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一切,而互联网能产生经济效能的本质即在于新的连接减少了旧有连接的能耗,或者冲破了曾经的阻挡。
从这个角度来看,不仅是互联网,一切能建立连接,缩短距离,冲破束缚的工具都可以被视为创造经济价值的工具。比如说本文要讨论的——通航。(马上点标题下蓝字关注可获取更多内幕,每日一深度!)
通用航空,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泛指以航空飞行器为各种行业、领域提供服务支撑。在欧美国家,通航早在80年代就成为了巨型产业,而国内相对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
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国民经济亟需新的突破口来拉动增量,创造就业机会。互联网+甚至以其普适性、价值驱动性而上升为国家战略。事实上,通航模式在经济模型中的连接器作用与互联网+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其对众多实体产业、线下产业的赋能甚至有过于互联网+。
理解“通航+”,堪称理解中国下一阶段泛经济基础的当务之急。
【通用航空作为底层技术的合纵连横】
依旧是用“互联网+”做类比。之所以互联网+能成为国家战略,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它可以被用作一种底层技术,将各个产业的无数细分端口进行升级,从而打通旧有产业之间、产业与用户群体之间的界限。
而“通航+”的最主要价值也在于它可以视作或者发展为具有普遍适应性的连接工具。我们知道,众多产业链的搭建,都是以路上空间关系以及陆路运输为前提条件的。
而通航技术的加入,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写空间关系对商业模式的限制,创造新的价值连接点。比如工业4.0时代,制造业生产以纯智能方式连接。而整个制造业生产体系中最耗时的环节就剩下了产品和原材料流通中转,利用“通航+”提供的高速流转服务,可以有效完善制造业的最后一公里,使超高速的工业生产成为现实。
总体来看,“通航+”的技术加持特征至少可以表现在三方面:
一、高速流通成为可能。无论是物流升级、生鲜配送,还是医疗、救援、紧急事务出行等,都依赖于超高速物流的进一步完善。但基于民航系统的人、物流通事实上还是有很多效率空白,这都可以被“通航+”有效填补。
二、产业空间的去地形化。人、货物、服务、货币,四者间的有效流动诞生经济价值。但众多空间死角事实上在传统流通方式中说无法完成链接的。比如说深山中的有价值商品,比如说为城市大厦中的用户提供服务,“通航+”将商业模式的触手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和深入,对于完成商业空间的去地形化和泛在化意义非凡。
三、空中体验资源。人类作为一种愿意为体验买单的生物,空中体验从来都是一门巨大的生意。空中旅游、航拍、空中广告投放等,都是“通航+”所提供的重要商业契机。
综上所述,“通航+”作为一种底层技术,可以为传统商业模式、产业基础提供多种新的底层技术支撑,其发生的想象空间十分巨大。而我们说中国市场的“通航+”必然在此时爆发,又有什么依据呢?
【产业发力持续叠增,势能爆炸奇点或将到来】
众所周知,通航产业并非一种全新技术打开的场景革命,而是航空技术升级和产业发展协同下带来的红利。而“通航+”在此时爆发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众多利好消息持续发力累积的结果。
首先,是政策为通航产业开路。我国的航空管制措施和民用航空政策一向以严格著称,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通航产业的发展。而近几年来,通航产业相关的政策扶植力度不断加大。2015年5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积极发展通用航空事业,积极发展新技术,并嫁接通航与各个产业之间的连接合作。而低空飞行管制的政策也在逐渐向精细化、民用化发展。“通航+”事业可说迎来了史上最佳政策利好时期。
其次,经济拐点带来了刚需激增。目前中国进入了L型经济时期,以出口、制造业、房地产拉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逐渐向以消费、创新、科技等端口拉动的新型经济增长转化。这其中就导致了C端商业的高速增长以及创新型经济的爆发,而这两者都对创新玩法和高度体验存有刚性需求,为“通航+”产业的爆发提供了稳定的市场需求。
再次,移动互联网时代培养了用户关系。智能手机的大爆炸,让移动互联网成为了近乎所有国人的生活必需品,而这也为每人一个连接点的新商业时代提供了可能。通过移动互联,用户可以准确架设与交通设备的联系甚至进行远程操控。通航设备作为端点,可以有效与用户群体达成实时连接,从而培养出全新的用户关系,这是通航产业从未经历过的剧变。
另外,无人机、小型飞机、人工智能等技术爆破带来了机遇。以无人机为代表的多重飞行器制造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通航+”提供了技术支援,也大大降低了人工和机场等旧有成本。技术比决定生产效率,新型通航产业必然是一个基于技术与互联网的产业生态。
在多种合力的作用下,已经越来越多的资本、创业团队、民航巨头、飞行爱好者俱乐部投入到了“通航+”产业的塑造中。或许我们今天正无限接近通航产业的爆炸奇点,从一个行业到一种整体经济战略,恐怕只有一步之遥。
【风口何在?这些产业链能快速打开“通航+”】
技术和产业的爆炸,通常以数个风口的率先引爆作为起始方式。
而“通航+”的未来发展可能也会按照这个模式发生,这里不妨预测一下最先进入“通航时代”的产业链。
一、泛市政体系。从交通监管到治安、医疗,甚至城市建设规划,“通航+”都能提供有效的针对性支撑。尤其对特大城市的空间管理与应急上来说,通航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了急需的补给。而体系相关的多重产业链,也就成为了重要的商业机遇。
二、旅游。“通航+”对旅游这个四万亿的产业来说,至少有“三重功效”。首先上通航可以将游客带到其他运输条件难以捕捉的目的地,或者大大降低交通时间消耗,让无数“绝处风景”发生价值。其次通航可以产生独特的空中体验,加强旅游的商业模式。再次通航可以完善旅游管理体系,从内部降低旅游业成本,提高安全度和效率。通航+旅游是一个大而长的故事,需要慢慢品味。
三、农业。无论是农产品运输、生鲜速递,还是农业生产端的种种需求,作为空间占据最大的主产业,农业对通航的切实需求数不胜数,在高科技产业下沉成为趋势的今天,这将造成无数产业机会。
四、视频产业。无论是影视剧制作,还是近期流行的内容创业,空中永远都是最佳的视频拍摄视角之一,基于小型飞机和无人机的通航+视频,很有可能带起全新的产业链和职业群体。
除此之外,在电商、智能制造、甚至个人交通上,随着技术的不断加持,众多产业风口会相继露出。这是又一个全新风口,也是人类挑战时空极限的又一次尝试。
【结束语】
“通航+”所带来的,不应该仅仅是对一个新兴产业的观察,而应该是对现今所有商业模式的重新审视。借助通航工具和体系,我们可以重新估算时间与距离,可以重新调整商业链条的环节设置,甚至重新树立看待世上风景的方式。
消费升级和技术迭代,让通航不再遥远,每个人都可能短期内成为“通航+”的直接或间接用户,而这也是为有胆识者准备的又一道风口饕餮。
(本文首发南方航空杂志《云中往来》)
王冠雄,著名观察家,中国十大自媒体(见各大权威榜单)。主持和参与4次IPO,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教练。每日一篇深度文章,发布于微信、微博、搜索引擎,各大门户、科技博客等近30个主流平台,覆盖400万中国核心商业、科技人群。为金融时报、福布斯等世界级媒体撰稿人,观点被媒体广泛转载引用,影响力极大,详情可百度。
长按下图关注。预告:双十一路口的汽车电商
点"原文"有图有真相