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Damian Hovhannisyan
有部著名小说的开篇说: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个不同。
这句式移用到摄影里,是不是也可以?
坏作品都是相似的,而好作品却各个不同……
话虽如此,真要给坏作品找到其共通的、“相似的”毛病,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坏作品的通病,是名实不副的尴尬——就是说,它实际表现出来的样子和它在创作者心目中期望的样子不搭。
摄影:Damian Hovhannisyan
上边的说法似乎太拗口了——你在讲什么?
打个比方,比如一个看了不少职业篮球比赛的家伙,看得多了,内心深处很以为自己也可以像詹姆士那样运球如风晃开多名防守队员然后跃起暴扣得分,不过一旦真到场上,就发现自己力不从心。那些在屏幕上看起来流畅自如的动作并非轻而易举,或者竟然根本做不到。
有一种摄影作品就是这样。摄影师在拍摄的时候有一种很完美的幻觉,闭上眼一想象,甚至能看见照片挂在画廊里被观众称赞的场面——但实际成品却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这,大概就是所有坏作品的共同的毛病吧。
摄影:Damian Hovhannisyan
其实从事各种艺术创作,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因为作品的好坏,并不是创作者一个人可以判定的。所以有事我们难免出现幻觉,行话叫“眼高手低”;很多时候,人们又把这种毛病与「艺术家的自信」等同起来,其实是不对的。
至于好作品,因为风格、题材、技巧、艺术旨趣……的种种不同,导致了其呈现的形式也是各有不同。
当然,那些雷同、模仿、缺乏个性的作品,大概可以归于“不好不坏”的范畴,有一个专有名词来定义它们:平庸!
摄影师Damian Hovhannisyan的胶片拍摄人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