但不宜积怨,更不宜结仇。面对批评,心服口服者有之,心服口不服、口服心不服、心不服口也不服者有之,暴跳如雷、甚至心生怨恨者也有之。成功的批评,是批评者推心置腹、设身处地的产物,也是被批评者打开心扉、接纳批评的结果。

古人讲,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讲忠言逆耳。为了别人的利益,冒着得罪别人的风险,去批评更乐意接受赞美的别人,需要批评的勇气,更需要批评的艺术。

以上三条,您做到了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