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进校园已有3年之久,时至今日,丑闻不断,校园贷的监管该何去何从?近日,银监会联合教育部、人社部印发了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工作的通知,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进入校园市场,同时全面暂停网贷机构开展校园贷业务,并要求在限定期限内将存量业务整改清理完毕。
网贷平台限期清理校园贷
观察君注意到,这份文件印发日期为5月27日。文件指出,自从去年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贷整治工作的通知》以来,校园贷清理整顿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部分地区仍存在一些混乱现象,尤其是所谓的“求职贷”、“培训贷”、创业贷等问题突出,有必要加强规范管理。
文件提出三点要求:
一、疏堵结合,维护校园贷正常秩序。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向大学生提供助学、培训、消费、创业等方面的金融产品,合理设置信贷额度和利率。文件强调,银行应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如发现贷款大学生资料造假等欺骗行为,应提前收回贷款。
文件指出,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提供信贷服务。
二、暂停网贷机构开展校园贷业务。文件指出,为杜绝高利贷、暴力催收等危害大学生安全的行为,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网贷业务。对于存量业务,要督促网贷机构制定整改计划,确定完成期限,明确退出时间。网贷机构要主动下线校园贷产品,对拒不整改或超期未完成整改的,要暂停开展网贷业务,依法予以关闭或取缔。
三、加强大学生教育管理。文件要求,未经学校批准,严禁在校园内进行校园贷业务宣传和推介。
文件称,各地区要认真梳理辖区内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并于2017年6月30日前书面报告至银监会、教育部等相关部委。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2月底,全国共有74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校园贷业务,主要为消费分期平台和P2P网贷平台,其中有53家平台不仅限于做校园贷业务,占总平台数的72%。去年下半年起,先后有47家校园贷平台选择退出校园贷市场,其中有28家平台选择停业关闭网站,19家平台选择放弃校园贷业务,并转战白领、蓝领等工薪阶层的贷款业务。
已有多家国有大行推出校园贷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广发银行和青岛银行等均已推出校园贷产品,大部分银行都采取依托校园体系,加强校园贷的风险控制。而在市场竞争方面,各银行也纷纷采取“低利率”的策略吸引大学生用户。
从2012年以来,我国大学生的消费市场一直处于快速扩张趋势,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消费金融市场研究报告》,2016年,我国在校大学生超过3700万,大学生消费市场规模达到4524亿,同比增长4.7%,因为大学生庞大的基数,预计到2019年,大学生消费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在监管缺失,行业鱼龙混杂的环境下,校园贷市场一直处于野蛮生长状态。今年4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在今年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表示,现有银行业对大学生群体服务缺位,因此银行有责任“把正门打开”,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金融服务。如今,银行正式进军校园贷市场,瞄准监管风波后留下的巨大的市场空白。
事实上,银行在校园贷市场的探索可以追溯至2004年。当年9月,广发银行发行了国内首张大学生信用卡,随后多家银行相继进入校园消费市场。不过,由于过度消费、无力偿还,校园信用卡的纠纷事件不断增加,大学生群体的信贷风险过高。
2009年6月,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并明确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遵循审慎原则向学生发放信用卡,向学生发放信用卡必须满足两点要求:一是满18周岁,二是要求父母等第二还款来源方书面同意承担相应还款责任。在此政策的影响下,包括广发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停止了向大学生发行信用卡产品,并逐渐退出校园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